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裁缝,靠2万元起步,30年将一个地下手工作坊发展成为资产规模超过800亿,拥有2万多名员工,年产衬衫1000万件的服装龙头企业。他同时是个股市神算子,一出手就是3亿2,八年大赚25倍,他就是雅戈尔的创始人李如成。
1951年,李如成出生在大上海,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日子,但是就在1959年秋天,父亲突然被打成右派,被下放到浙江宁波南郊段塘镇。那年,李如成刚刚7岁。
好在李如成心灵手巧,仅用3个月就从村东里的老奶奶那里学会了编草帽,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钱。到了冬天,李如成就去给人放牛,虽然一天只能赚到2分钱,但是想到回家妈妈已经给烤好地瓜,他马上精神百倍。
不过这种日子也只持续了3年,就在他10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李如成四兄妹一下子成了孤儿。
从此,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最惨的时候兄妹四人连续2天都没有进一粒米,直到那位老奶奶过来收草帽才换到半升米。可以说,那5年李如成尝遍人间冷暖,在心底留下了一辈子的烙印。
15岁那年,初中尚未毕业的李如成就去灯塔大队雅渡村插队。村里无甲子,寒岁不知年。
1977年,26岁的李如成已经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播种、插秧、除草、收割样样都是一把好手”,但是一年下来还是填不饱肚子,他已经不再对未来抱希望,所以1977年女儿出生后,李如成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取名“李寒穷”,寄托女儿“离寒穷”。
没有想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声春雷,30岁的李如成恍若隔世一样回到鄞县石镇,可惜早已错过了考大学的年龄,又不会其他手艺,他只能去镇上知青办的服装厂工作“至少谁也不嫌弃谁”。
青春服装厂说是工厂,其实就是镇边位于戏台地下室的小作坊,全部家当是4台缝纫机,那是用2万元知青安置费买的,尺子、剪刀、凳子都是知青从各自家里带的,业务就是为镇上一家国有服装厂加工背心、短裤、袖套之类的边边角角。
可是李如成除了一身蛮力气,其余的什么也不会,头半年,他只能拉板车、运砖头。直到1982年春天,前面10几个知青调走了,李如成才有到机会接触裁剪。
不过他确实是学手艺的料,3个月不到就能学会了划线、剪样、锁边、缝纫,一年后李如成升为裁剪组组长。
不过,等李如成裁缝出师,却发现没有衣服可裁,“原先那家国营厂把加工背心的业务给到了另外一家工厂”,这回,100多号员工的口粮就还要彻底断了。
到了当年夏天,厂里已经没有任何业务可做,厂长宣布放假三个月,很多知青撑不下去了,纷纷托关系另谋出路。李如成也想跳槽,不过无亲无故,根本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端午节那天,5岁的女儿馋粽子。虽然李如成兜里只剩下几个钢镚,连一个粽子的钱都不够,但是怎么忍心拒绝女儿,他只好硬着头皮去小卖店赊帐。
“谁家都有困难的时候”那个伙计是个热心肠,“也许你可以去找找我的一个远方亲戚”。怎么回事?原来春节时,那个伙计一位沈阳的亲戚到宁波拜年时,无意中提到自己所在的服装厂,“面料加工量很大,就是人手不够”。
“管它是真是假”,李如成当即决定去趟东北,他扭头找到厂长。“去吧,”那位厂长当时也在张罗换工作,心思根本就没在厂子里。
没有想到,李如成到了沈阳,豁出命来2天喝了5顿大酒后,最后还真带着12顿面料加工的大单子回到了宁波。
厂里立马沸腾了!原来离开的30多个知青齐刷刷回来,李如成更是吃住都在厂里“既当设计师又当调度员”。5个月后,12吨面料加工的任务如期完成,“一个单子挣了20万”。
此后,青春服装厂与沈阳那家服装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工人月工资从20元涨到72元。1982年底,头号功臣李如成就被选为青春服装厂的厂长。
但是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李如成并没有头绪。直到1983年秋天,得知上海开开衬衫公司在寻找加工点,他立马有了主意“开开是上海名厂,何不借梯上楼?”要知道,“开开”品牌始创于1937年,是上海有名的百年老字号。
但是,青春服装厂差得太远了“要人才没有人才,要技术没有技术”从当时与开开一起谈合作的其他3家公司看,李如成一点机会都没有。不过,也巧了,开开的盛总也是灯塔大队的返乡知青。
一聊,两人插队所在的村庄距离不过5公里,很多知青彼此都非常熟悉。“跟谁都是联营,干嘛不跟自己熟悉的?”盛总很坦诚。“*是学经验,第二是培育队伍,最后才是赚点钱”李如成更坦诚,于是双方一拍结合,“开开提供商标和技术,青春服装厂作为分厂自行生产和销售”。
当年夏天,开开派来的一位老师傅担任技术指导,李如成如获至宝,“把公司*的房子腾出来,并专门配备一个厨师做饭”。
1986年秋天,当李如成得知老师傅的父亲股骨头坏死“需要马上做手术”,他立马陪同老师傅返回上海呆了三天,一直在病房陪床3天3夜,最后老师傅感动得热烈盈眶。
人心都是肉长的。此后老师傅使出浑身解数,半年多就带出了20多个手艺精湛的高徒。当然,收获*的是李如成,第二年青春厂利润就从20万元猛增到120万,到了1985年利润已经超过200万。
不过,光给别人做嫁妆还是空间有限,李如成清醒地认识到“再上台阶,就必须创造独立品牌”。
于是1986年,李如成推出*个品牌“北仑港”,他给技术下了死命令“必须在面料、色彩搭配、款式上下功夫”,别说3个月后还真推出了具有防缩、防皱功能的纯棉布料衬衫。
谁也没想到北仑港衬衫一上市就火了,大火特火。头两天,整个销售部10多人没有干别的,就从早到晚忙乎发货的电话了。
由于电话总占线,到了第3天,重庆总代急了,连发两封加急电报,“山城人民盼北仑港,火速发货”。此后,湖南人民、云南人民、山西人民等10几个省纷纷来电。结果当年,北仑港衬衫销售就达到惊人的300万件。
此后4年,李如成乘胜追击,一举推出“北仑港”5大序列,其中双排扣男长大衣、立领女长袖衬衫还被商业部评为全国畅销产品。
“北仑港”一战成名,也让李如成越发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为此,1990年春节过后,他兴致勃勃跑到北京一家知名大学“请市场营销教授对北仑港进行品牌评估”。
没有想到,那位教授给李如成泼了一盆大大的冷水,老先生不仅对北仑港不看好“品牌地域色彩太浓,文化含量不够,缺乏提升的空间”,甚至对整个服装业都非常悲观“已是夕阳行业,不久将陷入严重积压的恶性竞争阶段”。
其实,教授与当时热销的《第三次浪潮》观点是一致的。书中,美国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把纺织、服装产业划入夕阳产业“劳动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
不过那位教授的话,李如成左耳听进去右耳就出来了,他坚持认为“服装产业是日不落的都市产业”。
当然,教授说的另一半话李如成听进去了“必须另起炉灶”。1990年8月,李如成与澳门南光组建了新公司,并取名“雅戈尔”。
雅戈尔YOUNGOR既是原先“青春服装厂”的延续,又寄托着对未来的期待,更融入了李如成的远大抱负“即便是‘夕阳’,只要坚持活下去,迟早也会变成‘朝阳’此后10年,李如成相继走出三步妙棋,一环紧扣一环。
*步是建立1000家营销网络
当时有一种论调在全国甚为流行,意思是说制造企业要把产品交给市场,自己轻装上阵主攻生产,李如成一度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等到1993年春节过后,李如成的想法就全变了。
那年春节他去了德克萨斯普兰诺,当他参观美国*的服装销售企业杰西潘尼时,李如成被彻底震撼到了。要知道,当时杰西潘尼每年要卖5000万件服装,销售额超过250亿美元,但是却仅有四个仓储基地,“通过强大的分销能力,从而实现零库存。”
美国之行,李如成的思路也逐步清晰“连锁店是整条产业链的龙头,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销售,生产线的产能威力就无法发挥”。
回国第二天,李如成就从各部门抽调300名精兵强将,“在全国25个城市,设立30家市场部。”几乎在一夜之间,费翔代言的雅戈尔条幅就挂满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此后,李如成砸下3亿元重金,在杭州、南京、武汉、成都等30个一线城市开立了100家大型旗舰专卖店,5年后更把这一数字提高到1000家。 2000年9月,面积达到1600平米的超豪华版旗舰店在上海南京路诞生,也刷新了我国*的服装专卖店历史记录。
到了2002年,雅戈尔自营渠道销售比例超过50%,也就在那一年,雅戈尔衬衫占有率位冲至*,此后保持了15年。
第二步是通过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李如成虽然只上到初二,不过却对新技术方面异常敏感,他给技术提的口号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1996年,李如成花下2000多万巨资,从日本引进HP免熨工艺,在我国衬衫市场首开免熨先河。
等到2000年,老百姓对免熨衬衫广泛接受后,李如成又*从美国引进VP免熨衬衫工艺,“主打环保、免熨、舒适”。后来国内10多家厂商疯狂跟风,李如成又祭出纳米VP免熨技术。
1998年9月2日,距离国庆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位50多岁的爱国华侨想要预订一套红色的雅戈尔西服,销售表示“爱莫能助,因为洛杉矶没有生产车间”。李如成知道这事以后,感觉异地量体裁衣市场很大,于是责成技术半个月给出解决办法。
说实话,技术实现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看老板有多大决心解决。此后不到10天功夫,技术人员就把系统建好了“不管人在什么地方,只要将数据输入电脑,经过技术合成,总部基地即可制板生产”。
最后,就在国庆节前3天,那位老华侨如愿收到雅戈尔的西服,从此全家十几口子都成了雅戈尔的铁杆粉丝。
从1990年开始,李如成在科技投入上逐年递增30%以上,到2000年已经达到2亿“荟萃世界上*进的服装制造设备”。
第三步是拓展国际市场
1996年以后,国内服装竞争异常激烈,衬衫、西服厂家达到了1000多家,李如成就把眼光瞄上了国外。他每年都会去伦敦、巴黎、纽约、米兰等地参加1-2次国际服装博览会,雷打不动“感受国际*产品的工艺、技术流程和质量检验体系。”
后来光看还觉得不过瘾,2001年初,李如成干脆跑到巴黎,准备聘请“巴黎时尚工作室”的创建人马蒂作担任雅戈尔的品牌顾问。不过,那位老兄却大牌得很,李如成三顾茅庐都没能请来。
怎么办?李如成打听到马蒂曾在纽约电影学院进修过,他索性投资5000万元建造了我国*的设计中心,并把马蒂在纽约电影学院的导师请了过来。
结果第三天,马蒂就主动致电李如成“马上过来,薪资等一切条件好谈”。马蒂一过来不要紧,一个月之内宁波总部哗啦啦来了20多位美国、意大利的大腕。
有了大师坐镇,此后,雅戈尔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一路攻城掠寨,摧枯拉朽。1999年,日本经济尚未从亚洲金融风暴中走出,但雅戈尔日本公司却一枝独秀,当年销售额增长150%,超过5000万美元。
1998年是李如成,也是雅戈尔的重要分水岭。那一年李如成不失时机将雅戈尔送到上交所挂牌,成功募资6个亿,要知道此前雅戈尔的全部银行贷款也不超过300万。
正因为有了资本的撑腰,李如成的*个大手笔就是投资10亿元兴建纺织城。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他疯了,包括雅戈尔内部反对声一片。
要知道,1993年至1998年是我国纺织企业最为困难的5年,最为严重的1996年亏损额高达106亿,当时中央的口号是“压锭、减员、扭亏,3年内压缩1000万锭落后棉纺锭”。
“纺织企业的老化只是本身机制的老化,并不代表纺织产业老化,”李如成掷地有声, “我国服装行业的加工没什么问题,卡就卡在面料上”。
结果4年后的2002年,纺织城如期投产,具备高密度、精细编织及免烫、抗菌等5种功能的新型面料一经面世就备受追捧,当年盈利超过5000万元,2003年超过1个亿。
尝到甜头的李如成接着又上马500亩的服装城,雅戈尔一跃而成年产衬衫200万件、西服50万套的服装大亨、亚洲*的服饰面料生产基地。
从此,上游纺织城,中游服装城,下游旗舰店,雅戈尔齐活!就连法国的皮尔卡丁都赞不绝口“设施、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不过彼时,李如成的注意力已经不只局限于服装,“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必须给股东有稳定的回报与分红”,显然靠单一的服装行业已经无法完成这样的使命,所以,李如成必须靠多条腿走路。
而50多年的人生阅历与20年的生意打拼告诉李如成,多元化投资必须坚持“三不做”。
首先是看不清的事不做。做生意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没考虑清楚,贸然进入陌生领域,一不小心就成了先烈。
其次鞭长莫及的事不做。所从事的行业必须自己能够掌控,否则就是成为水中花,镜中月“看起来很美好,却根本不可能成功”。
最后是力所不及的事不做。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如果3个要素缺少2个,失败的可能性就基本上就是100%。
从当时的情况看,李如成在服装产业耕耘了20年,沟沟坎坎门清,尽管1998年雅戈尔的服装毛利率高达53.85%“就是一台现金奶牛”,但是服装利润率不断下滑却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趋势。
而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房地产市场出现确定性的赚钱机会。所以,李如成早在1992年,就已经布局房地产。
10年来,雅戈尔地产先后开发了莱茵堡别墅区、海怡花园、东海花园、东湖花园等宁波明星楼盘。2000年以后,李如成把触角伸到了杭州、上海、无锡等长三角地区,2007年7月,雅戈尔更是以14.76亿元一举成为杭州地王。
此后3年,雅戈尔地产业务出现爆炸式增长,2007—2011年地产净利润每年增长30%,2009更是达到历史性的11.91亿元,同比增53.16%。
不过,相比于雅戈尔的大手笔股票投资,房地产业务无异于小巫见大巫。
为什么进军股票投资呢?那是因为1998年雅戈尔成功上市,李如成一下子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巨大魔力“雅戈尔3次融资就有21.41亿进账”。
如此庞大的现金不能砸手里,如何让现金增值呢?李如成最后给出的答案就是投资“投资代表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雅戈尔必须积极参与”。
不过,当时“国有股”“法人股”根本无法流通。想想看,一下子掏出几个亿,相当于卖几百万件衬衣赚取的利润,去砸在一个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回本的股票上,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当时全国的民营企业家也只有李如成敢这么干。
所以1999年,当名不经转的雅戈尔掏出3.20亿真金白银拿下中信证券9.61%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很多雅戈尔的股民甚至董事会股东都觉得莫名其妙。
的确,在那长达5年的漫漫熊市里,无数炒家梦断股市,包括资产规模号称1200亿的新疆德隆,为维持“老三股”的股价而资金链断裂,最后倒在黎明前。
不过李如成确是一员副将,他笑到了最后。5年后的2004年,我国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国有股、法人股成了香饽饽,成本仅为每股0.87元的中信证券一下子给雅戈尔带来巨大的收益。
2007年,雅戈尔仅仅抛售五分之一的中信证券,就实现投资收益16.51亿元,如果当时全部抛售获益将超过80亿。雅戈尔投资中信证券案例也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座珠穆朗玛。
至此,服装、地产和投资成为雅戈尔的“三驾马车”。
那一年,李如成还入股了3家金融企业和1家制造企业,分别是宁波银行、交通银行、广博股份等。刚好赶上2007年我国A股大牛市,李如成一下子成了股神“参与定增、打新股,在二级市场买卖流通股,三管齐下”。
此后,雅戈尔长袖善舞,每年投资四、五十家公司,投资的行业已经不再局限于服装或者房地产行业,而是涉及农业、券商、工程机械再到汽车、银行等等50多个行业,“反正什么赚钱买什么”。雅戈尔的资产池里更有理财资金、PE投资、债券投资等各种门类。
有数据统计,自从2007年雅戈尔进入证券投资以来,基本年年盈利,2007-2015年8年间,雅戈尔投资股票所获得的全部收益为123.16亿元。而到了2015年12月,雅戈尔第二次大手笔以165亿入股中信股份,所投入资金更是占到公司净资产的86.83%。
如今,李如成的身价已经达到135亿,他的下一步目标是带领雅戈尔冲击千亿市值。
“每一个企业都在演进变化,靠纺织服装挣的钱来投资房地产、投资金融,“草船借箭”没什么不好。”未来,祝愿李如成以及他的雅戈尔用更多的草船借来更多的箭!
12503起
融资事件
5984.33亿元
融资总金额
7710家
企业
2454家
涉及机构
693起
上市事件
8.05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