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娜丽莎”)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深交所上市。
这一消息能够在资本市场引起一丝涟漪,但却很难在蒙娜丽莎的故乡——广东佛山引起太大关注。
毕竟,在曾经占据中国瓷砖产量半壁江山的佛山,做瓷砖的大型企业遍地都是,蒙娜丽莎只能说是“小弟”;它们也曾经历过瓷砖企业的上市潮,但如今在资本市场却所剩无几。
2016年,蒙娜丽莎营收23.24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101%。但是,与同在佛山的新明珠、东鹏和隔壁东莞的唯美(马可波罗)等大哥相比,无论是体量、品牌还是渠道建设,蒙娜丽莎谈不上有太大优势。
更为关键的是,目前仍然对A股怀有留恋的瓷砖企业,无一例外都在谋划转型,东鹏控股从港股退市准备登陆A股,转型“大家居”;斯米克改名悦心健康更是令人诧异——如果不指出来,你知道这是一家做瓷砖的上市公司吗?
有人挤破头想进去,有人惹了一身骚想出来,还有人看穿一切冷眼旁观,带着蒙娜丽莎般的微笑。
佛山建筑陶瓷界的“小弟”
全国装修建材有40%的材料产品都来自广东佛山,其中瓷砖最为著名。
数据显示,2006年佛山的建筑陶瓷生产规模达到顶峰,占据全国产量的接近一半。后来制造业转移,目前佛山规模以上的建筑陶瓷企业有62家,生产线330条;产量20亿平方米/年,年产值100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30%,出口量占70%。
因此,佛山也诞生了多家制造瓷砖的大型企业,比如说国产瓷砖三巨头之一的新明珠集团,旗下拥有冠珠、萨米特等多个品牌,年销售额达百亿级别;比如说曾在港股上市的东鹏控股(03386.HK),2014年底就在全国拥有3271家零售门店,2015年的销售额为42.11亿元。
在佛山瓷砖界,蒙娜丽莎只能说是一个“小弟”,其2014年-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40亿元、15.81亿元、23.24亿元,近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695.05万元、1.16亿元、2.33亿元,增速可观,但体量一般。
不过,近年全国的住宅竣工面积、工程总产值等指标的增速进一步下滑,伴随着建筑陶瓷行业产能过剩日益严重,全国的瓷砖产量从2014年开始下滑,当年的106亿平方米,预计2016年跌破75亿平方米。
佛山市建材行业协会秘书长孔海发对外披露的数据表示,2016年上半年,佛山陶瓷企业生产线的开工率为80%,下半年不足60%。
行业整体萎缩,蒙娜丽莎能够长期保持较高增长?
除此之外,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的问题在于,过于分散,“大行业、小公司”盛行。蒙娜丽莎2014年和2015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0.34%个0.36,即使到目前为止,全国也没有一家瓷砖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10%。
竞争对手退市或转型
蒙娜丽莎冲刺上市
瓷砖行业既然这么大,出现几家行业巨头,顺势上市也比较常见。但是,资本市场和瓷砖行业两两相望,却无端添了几分尴尬。
登陆资本市场的瓷砖企业,要么选择私有化退市,要么转型,搭上别的概念,拼了老命也要“去瓷砖化”。
前者如鹰牌陶瓷、亚洲陶瓷、东鹏控股。东鹏控股2013年12月在港股上市,首次招股即认购不足,最终不得不打折上市,2016年6月退市,准备登陆A股。
而且,东鹏控股来A股有了新的战略,“大家居”,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将不再是一家纯瓷砖生产企业,这和欧神诺并入帝王洁具(002798.SZ)成为其产业链的一环、斯米克转型大健康产业更名悦心健康(002162.SZ)如出一辙——A股几乎只剩下这两家瓷砖企业了。
资本市场和瓷砖行业的隔阂,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行业增速下滑导致企业业绩不稳定;另一个,做瓷砖的还是非常传统的工业企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爹不疼娘不爱,放在股市也很难有人去追捧。
在瓷砖企业对上市呈两级看法的佛山,蒙娜丽莎再一次成为异类,卯足了劲冲刺业绩准备上市。
瓷砖价格下跌的情况下,蒙娜丽莎取得了业绩的高速增长,为了提高产量,不得不大量启用OEM代工,2016年OEM采购金额达到4.8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57%,虽然提升了效率,但品控方面留下巨大隐患。
为了高速发展,蒙娜丽莎不得不高负债运行,2014年-2016年的负债率分别为79.27%、72.01%、62.70%,虽然有所改善,但还是高于行业均值。
蒙娜丽莎能不能打破行业和环保双重“魔咒”拿到入场券,能不能在大环境变差的背景下,在这个赛道上持续奔跑下去,谁都没底,包括蒙娜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