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除了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外,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有了一些改变,成都各项数据综合排名跃居*。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氛围作为城市综合评价的参考因素之一,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两年,随着盛大、新浪、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企业纷纷在在成都设立分公司或重要产品研发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高端人才回川创业,蓉漂群体持续增长,这座城市蓄势已久的锋芒正在逐渐外露。
至今,猎云网入驻成都已有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作为媒体,我们陪伴着不少创企从初创到成熟,见证着像咕咚、Camera360等企业在全国都有了亮眼的表现。同样,作为观察和记录者,我们也见证着这个城市中企业的成功与失败。究竟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成都的创投环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如今又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我们将用系列报道还原真实的成都创投环境。
本文,猎云网将先从投资市场说起,以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披露的融资事件为例,从数据中剖析如今成都投资环境。
2017年1-5月融资表现:总体偏少,初创项目获投难度大
2017年,即将过半,不少大规模的融资事件让资本和市场兴奋,其中也不缺乏成都创业项目的身影。如1919完成3亿元B+轮融资、多啦衣梦1200万美元A+轮融资、货车帮1.52亿美元B2轮融资事件,引发了全国创企、投资市场的关注。
此外,其他的创业项目又有何表现?猎云网也整理了2017年1月-5的融资事件,如下:
1.从披露的融资信息来看,1-5月份总共有28起融资事件,其中1月份共5起、2月份共5起,3月份共6起、4月份共4起、5月份共8起。这样的数据相较于北上广显然并不乐观,从it桔子上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今,全国融资事件1309件,北京披露的融资事件522起,上海231起、广东221起,成都28起的融资事件总量显然偏少,甚至还未达到北京一个月披露的融资数量。
2.从投资领域来看,以消费升级、文创、医疗健康、企业服务、物流等领域居多。究其原因,成都以休闲文化之都著称,有着文创基因,并且在这两年涌现的文创项目,如小日子等在全国都有不俗表现。另外,健康医疗成为大势所趋,成都创业者自然也不甘落后,各种政策利好也让创业者嗅到了机遇。此外,例如华西医科大学以及有名的药厂,也为给创业公司提供非常好的资源。
3.成熟项目加快步伐,初创项目投资频次偏少。从披露的融资信息来看,融资的轮次集中在Pre-A轮以后,其中,雨墨科技、鲁大师、1919、好哇智慧餐饮、货车帮、驹马物流、新潮传媒多家企业融资金额上亿,可见投资机构对于成熟项目的青睐程度。
遗憾的是,成熟项目的亮眼表现并没有带动投资机构对于早期项目的关注。1-5月份成都创企在种子、天使轮融资事件6起,其中,还不乏有一些为此前获得融资,现阶段为了配合下一轮融资而选择公布融资的情况。可见,投资机构对于早期项目还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投资热度,早期项目想要获得融资似乎更难了。
4.从披露的融资事件中不难发现,投资机构一列中,绝大多数投资机构都为外地VC,成都本地VC尚少。
近两年融资事件一览:本土投资机构缺失
当然,上述分析的数据只是建立在今年1-5月份的融资表现,还不具备代表性,猎云网也整理了2015年、2016年两年的融资事件,从这两年的融资数据,或许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成都的投资环境变化情况。
从前两年披露的融资事件来看,在2015、2016年,早期项目还是占据了很大的投资比重,资本对于早期项目的热度颇高,从今年上半年的融资事件来看,投资市场对于早期项目的投资比重明显有所下降,反而是后期成熟的项目,持续完成大规模的融资。
从投资项目的数量来看,2016年获得投资的项目数量相对2015年有一定幅度降低。此外,2017年快过半,投资项目的数量相较于前两年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投资环境变差,从企业获得的投资额度来看,过千万甚至上亿的项目越来越多,机构投资并没有减少。
那么,这两年成都的融资表现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怎样的阶段?成都的风投机构在全国的体量来看是怎样的级别?成都到底有哪些活跃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呢?
截至目前,IT桔子上显示,2016年国内融资数据总计5960次,北京2330次,上海1127次、广东987次、浙江523次排在前列,2015年国内融资数据总计8027次,北京3128次,上海1624次、广东1299次、浙江676次。和北上广相比,成都融资数量总体依旧偏低。
此外,猎云网还检索了清科投资所统计的投资机构的相关数据发现,总计收纳投资机构信息13342个,其中北京1862个、上海1657个、广东1496个、浙江607个、江苏438个,四川153个。可见,在成都和创业项目融资事件少相对应的,还有薄弱的本土投资机构资源。
在整个创业生态中,投资一环是缺位最严重的。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曾在成都一个路演会上评价,北京的创业投资资源,比中国其他城市的总和还要多。在创业方面,不论是现在的新一线城市还是传统的二线城市说法,虽然成都处于排头兵的角色,但是和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区别依然很大。
不断涌现明星企业:成熟项目更受资本青睐
但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这两年,在投资环境差强人意的形势下,成都依然跑出了多家企业,如咕咚、极米、优客逸家等企业,他们从成都本土生根发芽,逐渐在全国都有了亮眼的表现。猎云网也简单的对这两年涌现出的成都本土明星企业做了梳理,希望通过融资、领域、时间等多维度分析,还原这个城市的创业生态。
当然,除了上述提及的企业,成都这两年自然还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创企,在此便不多加赘述。从上图猎云网梳理的“明星企业”透露的融资信息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企业的融资时间都在2015-2016年,甚至有些企业在去年开始便没有融资动向,在今年有新的融资动向披露的较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本土企业吸引到越来越多本地和外地投资机构关注的同时,却并没有带动外地VC对于本地初创项目的青睐。
在猎云网采访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创业者都在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期项目创始人在和成都本地的投资机构沟通后,获得融资的机会普遍较小。很多创业者都曾向猎云网透露过这样的信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在不同的路演、创投会上翻来覆去的都是那几家投资机构,甚至投资人都是那几张熟脸,他们很了解我,我也很了解他们,90%的创业者路演都止步于投资意向。”
本土投资机构的稀缺,很多创始人为了融资不得不飞北京、上海,一位创业者便向猎云透露,在公司融资阶段,一个月至少飞3-5次北京。甚至有团队为了便于融资把公司迁往外地的案例也有发生,很多公司会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分公司或者市场部门,以便更好的接触投资。
据融资数据统计表明,成都项目获得融资的,投资机构大多来自北京、上海、深圳,乃至外资的比例,都要远高于本土。尤其是来自北京的机构,几乎占去了成都融资项目的半壁江山。成都一半以上的项目被北京的投资机构收入囊中,相比之下,成都本土的投资机构只投了10%左右。
成都本土投资机构梳理
那么,在成都真的就没有靠谱的天使投资机构吗?成都究竟有哪些活跃的投资机构呢?成都以及外地的投资机构在成都究竟又有何投资表现呢?
成都的风投机构成分看似复杂,有政府主导的、也有风险投资机构等,各自在规模、资本、投资重点上存在一定差异。猎云网将目前成都的投资机构分为了四类:其一是政府主导型的大型投资集团;其二是中小型风险投资机构;其三是关联业务型投资机构;其四是熟人朋友、投资人。
政府主导型的大型投资集团主要投资大中型企业、园区、投资机构等,比如成都高投集团,基本很少参与初创企业融资案例中。但这两年,成都高投集团在成都也投出了不少优质项目,如筋斗云、谛听科技、北岸科技、光恒互动等企业,如今都有着不错的发展。不过,从融资的时间来看,投资时间大多集中在2015年前,去年及今年的投资数量有所下降。
中小型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相关领域,比如尼毕鲁旗下的成都抱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游戏工场、洪泰基金成都公司等,都在成都投一些互联网项目,从早期到A轮后都有所涉及。不过,经过积累发展,这些投资机构都会有自己着重的领域,如洪泰基金在成都比较看重智能硬件、游戏工厂则是以游戏为主。
投资类型主要与公司业务相关,可以称之为公司业务的延伸与拓展。比如天象互动在手游上的实力不容小觑,火爆网络的“花千骨手游”研发团队成都千层塔科技正是其投资企业。此外,天象互动也不局限于游戏行业,例如参与投资的成都发展势力抢眼的“NEXT创业空间”孵化器后,利用孵化器的优势挖掘新项目,不断扩展投资的领域和布局。当然,除了Next创业空间,诸如德丰浩、创客基金等投资/孵化器的涌现,成都民间投资力量开始显现,他们不单单作为孵化器,还扮演者投资的角色,为企业提供着办公场所、创业辅导、投资等多重服务。
此外,提到公司业务的延伸与拓展,还不得不提到四川起家的知名企业“新希望”,现在除常规的实业投资外,也有一些关联业务投资,比如广告公司、新媒体公司等,比如此前已完成A轮融资的“云堆新媒”背后就有“新希望”的身影。
第四种还算是比较普遍,在很多投资事件中,都存在着个人或者天使投资人的情况。据《美国企业家评估》的数据,美国初创企业每年获得的天使投资中,92%来自家人和朋友,来自外部商业天使投资人的比例只有8%。在猎云网所接触的获投企业中,也存在着个人或者天使投资人投资的情况。这类型投资所投金额一般都不大,投资人和被投者之间了解熟悉,不盲目追求财务数据。
成都创投环境低靡的原因是什么?
的确,投资是创业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诸如成都这类投资机构缺失、初创企业融资难的窘境对于任何一个国内互联网二线城市而言,都普遍存在。
这两年,成都的创业大环境整体不是太浮躁,政府扶持力度大也是有目共睹,但为何成都的创投环境还是不温不火,甚至出现初创项目融资难的困境呢?
1.这两年,成都产业的横向聚集和纵向积累,可以延展出更多的上下游产业,也可以作为整体更有效地应对大起大落的互联网创业恶浪。但成都早前在手游创业方面的积累,实力以研发见长,在运营和市场方面与北上广深还有差距,尤其是运营人才上的缺乏,成为了目前绝大多数初创甚至成熟公司的通病。
此外,即便作为“新一线”城市,和北上广深杭比起来,成都依然只能被划归到互联网发展的第二梯队。和各方面资源都高度集中、标杆效应显著的互联网一线城市比起来,成都当然也面临互联网文化、人才和资本各方面的问题。
2.在本土投资机构数量上本就少于北上广的劣势下,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少本土的投资机构看的项目多,真正要投资的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最近一年,不论是本土投资机构还是外地VC对于初创项目的关注度大不如前。另外,一些外地VC不一定最了解本地实际情况,往往会在估值和对赌协议上压本地项目。有的成都项目因为估值较低,不得已将公司放到了北上广,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3.毋庸置疑,成都拥有良好的互联网发展基础,但直到如今,成都依然没有一家独角兽互联网公司,集中在中小研发的手游产业也没有形成更具标签性的优势,因此虽然活跃于国内的几乎所有风险投资基金都十分青睐这座城市,但正如经纬中国副总裁丛真在一次活动上所言:“相比北上广深杭,成都*的问题不是缺少好的投融资环境,不是缺少巨头企业的良性带动,成都创业环境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找到标签性的优势产业。”
如此一来,成都创企在融资上似乎面临着“本土投资机构缺失,初创企业融资难度持续加大”的窘境。但从这两年成都不断涌现出全国性的企业的良好态势来看,成都初创企业会因为巨头企业的良性带动,迎来更好的投资环境也并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