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山路、Infinite Loop、大学大道,科技行业的标志性地点有很多,大多数在硅谷。但在Zapier联合创始人Wade Foster心中,家乡密苏里州哥伦比亚才是他的圣地。
“我之前的一个老板,办了一家名叫Veterans United的贷款公司,公司有1500名员工,但他一毛钱投资都没拿到。Veterans United从创立之初就开始盈利,却鲜有人提及它,就因为它是中西部无聊、老旧的贷款公司吗?”
如果说中西部创始人拥有什么创业精神的话,Foster一定有。他不是科技外行人,相反,他还是Y Combinator毕业生。然而,论起为什么能在密苏里州成功,Foster说是因为他愿意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难道要遵循同样的融资套路吗?
Zapier的答案是否定的。这家公司是精英创企的一员,其他包括Clearbit、CB Insights、Trello等等。截至目前,Zapier只进行过一轮机构性融资,也就是2012年的120万美元融资。他并非想成为自立自强的典范,而是这些钱已经足够实现公司的目标。
在此次*采访中,Foster解释了:为什么跳出硅谷这个盒子,反而让Zapier孕育出了独特的客户与员工*的企业文化;大多数创始人可以在哪三个方面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及为什么保守的融资方式实际上能让你有更多选择。
不过,首先我们要说明,这种精益融资并不适用所有公司。比方说,需要大量外部资源的火箭制造商,必然也需要大笔资金。
传统SMB软件公司正相反,“软件产品利润非常可观。”Foster说,“你开发了一款产品,卖了个好价钱,那可能从*天你就开始盈利了。”
然而,许多创始人还是会沉迷于融资,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否需要。“湾区有很多风投,科技媒体的焦点又在那些融到资的公司身上。许多记者会跟你说,如果不是融资消息,就不要告诉我了。这种做法会灌输一种理念,那就是成功取决于融资。当然,并非如此。”
不仅如此,Foster还强调,我们也看到过许多通过别的途径成功的公司,这就要求你不能听信科技博客的一面之词。“你会看到,许多公司存在了很长时间,但融资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融资。这类公司往往没什么名气,媒体不愿意写它们的故事,你也就无从知道他们到底走的什么路。”
随大流
“融资是工具,带你到想要去的地方。”Foster说。然而,创企往往狂热于做好银行账户的门面工作,以致违背了自己的真实利益。这种创企创始人可以分为两类:
魅力无穷型:
优秀的创始人需要把*诱惑力的愿景传递出去,是否拥有这种技能,决定了创企能否吸引到投资人、员工和客户。不过,有些创始人可能“过于有魅力”了。
“有时候,因为太有魅力,他们说服别人给一个不怎么样的想法投资。他们已经运作了几年了,清楚其中的单位经济效益有多低,但是他们坚持进行下一轮融资,因为他们太善于描绘美好的未来了。他们拿到了与业务水平不相匹敌的融资,又跌跌撞撞熬过12-18个月。”
跟着书本走型:
有时候,创办公司如此令人恐惧,以至于新手创始人急于向外寻求指导。而由于许多创企的早期顾问都来自融资圈,因而他们提供的建议有所侧重。
“一般来说,风投公司都有一本投资手册,他们的目标是基于数家公司,进行战略性投资。”Foster说。但创始人不用管理多家公司,他们应当根据公司的需求进行决策。顾问很重要,也理应受到欢迎,但创始人需辩证地思考顾问的经验及其建议背后的动机。
“有人曾经给我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他说,每当遇到抉择关头——或者说公司发展转折点时,他都会听取正反两方面意见。他会静静地拿出一张纸,写上支持的意见,和反对的意见,然后把纸放在一旁,选择那个感觉正确的意见。”Foster说,“我喜欢这个方法,因为它正视了两种意见。我会选择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我被他人说服做出了违背内心的决定,那么一旦失败,我永远会质问自己,‘要是我们当时那样做会怎么样?’”
关键就在于,不要让顺风或逆风决定你航行的方向,而是航行的方式。
创始人们最需确保的是,“自己的方式”不是别人口中的“默认方式”。“在收集支持和反对的意见时,你要注意是谁给出的这些意见。比方说,融资的时候,可能很少会有人给出反对意见。”Foster说,“因此,哪怕你再享受这种状态,也要走出自己的行业、区域,甚至联系其他顾问,把融资的必要性解释给那些不会单纯说好的人。”
花钱——把钱当成自己的
执掌自己的公司,意味着你要对自己的现金流保持深度认识,并根据自身情况使用每一分钱。
“你要想想这个问题,‘好吧,钱从哪儿来?’”Foster说,“对我们来说,钱来自每天的工作。”Foster和联合创始人Bryan Helmig以及Mike Knoop为项目连续攻关数月,披星戴月,周末也没得休息,常常凌晨1点才能躺到床上。“这样的生活强迫我们设立了管理公司的规矩,我们从最初就知道手上的钱是哪里来的。”
他们当时还没有精力考虑*,只想着何时能够完成项目,怎样能够完成项目。“奋斗那么长时间教会我们,省钱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做到,虽然有些疯狂,但我们可以省下一大笔钱。”当然,省钱背后也是有代价的:公司花了比别人更长的时间才走上正轨。但6个月后,也就是2012年,Zapier涅槃重生,与34款应用完成了整合。
那年底,Zapier团队最终选择进行一轮融资,但在他们看来,比资金还要重要的,是信任。作为一款团队协作工具,Zapier负责应用连接,因此他们需要与应用背后的开发团队进行沟通。
“我们认为,进入YC就是一种被认可的标志,就好像有人说,‘这家公司值得关注。’在YC,我们和其他公司建立了合作,发展也快了一些。”Foster说,“这些引荐起的更多是奠基作用,我们清楚了自己到底在做什么;相对来讲,融资只能告诉我们还能支撑多久。因此,当你选择融资时,信任也可以成为你的资产。”
存钱——把钱当成别人的
创业要尽可能给自己留后路,融资也不能是因为迫不得已,而应当是战略之选,为了做到这些,你必须把每一分钱花到刀刃上。Foster认为,创始人们经常会在这几个地方花冤枉钱:
固定资产:办公空间VS分布式团队
从YC毕业后,Zapier团队终于有了足够的资金,用户需求也进一步扩大,于是他们开始招人。结果是,他们发现自己根本就不会招人。
“我们没招过人,在湾区也没有人际网络。”Foster说,“所以,当我们考虑招两名员工时,一下子出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是之前合作过挺聪明的几个人,这些人或许愿意跟我们一起赌一把。我有一个在芝加哥的朋友,负责管理Cubs棒球队的留言板,我想,如果他连疯狂的Cubs球队粉丝都能管理好,那一定能帮到我们。”
接着,联合创始人Mike Knoop也从密苏里州搬回来,并找来了一位哥伦比亚工程师,这样一来,Zapier团队扩大到5人,分布于3座城市。“不可避免的,我们要远程联系了,不过我们做得很好。不管是配送产品,上线新功能,还是团队协作,距离从未成为我们的阻碍。于是我们想,我们就这样保持吧,因为实在运作得很好。”
5年后呢?熟悉的人都知道,Zapier至今都没有办公室,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高效的远程协作能力。“大多数早期阶段创企创始人,一从YC毕业,首先就是融资、招人、找办公室,”Foster说,“我们从来没考虑过能租多大的办公室,或者多大的办公室能支撑我们的预期发展速度。”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这条路——或者说大多数公司都不适用。Foster建议,创始人们应当考虑一下公司的基础设施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上加霜”,以及如何通过简化结构实现精益运营。难道只有大型会议才能认识客户吗?咖啡店也可以。Foster说:“直到今天我都这么做,但其他人似乎都不会考虑第二遍。”
不过,远程团队也需要投资、时间和全面的文化建设。当Zapier逐渐发展壮大,通过强有力的文化来联结各地员工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比方说,他们开创了“伙伴”概念,每周员工都要互相匹配进行视频聊天,相当于在虚拟世界约杯咖啡。
有时候,两个人会谈到新应用或产品功能,不过大多数时间,大家也就是聊聊家常,培养感情。“远程不代表着你就不能和同事打好关系。”
“建设好创始人和团队其他成员的关系给公司带来很多版主,他们会过来待一周,我们在同一间屋子里办公。晚上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出去,带他们到市区逛逛。”Foster说,“他们知道我们关心他们,这就让我们之间的交流不那么可怕了。”
显然,Zapier团队很满意他们的分布式结构,但Foster提醒:无论你想采用什么样的模式,都要三思而后行。“最难的大概就是让员工分散各地,因为你要建两种文化,办公室内部文化和远程员工沟通文化。对于总部以外的员工来说,如果沟通不畅,会给他们带来二等公民的感觉。”
决定采取分布式办公也是要付出成本的,这意味着团队建设的时候,公司要给员工安排住宿、招待,报销出行费等等。“不过,我们的CFO预测,与在旧金山租办公室相比,这样一年能省200万美元。”
人事:招聘VS自动化
决定何时招聘,何时不招,是精益创业的另一个关键技能。Zapier的做法是:凡是能用机器解决的,坚决不用人。
“我们的工程师认识到,开发工具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工作效率,于是他们开发了内部工具。”
“现在,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一位员工能做以前两个人的事。”Foster说。
为客户提供更快、更优质的服务显示是头等大事,自动化可以帮助减轻许多负担。“我们有很多自动回复器,如果谁离开办公室了,客户可以收到一封邮件。40%的邮件都是通过自动回复器发送,这样可以服务到更多客户。”
Foster说:“我们已经连续盈利近4年,这不仅是值得骄傲的一点,也是一种建房。我们感觉,公司能发展多久由我们决定,而不是融资额。”
21229起
融资事件
4435.76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59家
企业
3220家
涉及机构
512起
上市事件
6.45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