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透商业本质,一定要从读懂零售开始!
而那些张口就提 “零售”的人,往往不懂零售。
真正懂零售的人格局都太大,以至于纷纷离开了零售。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认知零售和商业。
零售,是生产者对接消费者的过程。生产者提供的东西包括商品或服务,消费者包括个人或社会团体,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时扮演两种角色,有时是消费者,有时是生产者。比如你是一名设计人员,当你给客户提供方案的时候你就是生产者,当你去商场买衣服的时候,你就是消费者。
所以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零售。
零售的行为,除了商品买卖之外,也伴随商品出售提供各种服务,如送货、维修、安装等;零售的活动,它不一定非在店铺、商场中进行,也包括路途中、家中、公司中等等。总之,一切商品流通、服务的上门等行为,都可以看成是零售的过程。
所以零售的本质,其实就是无限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过程。
而零售的进化,其实就是人与人对接路径的不断优化。
零售的演变史,就是商业的演变史,更是一部社会简史。
我们从历史发展来看一下这个行业的演变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们创造财富的工具是石器,用石头去改造自然,所以生产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比如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社会的产品也在不断增多,每个人手里的产品出现了剩余,这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行为:每个人就会把手里多余的东西从别人那里换成自己需要的东西,于是社会上每个人手里的物资更加丰富了,当时虽然还没有出现用以交易的中间介质,但是这种“物物交换”的形式也把物品周转到了每一个需要它的消费者手里,形成了商品经济。
所以,人与人最初的商业关系是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这也是零售的雏形。
后来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形成了阶级对立:奴隶主和奴隶。这时候的奴隶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干活,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甚至奴隶还像物品一样被交换。但是社会的生产力也在进步,比如大概在距今5000-4000年的尧舜禹时代,人们已学会了冶金,开始冶炼和使用青铜器。而且大量奴隶在一起劳动使社会生产规模扩大了,生产出来的物品也就越来越多,物品交换的也日益频繁,终于出现了专门从事物品交换并从中牟利的人。
这种情况在商朝更为明显,当时有一部分商朝人经常到周边民族地区开展农贸产品互换方式,因此在外族人心 目中,做生意的都是“商人”,这就是“商人”的由来。
有了商人就有了商业,有各种商业活动。不断繁荣的商业活动,需要一种公共的交换规则,即市场。这时就出现了货币,它的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交换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协作关系。
再后来就到了封建社会,封建社会里的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原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奴隶,无论创造了多少成果都不能自己享有,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生产劳动,而现在农民生产出来的物质除去上缴的都可以归自己享有,生产的积极性获得很大提高。
更重要的是,这时社会的生产工具又进步了, 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三大技术革新:1、铁器农具2、畜力农耕3、水利建设,可不要小看这三种技术,打个比方:如果说青铜器是大哥大,铁器则就是智能手机。因为他的冶炼和硬度都更加有利于生产。因此:随着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生产工具也会日新月异,最终结果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直接的关系。
此时社会的产品更加丰富,那些有才能的人已经可以根据商品的波动和供给规律去致富,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范蠡——他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采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贵出贱取;三八价格等等原则,而大富大贵,成为中国商人最成功的代表,下面是他的生意经:
所以,任何一个时代,能够参透当下的商业规律很重要。
再回过头来,需要强调的是:一个社会的生产力进步越明显,变革就越容易发生。这样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接下来的工业革命能让社会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因为大机器生产使社会从“农耕时代”过度到“工业时代”,与之相适应的必然是传统社会秩序的瓦解,以及一种新社会秩序的建立。
原本在封建社会里,贵族占领的土地是社会的主要财富,地主和农民的阶级对立和租赁关系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成了社会运转的根本驱动力,这里的资本包括:土地、机器、房屋、货币、工人等等。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非常迫切要求从地主阶级手里争夺掌握社会的运作权,资产阶级革命就是这样产生的。
资本主义最终确立了在这个世界的统治地位,直到现在。资本主义商业不断发展,其*特征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大消费。
比如从蒸汽时代再到电气时代,其实就是从“大机器”生产过度到“标准化”生产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就是先把人类的需求整齐划一,比如我们的鞋子包括40、41、42码的,我们的衣服分为L、XL、XXL码等等,我们的手机有64G、128G、256G等等,然后按照这种标准开始效率*化生产,生产资源的调动包括水、电、煤炭等等,然后人需要在生产线上固定劳动,*的状态就像《摩登时代》里的卓别林。最后生产出来的东西按照层层批发的模式运送到社会各个角落,让大家去购买,从而产生利润。
这种方式一直持续了300年直到现在,资本主义已经基本完成了在全球的扩张化。从当下的情况看来,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等等各种情况的出现,正在昭示一场新的变革。
就像我们上面说的,生产力的进步最终一定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这次社会变革的根本依然是生产工具的革新,即互联网的诞生,短短20年,互联网已经先后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两个阶段,并且对传统生产关系产生了很大冲击。
其中的革命性突破在哪里呢?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就是资本家独占生产资料,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而且这种生产资料不具有可复制性,比如工厂、设备、工人、商铺、土地等等都属于生产资料,都掌握在资本家手里。
但是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是公开的、共享的。我们以淘宝为例做个说明,淘宝可以把店铺无偿供给卖家使用,因为淘宝复制“店铺”的成本很低,最多需要扩充一点内存,对于云计算来说,这些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只要他们设计了一套店铺模式,很容易产生成千上万倍的溢价。
而且淘宝的盈利模式不是收商铺的钱,而是收增值服务的钱。这也迫使淘宝需要吸引无数的卖家进驻,淘宝也因此无形承担起了公共的服务义务,(即像公共产品那样免费提供生产资料)。
再比如共享单车、滴滴等等,都不是以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而是要打造一个平台,让大家实现从生产到需求的“点对点”对接。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是独占的,而且带有扩张性和侵略性,但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是共享的,一切都是为了提升人与人对接的效率。在未来,资本的扩张不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我们可以发现社会正在从“大合”走向“大开”,商业的格局被彻底打开。那么未来零售会怎么变化呢?
要了解未来的零售逻辑,首先要参透未来的社会。
中国未来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一切的驱动力都来自互联网带来的公开化、平台化和共享性。
资本主义虽然通过大工业体系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但是解决不了产品的同质化,这就是现在“价格战”问题的根本。同样,资本主义虽然通过大批发模式实现了产品的社会大布局,但是解决不了产品的“库存”问题。
而 “价格战”和“库存”恰恰就是杀死传统企业的两大杀手。
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互联网的初级阶段。能解决一定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京东的本质就是一个大商家,它从生产厂家自己采购东西,自建物流体系,然后卖给消费者。而淘宝的本质就是一个让别人来卖货的平台,上面的商家依然是自己采购和吆喝售卖,这相当于是比传统商业多出来的一个环节或分支。
现在,传统电商的店铺获取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且无法与线下结合,同款商品无法保证同样价格,使整个市场更加混乱。
即便是2015年和2016年比较火的微商,其本质其实也是大批发模式:层层发展代理,做代理就要先拿货,拿的货越多等级就越高、折扣就越低,然后每个代理都想去发展代理,也不想怎么去卖货,最后的结果货都堆在了代理手里。
这种沿袭下来的大批发模式使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在社会的流通处于失控状态,商家没有控制权及定价权。各级代理商千方百计的去做手脚,一片混乱。更有甚者还往传销的模式去发展,三级分销就是这样被产生的,很快被国家和微信打压,微商这个行业现在已经风头全无。
所以,电商、微商这并没有动摇传统商业的根本。
从生产角度来讲,如果不能打破标准化生产的现状,产品被整齐划一的形式就不会被改变,这需要大数据、智能生产的进步,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这里就先不探讨这个层面。从渠道角度来讲,如果不能改变大批发的层层盘剥模式,产品的折扣和库存问题就不能改变;从消费角度来讲,如果不能直接和消费者进行对接,盲目、无序生产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产能过剩就是这样产生的。
所以,传统零售突破的核心就在于两点:
1、如何不通过大批发也能把商品展现在每个消费者面前;
2、当消费者确定需要某件产品的时候,再由厂家直接物流给他;
2017年,新零售这个词横空出世。
我们永远都要牢记一句话:生产力的进步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驱动力,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诞生的支付体系、智能物流、云仓管理等等,才是新零售诞生的根本原因。
新零售,新在哪里? 其实一切都是围绕互联网时代的公开化、平台化、共享化特征展开的:
1、顶层设计公开化
未来只有一种公司能生存,那就是平台化的公司。未来企业与人才的关系、人才与人才的关系更趋于合作联盟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的供应商、渠道商、店家等等都拉进来,从上下游关系变成平行关系,变被动成主动。
2、实体店资产证券化
以实体店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用以保证手头现金流充足,也在*程度上将资金周转率进行提升,从而将资金收益*化。
3、双轨制管理经营模式
必须将每个人主动性无限放大,把实体店的投资和经营管理分离,将投资收益与经营收益分开进行结算,规避掉投资者没经营能力、经营者没投资能力的情况,彼此取长补短,形成利益共同体。
4、产、供、销连为一体
其本质是利用电商、线上平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数据,然后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小批量、短周期的生产,缩短运行时间。
5、利用合作直营模式。
连锁企业可将所有分店改为合作直营模式,将加盟店收归为直营店再反承包给加盟商,经过一收一放,就可以统筹全局,实现统一定价,实体店、网店、微店三店合一。
6、利用大数据管理。
数据说明一切,未来必须加强对大数据的重视,以往线下零售企业不重视数据,一方面对数据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技术无法实现。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成本降低及企业对其认识的提高,数据将成为决策的重要因素。
所以,新零售突破了工业时代的各种围墙,一种产品可以迅速在全国铺开。未来商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大大下降, 经营和管理的与时俱进更加重要。
传统零售业发展的五大因素:选址、订货、销售、物流、管理,未来势必转变为“模式、平台、团队、内容、经营”。传统零售企业讲究的是“产品为王”,卖好东西,而未来也必然转变为让东西好卖,向 “用户为王、服务为王、分享为王、体验为王”的方向不断延伸发展。
未来基于大数据构建的个性化消费场景中,互动性内容也将扮演重要角色,使用户更高效发现并融入兴趣的圈子,使内容与用户强关联。商业的本质正在从“物以类聚”,向“人以群分”转变。
“新零售”的核心就是围绕以消费者为中心,而建立的会员、支付、设计、服务等全面打通的系统。未来每个人都将可以有自己的电商平台,不需要入驻各个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不需要再成为传统零售的一个环节、一种形式。这也代表了价格消费时代将向价值消费时代全面升级。
我们上面提到的零售进化的本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路径优化,显然最理想的路径就是:让价值点和需求点进行自动的、点对点的匹配。
综上所述:零售的发展趋势,也是商业发展的投影,更是整个社会的发展缩影,便利性、个性化、平台化、价值化、定制化等就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