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生前曾说:“人,生不由你,死不由你,但生死之间总得做点什么。”7月18日晚,他在台北办公室因心脏病突然昏厥,在送医过程中去世,享年67岁。
在华人商界,吴清友远不是什么大富豪,知名度也不高,他本人更是低调。但其去世之后,海峡两岸却掀起一股浓浓的缅怀潮,尤其是大陆。
最近一周,大陆的媒体和自媒体普遍报道了吴清友的事迹,读者们也积极分享、转发,势头甚至超越台湾本土。在大陆,这已是常规现象:每有文化标杆离世,舆论圈的缅怀必是铺天盖地,以此反思大陆急功近利的文化环境。这一次,有人还拿吴清友与罗振宇做对比,痛心地说,“台湾才有吴清友,我们只有罗振宇。”
这一周,吴清友代表一种这个时代稀缺的精神,用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表述就是:
“有些人飞扬跋扈,其实贡献很薄。有些人默不作声,做的却是静水流深的事。书店可以只是卖书卖纸卖文具的商店,他(吴清友)却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学、文化的指标、对心灵境界的坚持。”
龙应台在两岸文化界一直颇有声望,她还做过台湾文化部门的“首长”,其间见证诚品书店一路成长,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台北走向全岛,再走向香港和大陆,成为华人文化界的一座地标。
吴清友创办诚品书店的过程非常不容易,书店在开业后连续亏损15年,实现盈利后也没有把赚钱作为经营宗旨。这是它与其他书店*的不同。从商业角度看,这不是一桩好生意,但从社会角度看,这却是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功业,它为喧嚣时代的人们贡献了一家真正的书店,龙应台说,“诚品的成功,意味着我们有一个人文的空间。”
台湾人对于这个“人文空间”的热爱尤为炽烈。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梳理的数据显示,台湾人每年去诚品书店超过1亿次,相当于每个台湾人一年至少去4次。诚品有一句广告语:“你不在家,就在诚品,你不在诚品,就在往诚品的路上。”
台湾之外的人对于诚品书店也充满感情。2000年前后,日本女作家新井一二三曾很认真地考虑移居台北,只因那里有诚品书店。中国大陆旅游业兴起后,诚品书店成了与台北故宫、日月潭、阿里山并列的必游景点,似乎不去诚品书店,就不能完整地感受台湾文化。
人们如此看重诚品书店,源于内心的一种深刻感受,台湾著名杂志《PPAPER》对此的总结是,“诚品书店为我们培养出的阅读习惯是一种态度,对品味的自觉、对自我提升的追求,同时我们亦可以将之视为近代台湾对生活美学的再启蒙。”
一场文化启蒙,是由众多志趣相投的人齐心协力推动的,而将这些人组织起来的那个人至为关键。离开了这个人,这种非功利性的运动是很难推进下去的,更不要说越做越大。
台湾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吴清友。这位企业家自1989年开出*家诚品书店,从未放弃这项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此工作。据报道,吴清友原打算在7月19日发表自传新书《诚品时光》,介绍自己创办诚品的心路历程,怎成想突发心脏病……
耐人寻味的是,诚品书店得以诞生,也是因为吴清友突发心脏病。
2
吴清友患有先天性心脏扩大症,1988年冬,他*次病发,在香港做手术,当时情况非常不妙,他的心脏一度停止跳动,医生拼尽全力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
那一年吴清友38岁,正值壮年,事业也处于*状态。
他生于1950年,来自台南的一个贫穷渔村,父亲因受朋友连累破产,一家人生活得很清苦。在贫穷中长大的吴清友很上进,在台南读完高工后,他进入台北工专(现台北科技大学),读机械专业,毕业后先教了一阵子书,然后进入卖厨具设备的诚建公司。
父亲教育吴清友做人做事一定要“诚”,吴清友则把这种精神带到诚建,他工作非常勤恳,口才又好,而且有做事业的心态,很受老板赏识,也慢慢能独当一面。
1981年,诚建的老板移居香港,把诚建卖给吴清友。吴清友当上老板后大力开拓台湾大型观光饭店餐具设备市场,一度拿下80%的份额,手里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为了给资金寻找出路,吴清友决定大举购置房产。
这是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因为台湾房地产业当时很不景气,正处于一轮勃兴后的低谷,该低谷期一直持续到1986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吴清友下定决心在这个关口大举买房,在别人恐惧时好好地贪婪了一把。
他赌对了,台湾房地产业在1987年之后迅速井喷,房价在短短两年内涨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吴清友赚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日渐富有的吴清友开始享受有钱人的生活,他在台湾政商云集的阳明山买了一块地,自己建豪宅。
美好生活即将展开,但吴清友却陷入到不安之中,他觉得自己的财富来得莫名其妙,远远超过自己的付出。豪宅落成之日,他指着房子问正在念小学的女儿吴旻洁:“别人没有比我们更努力吗?为什么我们可以住在这里?”
一个人凭自己的勤奋和远见合法获得巨额财富,却对这笔财富的正当性提出质疑,这让当时的台湾人很难理解。
那正是台湾的“镀金时代”,追求财富具有天然的正当性,炒房不但不受谴责,而且受到标榜,被视为一种莫大的“本事”,对于底层逆袭者而言,尤其如此。如果换作别人,吹牛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不安。
吴清友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陷入这种情绪,但这种情绪却迟迟难以消散。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先天性心脏病*次发作。
从鬼门关走过一遭后,吴清友觉得自己突然看清了一些东西。走下手术台,他拉着家人的手说,“我从诚建尝到赚钱的滋味,但我吃一样、穿一样,生活没有改变,有钱不会让我比较快乐。我不害怕死亡,但怕死后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
这之后,要留下点什么的念头就一直伴随着他,可是要留下点什么呢?
为寻找答案,吴清友开始大量阅读哲学、宗教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比如《弘一大师传》、史怀哲的《文明的哲学》,最终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一句“大自然是上天最伟大的创作,而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尽在书本当中。”让他萌生了开书店的念头。
1989年,吴清友开出了自己的*家书店,取名“诚品书店”,“诚品”源自希腊文的“eslite”,原意是“精英”。
吴清友希望为社会,而不是为自己,做一家真正的书店,为滚滚红尘中的人们提供一个人文空间,让人们感受赚钱之外的人生意义。他知道这个理想不容易达成,因此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准备,但接下来的困难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3
诚品的*家店开在台北敦化南路,面积1653平方米,吴清友请狮美术艺术专门店的执行副总廖美立负责运营,首月营业额60万新台币,全年营收突破1000万新台币,但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租金太高,彼时台湾房价正处于最高点。
按理说,书店亏损就应该开源节流,一方面增加畅销书,另一方面砍掉一些不盈利的项目。可是吴清友的做法却完全相反。
开业初期,他将艺术、建筑类书籍和外文杂志作为主营图书,这些书格调精致且富有品味,但是不好卖,好卖的是那些功利性、娱乐性的书,而吴清友又一律拒绝。他的理念是,“卖一本八卦杂志和卖一本好书,在POS机上可能显示的都是25元,但有良心的经营者会知道,那是不一样的。”
吴清友在节流方面做得更加另类。他在书店内规划了一大块画廊区,专为本土艺术家提供一个展览平台,也为读者营造一种人文氛围。想法很贴心,可是读者并不领情,没有多少人去看画展,等于白白浪费钱。
打击并没有让吴清友灰心,他早预见到会是这种局面。他很清楚,让人们从一种急功近利的状态中慢下来,培养欣赏艺术的“闲心”需要时间,他觉得为此亏钱是值得的。
这种为培养民众审美情趣自愿亏损的行为后来愈演愈烈。
诚品书店转入盈利阶段后,吴清友在台北的诚品松烟店开了一个室内乐演奏厅,该厅是全台湾*达到国际水准的古典乐室内演奏场所,共有368个座位,光是维护这个演奏厅,每年就要亏掉约300万元人民币。此外,诚品还有一个大讲堂,有在职讲师600多位,这同样是一个稳赔不赚的项目,但也成了今天人们怀念吴清友的原因之一。
创业伊始,吴清友预计大约亏损5~8年,但到了后来他才发现,这个亏损期长达15年!
自己亏得差不多后,他又开始“化缘”,把国巨电子董事长陈泰铭、宏碁创办人施振荣、和硕董事长童子贤、高铁董事长殷琪等商界大佬都发展成为股东,这些企业家跟他一样有很强的文化情结。
不过再有文化情结的股东也忍受不了无休止的亏损,慢慢的,股东们一个个离开,国巨电子董事长陈泰铭还向媒体抱怨:“诚品是我不愿面对的赔钱投资!”
这之后,吴清友不得不变卖家产维持书店运营。这种“走火入魔”的行为自然引起了妻子的不满,妻子眼含怨怼地问他:“你真的都不帮儿女想一下?”
妻子的话像一根刺一样扎进他的内心。他当然不想败家,不想不顾儿女,但也不想半途而废,尤其是放弃他为之奋斗多年且意义深远的书店事业。一番天人交战之后,他留给儿女一句话:“诚品不能失败。做不下去,大家都会说台湾书店做不起来,我们不能成为负面教材。”
在这个紧要关头,他获得了和硕董事长童子贤的坚定支持,童子贤对他说,“吴清友不要怕,继续开就对了。”
在童子贤的支持下,吴清友一往无前地攻城略地,一有盈利,便把盈利拿去开下一家分店。慢慢地,诚品书店在全岛落地生根,品牌渐渐家喻户晓,2004年之后,书店实现全面盈利。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诚品这把剑却磨了十五年。
成功来之不易,而成功的背后则是吴清友的不懈坚持,以及一套独到的经营哲学。
4
2006年,吴清友心脏病复发,又做了一次手术。为了诚品书店的长远发展,他把女儿吴旻洁升为集团执行副总。
这之后,吴旻洁与父亲互相配合,慢慢发展出一套将人文与商业*结合的经营哲学,吴旻洁将这套经营哲学总结为一句话:“光靠卖书是没办法赚钱的,诚品成功的关键是对空间的经营。所谓空间,就是文化创意场所。”
诚品书店在空间设计上与传统书店完全不同。在传统书店,为了摆放更多图书,商家一般将书架设计得很高、很密集;诚品则将书架设计得很矮、很宽松,走道的宽度和摆放图书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划,所有图书呈15度角摆放,让顾客能以舒服的姿态、从容地挑选。并且,为了让顾客可以惬意地翻阅书刊,诚品还设计了专门的阅览区。
吴清友说,“诚品不只是一家书店,更是一个阅读的博物馆。”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吴清友不想与顾客建立一种“买与卖”的交易关系,而希望把诚品打造成顾客的一个心灵港湾,一个摆脱喧嚣尘世的精神圣地。
他解释,当你把顾客当成一个消费者,你只关注对方的钱,你做的一切只是让对方掏钱。而如果你把顾客当成一个人,你关注的就变成了他的感受,你做的将变成通过诚品、通过阅读与对方“结缘”。
吴清友与读者结缘的办法是敞开怀抱。从1999年开始,他将诚品书店24小时开放,读者不买书也可以在里面待一整天。书店内的地板永远干干净净,读者可以随时坐下来阅读,只要不影响其他读者通行。
此外,吴清友还不惜成本地为读者提供各种福利,如演讲、座谈、表演、展览等活动,内容涵盖文学、戏剧、舞蹈、美术、环保、烹饪等领域,这种活动每年会举办大约4500场。
“连锁而不复制”是吴清友的另一个重要经营哲学。他提出一种“场所自有精神”的概念,希望诚品的“场所自有精神”是——人文、艺术、创意、生活。
在他看来,“人们在不同空间从事不同活动,领受到不同的氛围,比如在佛寺、教堂和KTV,我们的感觉全然不同。我们把过去到现在的梦想融入这栋建筑,期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到他喜欢的一些角落,而他在这里度过的某个时光,未来可能成为重要的生命记忆。”
吴清友认为“生命记忆”应该具有“在地”属性,比如在杭州店的感觉就应该跟在香港店的不一样,在台北敦南店的感觉就应该跟信义店的不一样,而不是批量生产,无论走到哪里都一样。
这种经营哲学不把书店当成一种标准产品,而当成一种精神产品。换句话说,诚品卖的不是书,而是生命里的美好记忆。
通过书店和活动,诚品构建了一个吸引读者的人文空间,但其主要盈利却不靠这两者,而是符合品牌格调的其他项目,比如生活时尚、儿童馆、流行商品、美食等。
这些项目最早出现于2006年。那一年,诚品在台北信义开了一家旗舰店,该店共有六层,书店只占两层,其余四层都是其他项目。
这之后,诚品进入集团化运作阶段,书店事业群叫“诚品”,其余事业群则叫“诚品生活”。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梳理的数据显示,2013年,集团年营收达到130亿新台币,其中诚品生活的营收占比高达70%,会员总数则接近百万。
在台湾成功之后,吴清友又带领诚品走向香港和大陆,于2012年8月推出香港铜锣湾希慎广场店,于2015年11月推出诚品生活苏州店。
诚品生活苏州店开业时受到媒体高调报道,人们对于诚品书店怀有极大热情,希望自己的城市也能有一座诚品书店。这种心情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据报道,杭州、南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陆续向诚品书店发出入驻邀请,而且表示愿意提供优质地段和优惠政策。
面对大陆人的诚意,吴清友十分感动,将诚品书店带到大陆主要城市一直是他的心愿。
可惜这一切还没来得及展开,他就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以这种遗憾的方式结束了自己长达28年,“要留下点什么”的事业。
如今斯人已去,他会感到遗憾吗?
答案或许就在其遗作《诚品时光》中,吴清友写道:“逐渐理解了上天给我这个创办诚品的好因缘,是要我珍惜生命的每一种时刻。”
5
名誉台湾的吴清友,在大陆算不上名人,但大陆媒体对他的缅怀却超越台湾本土。
对于这种现象,存在几种不同的解读,有观念认为,大陆的民众有强烈的文化需求,但是相关配套甚至急功近利的大环境,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有观念认为,大陆缺乏类似吴清友这样的关键人,毕竟“获利”是天性、“让利”才是异类;还有观念认为,缅怀风盛行,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作为文化产业的企业家,吴清友在世时对于诚品书店的运作就很有借鉴意义:大陆的书店轮番陷入倒闭和关门的低潮,而海峡对岸的他,不仅书店规模越做越大,口碑还越来越好。华商韬略也在去年11月专门为此报道了吴清友与诚品书店。
但是,这样的借鉴“没有意义”,毕竟当下,有“雄心抱负”的企业家中,没人会真正下功夫做线下书店。
从同样的角度看,对于吴清友的缅怀,意义也很有限。一阵风过后,依旧尘归尘、土归土。
吴清友对于人生和商业的几点思考
1. 对于人生:
我在香港、台湾经历了三次心脏手术。陷入困厄之时会问为什么是我?其实,为什么不是你?只问“为什么是我?”会很委屈,心不甘、情不愿,心灵是负面的;想“为什么不是我?”就会豁然开朗许多。
你要做什么,你自己可以决定;你要得到什么?对不起,上天做主。这可能才是人的心灵最需要的养分。
生命在事业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事业、工作,都是你生命的道场。
2. 对于商业
好的理念大过于或是优先于企业的有序经营。
当代大陆的企业家要有更好的人文素养,必须要关怀这个社会,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过度精明取得的利益是一种掠夺。商业认为你的KPI好,经营效益好,从人文观点来说,实质是在衍生成强弱贫富。
一家企业要有“存在的正当性”,它必须要为社会创造“benefit”(益处),而不只是自己获得“profit”(利润)。它的存在必须对社会是一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