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提供资金支持的风险资本家,都希望能将公司发展成独角兽。
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初创企业从刚起步发展成为独角兽,究竟有多大的可能;二是,我们能够从Facebook、Workday和LinkedIn这类大公司的成功当中学到些什么。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对知名投资基金Cowboy Ventures的调查报告进行简单介绍。该基金专门建立了一个数据库,里面包含了2003年1月之后成立,并且近期身价达到10亿美元的美国科技公司。
迄今为止,对独角兽俱乐部有哪些认知?
*,我们发现,在这些公司当中,有39家都属于“独角兽俱乐部”。所谓的独角兽,就是指在2003年之后成立,并且身价达到10亿美元的美国软件公司。在所有接受风险资本家资金帮助的软件初创企业中,这39家公司所占的比例为0.07%。
第二,平均看来,在过去的十年时间内,每年新出现的独角兽有四家。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算是超级独角兽,因为它的身价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每十年新出现的超级独角兽大约有一到三家。
第三,在面向消费者和面向企业的两种独角兽中,前者的数量和种类比较多。从整体看来,前者创造的价值也比较多。就算把Facebook排除在外,也是如此。
第四,不过近年来,那些面向企业的独角兽平均创造出来的价值同样越来越多,身价也越来越高。虽然他们拿到的私人资本融资越来越少,但是私人投资的回报却越来越高。
第五,这些公司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大约有四种,分别是消费者电子商务、消费大众(基于广告的盈利模式)、软件即服务和企业软件。
第六,一般情况下,各家公司成立7年之后,才会进行“股权清算”。当然了,第三条介绍的那些仍然处于私有状态的公司不算。这个过程是相当长的,比期权到期的时间还要长。
第七,那些二十几岁,没有多少经验的公司创始人,通常比较特别。而那些三十几岁,拥有较好教育经历的公司创始人,才更有可能在共同努力之下将公司发展为独角兽。
第八,每家公司在创建初期,都想要打造一款与众不同的产品,为自己争取竞争优势。但到了发展后期,想要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得进一步突出自家产品的独特性。
第九,当下,旧金山是聚集独角兽最多的地方,而非我们想当然的硅谷。
第十,同属于独角兽俱乐部的各家公司创始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深层次的解释及一些其他结论
*,虽然上文说了跻身独角兽行列的39家公司,占据所有参与调查公司的0.07%。但其实,这一比例是非常难以计算的。根据NVCA的数据,自2003年以来,顺利完成融资的互联网公司超过1.6万家。Mattermark也表示,在过去两年当中,顺利完成融资的互联网公司大约有1.23万家。
除此之外,CVR也做过统计调查,说是每年处于种子发展阶段的公司,少说有1万家,多的有1.5万家。我们就假设,在过去的十年当中,顺利完成融资的软件和互联网公司大约有6万家。那么,就意味着这些公司中的0.07%在十年后的今天,成功发展为了独角兽。或者,换种说法,在每1538家顺利完成融资的软件和互联网公司当中,就有1家公司发展成了独角兽。
所以说,不管是创建还是投资一家公司,将其发展成独角兽,那都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数的科技新闻,似乎都在向我们灌输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在创业这个圈子里,分分钟都有独角兽甚至是超级独角兽出现。但事实上,这种事情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就好比普通人几乎不可能被闪电击中一样。如果非要把这种可能性量化的话,那么与顺利进入斯坦福读书相比,将公司发展成独角兽要困难上100倍。但是,上述这39家公司做到了。因此,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一定能学到很多。
第二,Facebook是过去十年当中出现的*一家超级独角兽(身价超过1000亿美元)。榜单上所有公司的身价加起来,大约是2600亿美元,但这也仅仅是Facebook一家公司的两倍。其实,每一家超级独角兽出现的背后,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主流技术提供支持。
再往前倒推几个十年,当时的科技行业也出现了好几个超级独角兽。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谷歌,现在它的身价几乎是Facebook的三倍;同样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亚马逊,现在它的身价大约为1600亿美元;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思科;20世纪70年代,分别出现了苹果、甲骨文和微软。其中,苹果是当今世界品牌价值最高的公司;最后,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英特尔。
那么,这些超级独角兽都有什么共同点呢?20世纪60年代,是半导体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个人电脑;20世纪80年代,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世界;20世纪90年代,现代互联网曙光初露;到了21世纪,又出现了各种新兴社交网络。
每一波全新的主流科技创新热潮,都会催生一两家超级独角兽。如果你资历不够或者运气不佳,无法成为这些公司的创始人或者联合创始人,那么你就需要尽*努力进入这些公司工作,或者向这些公司投资,只有这样才能够赶上这波热潮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这就产生了更多问题。比如说,在接下来的十年当中,什么样的科技会带来变革性的影响呢?会是移动商务吗?再比如说,在这样的科技热潮带动之下,还会出现其他全新的超级独角兽吗?
第三,平均算下来,每年诞生的独角兽大约有四家。但要知道,这只是平均数据,因为有些时候,一年都不会诞生一家独角兽。上述除Facebook以外的38家公司,平均身价约为36亿美元。或许,在介绍完超级独角兽之后,再看36亿美元这样一个数据,会让人觉得很失望。但是要记住,几乎所有初创企业在刚起步的时候,都会被人们看作是疯子。只有经过多年的发展,赚取足够多的财富,才能够向那些当初不理解、不信任自己的人,证明自家公司的实力。而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中,发展成为一家独角兽,更是难上加难。只有那些能够留到最后的公司,才算是真正的勇士。
第四,在过去十年中,面向消费者的公司创造出了总量更高的价值。虽然从去年开始,早期消费者科技公司拿到的风险投资已经逐渐减少,但他们的表现仍然是不俗的。在过去二十年中,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是三家成为超级独角兽的消费者公司。从数量上来讲,面向消费者的独角兽,要比面向企业的独角兽多。除了Facebook之外,剩下的那些面向消费者的独角兽创造出来的价值,占总价值量的60%还要多。
不过,榜单上那些面向消费者的科技公司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被低估了。现在,榜单上仍然处于私有状态的公司有14家,其中有85%都属于面向消费者的科技公司,比如说Twitter和Pinterest。距离他们上一次股票清算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所以等到下一次股票清算时,他们的价值应该会比上一次有所增加,从而使得所有面向消费者的独角兽所创造的价值总量同样出现增加。
第五,对于私人投资者来说,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他们从面向企业的独角兽身上得到的投资回报越来越高。各位投资人之所以对面向企业的科技公司青眼有加,就是因为这类公司的投资回报非常高。平均看来,榜单上每家面向企业的独角兽能够从私人市场中拿到1.38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他们目前的身价,却是当时拿到的私人资本数额的26倍左右。
其中,需要特别介绍的,就是Nicira、Splunk和Tableau这三家公司。因为他们当时从私人市场上拿到的私人资本数额都小于5000万美元,但是现如今的身价几乎都达到了38亿美元。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Workday、ServiceNow和FireEye这三家公司现在的身价,已经比当初从私人市场上拿到的私人资本数额增加了60倍还不止。
第六,但与之相反,投资者从面向消费者的独角兽身上得到的投资回报却越来越低。平均看来,榜单上每家面向消费者的独角兽能够从私人市场中拿到3.48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比面向企业的独角兽从私人市场中拿到的资金支持的2.5倍还要多,可是他们目前的身价,却只是当时拿到的私人资本数额的11倍左右。
与最近一次估值相比,一开始拿到相对较多的私人资本的公司,包括Fab、Gilt Groupe和Groupon等。
在当今这个世界,面向消费者的公司想要变成实力*的科技公司,还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在过去的十年当中,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公司拿到了太多资本,导致公司估值虚高,投资人的回报日益减少。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公司创始人,还是投资人,都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第七,除了四大主要商业模式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之外,网络效应也帮了不小的忙。我们按照商业模式将榜单上的公司大致分为了四类,这四类模式各自所创造的价值总量相对来说是一样的。*类是电子商务,也就是消费者直接花钱购买产品或者服务,共有11家公司;第二类是消费大众,即各家免费向消费者提供服务,通过广告营销和销售线索来实现盈利,一共也有11家公司;第三类是SaaS,这类公司的用户通常会通过免费增值模式来付费购买云软件,共有7家公司;第四类,即最后一类,是企业软件,各家公司会专门掏钱购买适用于规模较大公司的软件,共有10家公司。
在榜单上所有电子商务公司的商业模式中,都不会出现实际库存。但尽管如此,平均看来,电子商务公司拿到的私有资本数额还是最高的。不过可惜的是,与如此之高的私有资本数额相比,这类公司创造出来的价值却是*的。这应该也是导致最近电子商务融资大势开始冷却的原因之一。
在除了Facebook以外的38家公司当中,只有4家是以移动业务为王牌业务的。所以,2007年*款iPhone手机问世,2008年*款Android设备问世,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要介绍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网络效应。在榜单上的所有公司中,几乎有一半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这一效应。在现如今这个社交年代,网络效应能够帮助各家公司迅速扩大用户数量,并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资本的要求(比如YouTube和Instagram),在最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价值(比如Facebook)。
第八,这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通常情况下,一家公司在成立之后至少需要七年的时间才会进行“股权清算”。在榜单上的所有公司当中,有24家公司在上市或者收购之前,都经历了七年的发展和增长。当然了,YouTube和Instagram除外,因为这两家公司都在成立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以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卖身。另外,在榜单上的所有公司当中,还有14家仍然处于私有状态。平均看来,他们进行“股权清算”的时间,至少需要增加到八年以上。
所以说,面向消费者的公司进行“股权清算”的时间,通常要比面向企业的公司进行“股权清算”的时间长一年左右,也就可以理解了。在榜单上的所有公司当中,共计有9家成功卖身,他们的平均估值大约为13亿美元。
第九,当下,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自主创业并且取得成功,还是比较少见的,并非常态。在榜单上的所有公司当中,几乎没有一家是由经验较少的创业新手创建起来的。这些公司创始人的平均年龄,都在34岁左右。虽然有人要拿Facebook说事儿,说这家公司的几位创始人在刚开始创业时的平均年龄才20岁左右,但这只是特例。看看榜单上身价第二高的LinkedIn,它的几位创始人的平均年龄就在36岁左右。再看看身价第三高的Workday,它的几位创始人的平均年龄更大,在52岁左右。
Facebook、Twitter和Tumblr三家都是以用户大众为主的公司,他们的创始人在创业时的平均年龄,是所有类型公司中最小的,大约在30岁左右。当然了,即将跻身独角兽行列的Snapchat,估计会进一步拉低这类公司创始人在创业时的平均年龄。接下来,平均年龄按照从小到大排在第二位的,就是SaaS和电子商务公司的创始人,分别是35岁和36岁。第三位,则是企业软件公司的创始人,他们在创业时的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
第十,曾经有过数年共事经验的人,联手创建企业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榜单上的所有独角兽当中,绝大多数(35家)都选择了联合创业这条路,而不是单枪匹马地闯。平均看来,每家公司都拥有三位联合创始人,而且这些联合创始人各自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
而在这些选择联合创业的公司当中,有90%又都选择了与自己相熟的伙伴,比如说以前的同事或者学校里的同学联手创业。具体说来,有60%的人选择了与曾经的同事联手创业;有46%的人选择了与曾经的同学联手创业。如果再进步一比较的话,选择同事联手创业的公司,要比选择同学联手创业的公司,更能够创造价值。
虽然榜单上有四家联合创业的公司,不符合同事或同学这样的创业组合,但他们的几位创始人之间都是存在交集和共同点的。其中,有两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在投资人的介绍下认识的;另外两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则是在科技活动和创意交流会上认识的。
第十一,如果各家公司想要完成比较彻底且成功的转型,就只能进一步突出自家产品和服务独树一帜的特性。对于那些面向企业的公司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几乎没有。将近90%的公司,都是一直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之上,进行一些小修小补,根本没有实现什么比较引人注目的突破和创新。真正算得上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之上,实现成功转型的公司,只有四家,还都是面向消费者的公司,分别是Groupon、Instagram、Pinterest和Fab。
第十二,旧金山才是独角兽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并非我们想象当中的硅谷。在榜单上的39家公司当中,有27家是位于旧金山湾区的。当然了,或许大家对这样一个数据根本不惊讶。但是,湾区范围也是很大的。在这27家公司中,有15家的总部位于旧金山,11家位于半岛,1家位于东湾。这样一个地理分布,就不得不让人惊讶了。除了旧金山以外,独角兽出现频率第二高的城市,就是纽约,共有3家独角兽。再其次,是西雅图和奥斯汀,分别都有两家独角兽。
第十三,也是最后一点。说了这么多独角兽公司的共同点,分析了这么多有关独角兽公司创始人的内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握各种机会,向这些公司注入一些多样性。目前,在这些公司中,就只有两家是有女性联合创始人的,而且还是两家面向消费者的公司,分别是Gilt Groupe和Fab。至于独自创建起一家公司,并且将其发展成为独角兽的女性创始人,那干脆就没有。
总结
其实,独角兽公司之间是存在共同点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公司的相似程度高达90%,比如说创始人的人数、年龄、背景和经验等。正是由于他们各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众多初创企业中脱颖而出,生存下来并且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深入分析之后,认真向这些公司学习。
21224起
融资事件
4358.73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57家
企业
3214家
涉及机构
510起
上市事件
6.48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