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吴晓波:凭借向中产阶级贩卖生活方式赚得亿万身家

吴晓波当时已经45岁,处于半退休状态,他把蓝狮子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则一年1/3的时间旅游、1/3的时间到各地演讲和调研,另外1/3待在家里写作,写作时他也是朝九晚五,晚上看韩剧、电影和打麻将。

  今年1月3日,“吴晓波频道”的运营主体——上海巴九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获得来自挚信、浙商创投、头头是道和普华资本的1.6亿元融资,估值达20亿元,为目前自媒体创业公司中估值最高者之一。

  除了巴九灵之外,吴晓波还拥有蓝狮子出版社价值1.18亿元的股份、十几套房产,以及千岛湖上一座价值数千万元的小岛。

  吴晓波于1990年参加工作,做新华社财经记者,月薪只有70元,他自称“资质平凡、际遇寻常”,这样一个“普通”的文字工作者是如何搭上财富列车的呢?

  “上帝死了”

  吴晓波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母亲是浙江绍兴人,父亲是广东梅县人,父母于上海读书时相恋,母亲读船舶技术,父亲在上海交大读机械专业,两人毕业后结婚并先后参军。1968年,这对具有知识分子背景的军人迎来了他们的*个孩子,由于出生地在宁波,父亲便给孩子取名“吴晓波”。

  六岁之前,吴晓波并没有跟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在山西当兵,而他被母亲寄养在浙江。中美恢复邦交那一年,他终于回到父母身边,并*次见到妹妹。

  接下来该上幼儿班,幼儿班就在家属院内,可是吴晓波在入学*天就被开除了,原因是他被其他小朋友围打,而母亲打了挑头儿的小男孩。其后一年,其他小朋友都躲着他,他只能趴在窗台上远远眺望。

  吴晓波对小学二年级的生日印象深刻。那是开学后不久的9月9日,他正在课堂上盼望着晚上的鸡蛋面,校长却突然闯进教室,命令道“哭,快哭”,然后把他们拉到县中心广场,只见那里的大人早已哭成一片,黑布白字的标语遮天蔽日,周围的人告诉他——毛主席去世了。

  当时,吴晓波并不知道这场丧礼对于自己和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直到上了大学,他才明白那个画面的历史意义。

  小学和中学时期,除了见证社会越来越富裕之外,吴晓波的主要精力是读教科书和考试,相当乏味。*让他眼前一亮的是,他在十岁那年读了《三国演义》,从此喜欢上“大鼓齐鸣的刚烈文字”,中学时期,他又接触了金庸的武侠小说,认识到“原来文字可以写成那样子”。这两套书让他对文字产生了热爱,并计划报考中文系。

  1986年他考上复旦大学,但在填报志愿时改报了新闻系,因为班主任告诉他中文系不好找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南风窗》和《*财经》的总编辑秦朔,也是这一届复旦新闻系的学生。

  入学不久,吴晓波便被当时风靡高校的“存在主义”哲学所吸引。有一天,他参加一场哲学公开课,阶梯教室里挤满了人,只见一位青年讲师在台上大声说:上帝死了,我们要评估一切价值,一切坚硬的都将烟消云散!

  那是“文革”结束后的第十个年头,虽然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在经济上找到了出路,但国人在精神上仍然迷茫,尤其是年轻人。那场演讲后,吴晓波开始为自己寻找精神出路,方法便是读书。

  大学四年,除了上课外,他几乎住进了图书馆,一排一排地读书,主要阅读哲学、历史和文学三大门类,到大三时,他已读到阁楼,那里原本是向研究生和博士生开放的。

  这段集中阅读构成了吴晓波精神世界的地基,他此后的所思所写,以及“吴晓波频道”的精神内核都扎根于此。

  通过这一阶段阅读,吴晓波还找到了精神偶像——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李普曼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新闻评论家,一生写了4000篇文章,对于美国民众认识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曾被罗斯福总统称为“全美30岁以下最著名的男士”。

  吴晓波希望自己能成为“中国的李普曼”,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很像,都处于一个转型的大时代,而自己也将像李普曼一样“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地探求”,“去推敲、去归纳和推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毕业不久,他就获得了这样的机会。

  起步新华社

  1990年,吴晓波被学校保送研究生,但他放弃了这次机会,选择回家乡杭州找工作。此时他们一家早已定居杭州,他放不下家人,另外他的高中同学女朋友——邵冰冰也在杭州等他。

  工作是通过一位老校友找的,单位是新华社杭州分社,当时有一位老记者正在办退休。当然吴晓波自己也争气,入职考试中有一道题目考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绝大部分考生不会,而吴晓波会,他以前在复旦图书馆自学过。

  入职后,吴晓波被分到通讯组,但不久就面临一次新的选择。社长准备拓展有关企业的报道,为工业组征募志愿者,大部分记者不愿意去,而吴晓波却报了名。

  这一决定与吴晓波此前的经历有关。1989年,他曾与三位同学组成“上海大学生南疆考察队”,用半年时间考察了长江以南11个省份,其间,他见识了南国的大好河山,也目睹了农村的真实贫穷,最穷的一家三个女儿只有两条裤子,连50元的钞票都没有见过。

  这次考察被当年的“政治风波”打断,彼时,民间对于经济领域的很多现象感到不满。与当时的大部分年轻人不同,吴晓波在走完南国11省后变得不那么愤怒了,他更好奇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尤其想搞清楚经济一线的那些企业正在做什么,以及这些事情对于整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进入工业组后,吴晓波主动请缨调研全国著名大中型企业,报社领导也支持他。那段时间,他行走于全国各地,几乎不着家,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并与企业家阶层建立了紧密联系。

  吴晓波在参加工作后为自己定了一个九年职业规划,将每三年划分为一个阶段,*个三年成为一名合格的财经记者,第二个三年成为新华社*的财经记者,第三个三年则成为全中国*的财经记者。

  前三年的努力将吴晓波锻炼成为一名出色的调查记者,但他还没有发表多少重磅文章,也没有什么名气,于是1994年,他决定到报纸上开专栏。

  华商韬略梳理的资料显示,吴晓波当时选择了三份外部报纸,分别是《杭州日报》、《南风窗》和《南方周末》。与新华社不同,这三家报纸都是市场化意识很强的报纸,要考虑读者的阅读口味,文章光有料还不行,还要通俗易懂,而这正是吴晓波所求的,他就是要锻炼自己的读者思维,用像《三国演义》和武侠小说那样的文字建立自己的品牌。

  这次尝试成功了,吴晓波后来在接受采访时笑言,全杭州人都知道自己,许多人甚至会盼着自己的文字。互联网兴起后,他又在网站上开了专栏,也取得了成功。

  然而事情总有另一面。由于吴晓波始终把一只脚立在新华社之外,他在报社内没有获得大的发展,2003年,做了13年记者之后,他决定单飞。

  富豪榜上的财经作家

  离开新华社时,吴晓波已经比较富裕,早在1999年,他就花50万元买了千岛湖上的一座小岛,此外,他还有若干套房产。这些资产一部分来自写专栏的收入,另一部分则来自写书的版税。

  吴晓波从1996年开始写书,每年写一本,早期著作包括《都市背影》、《农民创世纪》、《大智大愚吴先生》和《我们为什么冷漠》,不过这些书没有什么影响,有些还是自费出版。面对连续的不成功,吴晓波并没有丧失创作热情,反而愈挫愈勇,2001年,他终于凭借《大败局》一举成名。

  《大败局》写的是1998年前后倒下的10家著名民营企业,是国内*本写作失败的MBA式教材,由于文风狂野、洞见深刻、故事性强,该书一上市就受到读者热捧,出版社需要每月加印1万册才能满足需求,到当年秋就销售了8万册,至今已累计发行超过130万册。

  《大败局》之后,吴晓波又创作了《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和《被夸大的使命》等,但这些书没有取得像《大败局》那样的成功。为了寻找新的突破,吴晓波在离开新华社后,于2004年赴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做访问学者。

  留学期间,他发现美国人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非常陌生,而对方又在这种无知的基础上进行或正面或负面的预测。有需求的地方就有生意,他觉得既然你们都不了解这段历史,我是不是应该写这样一本书呢?

  有了想法后,吴晓波很兴奋但又拿不定主意,于是打电话给老同学秦朔。秦朔告诉他,国内有能力写这本书的人不超过5个,但其他人都没有时间,既然你有时间就写吧。

  这番话让吴晓波踏实了许多,但他还是不敢写,因为要写这样一本书需要搜集大量资料,还要采访当事人,调研加创作大概需要4年时间。而最坏的局面是图书出版后不畅销,只能销售5万册,每本书的版税是4元,总共赚20万元。对于他而言,4年赚20万是一笔亏本生意。

  写还是不写,这是一个问题。

  吴晓波最终决定写,因为他得到了妻子邵冰冰的支持。他在1993年结婚,1996年有了女儿,妻子于1993年下海经商,2004年时正在做广告生意,有一个稳定的大客户,4年内,即便吴晓波没有什么收入,妻子也可保家庭财政无虞。

  下定决心后,吴晓波便花大功夫创作《激荡三十年》。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2008年,这本书的上下册出版,一面市便好评如潮,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财经日报》、《中国企业家》等联袂推荐,该书被评为“2007年度*商业图书”,累计销售超过100万册,而且被拍成同名纪录片。

  《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又于2009年推出《跌宕一百年》,讲述1870年到1977年的中国企业发展史,同样大卖。

  同年,吴晓波还以75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位列第五。

  至此,吴晓波在财经写作事业上达到了最高峰,后来他虽然又写了《吴敬琏传》、《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以及《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但有评论称这些书的影响力没有超越前三大著作。

  有意思的是,吴晓波没有像大多数作家那样慢慢过气,反而愈来愈火,因为他又在理财和创业方面取得了成功。

  “我一直蛮喜欢钱的”

  吴晓波有钱,同时也爱财,他几乎每次接受采访时都会说:“我一直蛮喜欢钱的。”

  不过吴晓波爱的并不是钱本身,或是想过一种奢靡的生活,而是他需要用钱来保卫那些他所珍视的价值,包括个人的幸福和写作的独立性,总结如下:

  吴晓波认为幸福的前提是富有,他不认同那种“安贫乐道”的价值观。他举例说,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赞其“贤”,但颜回20多岁就有白头发了,40岁就“挂掉了”;而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则是富翁,子贡资助孔子周游列国,也是最能与列国贵族平等交流的,而且活了60多岁。吴晓波想做子贡而不是颜回,他觉得贫穷不是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

  此外,为了保障写作的独立性,他也必须让自己变得有钱。他指出财经写作写的是企业家阶层,对方掌握大量财富,如果你很穷,你就没有办法跟对方平等交流,写起文章来更是顾虑重重。如果对方收买你,而且出价不低,你怎么抗拒?如果你写的文字对对方不利,比如《大败局》那种,你怕对方告你,你还敢秉笔直书吗?

  要有钱,而且要有足够多的钱。除了写作外,吴晓波想了两个生财之道,一是理财,二是创业。

  吴晓波从来不炒股,他的理财方式主要是买房。从1998年国家推行“房改”开始,他以每年一套的速度买房,2008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买了10套房并不算多,应该再多买一些,毕竟早些年买套房子还比较轻松。”

  房子之外,他还于1999年买下千岛湖上的一座小岛,租赁期50年,当初花了50万元,如今该岛的估价已达数千万元。在岛上,他还请了一对老夫妇种杨梅,种了4000多颗杨梅树,每年销售杨梅40万~50万元。2016年6月,他还把杨梅做成杨梅酒,放在“吴晓波频道”销售,取名“吴酒”,单价199元的5000瓶吴酒在33小时之内售罄。

  不过,吴晓波有时挺后悔当初买这座小岛的,因为同年马云、马化腾和陈天桥也都只有50万元,但他们把钱全部投入创业,结果出了两位“中国首富”和一位改变了我们的通讯方式和阅读方式的大佬。

  让吴晓波感到安慰的是,他在买房和买岛上还是挺有远见的,他在“房地产热”之前,在国家推行“房改”的*年就买进,当时单位已经给他分房了。这个成功的投资决策源于他的一个学术判断。

  他在研究各国经济发展史时发现,一个国家在腾飞时期广义货币(M2)会快速增长,其增速会远远超过GDP的增速。如果这种货币政策不发生转向,则资产价格一定会涨,而土地又是中国最稀缺的资产,因此房价一定会大涨。买房就是买央行的货币政策,“房地产泡沫”的本质则是“货币泡沫”,一个中产阶级除了与泡沫共舞,别无他法。

  理财的同时,吴晓波还进行了一系列创业,有失败的也有成功的,除了“吴晓波频道”之外,最成功的一次创业是创办蓝狮子出版社。

  “蓝狮子”原是外资传媒巨头贝塔斯曼的财经品牌,吴晓波曾于2002年成为贝塔斯曼的签约作家,2005年前后,他在贝塔斯曼退出中国的背景下接手该品牌,将其改造为一家独立的民营出版公司。

  吴晓波做蓝狮子有两个初衷:一是为像他一样的财经作家,提供一个比传统出版社更为友好的平台;二是让自己获得一个接近受访企业和读者群的法人实体。

  凭借“蓝狮子”和“吴晓波”两大品牌,蓝狮子云集了超过350位优秀财经作家,其Slogan是“只与*的财经阅读有关”。截至目前,蓝狮子出版的企业传记超过100家,其中半数以上是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吴晓波则与这些企业的老总保持着紧密联系。

  此外,蓝狮子还建立了自己的读书会,主要面向企业家和经理人族群,为会员提供推荐阅读,以及举办各种讲座。目前,读书会的会员人数已接近2万。

  蓝狮子进入出版业的时机不太好,当时整个行业在数字化阅读的挤压下正在走下坡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蓝狮子于2011年成立数字阅读中心,与百度阅读、掌阅、亚马逊等内容平台合作,尝试“短平快”的动态化出版,目前在收入能力上,已位居民营出版机构前十名。

  尽管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吴晓波不认为“蓝狮子”是一个多好的生意,因为其净利润率长期徘徊在20%~25%,跟互联网公司没法比。

  更让的吴晓波烦恼的是,2010年以后,他从读者那里获得的反馈越来越少,无论是纸媒渠道,还是网站渠道。这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恐慌,他的理想是做“中国的李普曼”,他的事业则建基于与读者的联系,失去读者等于失去一切。

  就在吴晓波苦闷之际,罗振宇出现了,后者于2012年底推出自媒体——“罗辑思维”,很短时间就俘获了大量用户,在传媒界掀起一股小旋风,处于兴奋状态的罗振宇则怂恿吴晓波:“你要做自媒体呀,你要做自媒体呀。”

  “骑到新世界的背上”

  要不要做自媒体,吴晓波思考了很久,也观察了很久。微信于2012年8月推出公众号,罗振宇于当年12月推出“罗辑思维”,而吴晓波到2014年5月才推出“吴晓波频道”。

  之所以犹豫这么久,是因为他内心一直有两个疑问:一是自己愿意付出多大的心力来做自媒体;二是会有多少人订阅自己的自媒体。

  *个疑问是很现实的。华商韬略梳理的资料显示,吴晓波当时已经45岁,处于半退休状态,他把蓝狮子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则一年1/3的时间旅游、1/3的时间到各地演讲和调研,另外1/3待在家里写作,写作时他也是朝九晚五,晚上看韩剧、电影和打麻将。他不是工作狂,他觉得像李开复那样把自己搞到癌症是不划算的,他常告诫仰慕者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无休止的赚钱是没有必要的——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一辈子能花多少钱。”

  要做自媒体,就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工作量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另外,它会影响其他能带来收入的工作。他迟迟下不了决心就是这个原因。但他最终还是迈出了这一步,因为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了。

  在开通自媒体的*篇文章中,他这样写道:“我觉得‘天’变得比想象得快,纸质媒体及传统新闻门户正在迅速的式微,我所依赖的传播平台在塌陷,而新的世界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要么被它吞噬,要么骑到它的背上。”

  除了这种“破釜沉舟”的心态,吴晓波对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财经文章也产生了信心。

  在博客和微博时代,他一度非常不适应,尤其是微博时代。他鄙视那种口语化的写作,更接受不了靠耸动性言论吸粉的做法,以及找各种大V互喷口水。微信公众号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平台,如果把微博比喻为一个喧闹的广场,公众号则是一个稍微安静的客厅,订户因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聚合到一起,主人和客人可以互相选择,在一定的规矩下互动,慢慢形成一个具有类似价值观的社群。更重要的是,公众号使沉浸性长阅读有了市场,让优质内容走得更远。

  吴晓波发现,相较于传统纸媒和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是一个更适合财经写作的平台。于是他在没有长远规划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开启了一场自媒体试验。

  向中产阶级贩卖生活方式

  2014年5月8日,吴晓波辞掉了之前所有的专栏,带着3名年轻同事开始创业,他们以“商业周刊”的形式规划新生的“吴晓波频道”。

  用户定位方面,他们聚焦企业家、创业者和职场白领三个群体,将其统称为“关注财经的新中产阶层”,这也是吴晓波以前的读者定位。

  吴晓波非常重视用户定位,他觉得这直接决定着一家自媒体的用户到底是一群乌合之众,还是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群。在他看来,只有具备共同价值观的社群才有价值,而这种共同价值观包括: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和拒绝屌丝文化。后来,他还专门写了两篇“反对屌丝”的文章,以决绝的姿态与“屌丝群体”划清界限。

  栏目设计方面,由于吴晓波频道具有极强的个人属性,吴晓波本人就成了核心供稿人,他每周二、日发表两篇财经专栏,周四播出一集与爱奇艺合作的视频脱口秀,其他栏目则处于试验状态,并根据用户反馈调整,形成一些明星栏目,到后期,明星栏目占整体内容的将近三分之二。

  自媒体成长的核心指标是用户增长,包括用户总量和增长速度,而以上栏目的设计有效保障了此二项指标的增长。

  吴晓波通过观察后台数据发现,粉丝的大幅增长与爆款文章成正相关关系,比如*篇反屌丝文章发表后,阅读数超过40万,粉丝增长了1.4万,该话题还成了热点话题,大大提升了频道影响力;再比如《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发表后,阅读数达到270万,粉丝暴增了5万,该话题也随即大热,吴晓波甚至因此被请去参加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而这些爆款文章主要由吴晓波创作,且大部分契合外部热点事件。

  其他栏目则承担粉丝日常增长的任务。这些栏目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小白的财经科普类栏目以及每日财经资讯,另一类则是面向管理和职场专业人群的商业知识。这些栏目覆盖财经全领域,属于功能性内容,主要聚焦于“理财”和“金融”两大主题。

  综合来看,吴晓波频道的栏目设计与其用户定位非常契合,它是一种泛财经内容,就像一本“中产阶级”调性的商业周刊。

  产品定位的成功是吴晓波频道崛起的前提,而用户增长数据则显示了这种崛起的速度。频道上线后的两年半里(2014年5月~2016年11月),用户数量从0增长到200万,月均增长率高达10%。

  而且用户中有大量80、90后,这也是吴晓波最希望吸引的族群,他甚至为公众号设计了一个长相古怪、声音蠢萌的卡通角色——“巴九灵”(890的谐音),连公众号的运营主体也以“巴九灵”命名。

  内容建设之外,外部导流和线上线下活动也是用户增长的重要渠道。

  外部导流主要来自爱奇艺,吴晓波频道从上线的*天就与爱奇艺合作,由吴晓波制作节目,由爱奇艺提供平台以及广告运营,双方四六分账,而吴晓波又将节目制作外包给一家电视台,每期制作费约为1万元。吴晓波频道早期做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1/3的用户是从爱奇艺导流来的。

  除了爱奇艺渠道,吴晓波还广泛参加与自身用户属性相匹配的媒体节目,比如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此外,他还在频道上线一周年之际,推出自己*一本散文集——《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而这个书名本身就很“中产阶级”。

  至于线上线下活动就更多了,这也是吴晓波频道与大部分自媒体的不同之处。频道上线的*个月粉丝突破10万,他们便借机搞了一次*,向第十万名粉丝赠送mini iPad、《激荡•跌宕•浩荡》三卷本图书,以及千岛湖杨梅岛一日游。

  线下活动的典型则是“吴晓波书友会”,目前,他们在全国80多座城市建立了书友会,一年组织2000多场活动。

  每年元旦之前,吴晓波还会举办一场颇有声势的“吴晓波频道年终秀”,盘点当年大事,同时对来年做出预测,而这场年终秀随后又会被各种媒体进一步宣传,吸引到大量新用户。

  针对企业家阶层,吴晓波频道则提供一些针对热门话题的大课,比如“传统企业转型”,以及组团参加汉诺威工业展——该展会今年的组团正在进行中,单人票价近4万元。

  作为罗振宇的好友,吴晓波当然不会忽略电商,他也在公众号上开设了电商平台,取名“美好的店”,卖电子阅读器、配饰、茶酒、美食、日用品,甚至雨伞。这些产品之间并没有太强的关联性,就像电影或游戏的衍生品——所有产品之间的纽带是共同的IP,对于“美好的店”而言,这个IP就是吴晓波,以及他所代表的中产阶级品位。

  吴晓波的另一个成功尝试是开发了收费音频产品“每天听见吴晓波”,该产品自2016年7月上线,周一到周五在吴晓波频道和喜马拉雅FM推送,每次音频时长5~7分钟,内容以商业为主,也有读书、时事方面的杂感。吴晓波每天讲一个话题,逻辑脉络清晰,主题鲜明,就像一位睿智的大叔聊天。吴晓波每期讲完后会提一个问题,发在一个需要点击才能打开的“小纸条”上,会员则在留言区互动。

  “每天听见吴晓波”是收费产品,年费180元,截至目前,已经有近12.4万人购买了该产品,营收超过2200万元。更重要的是,吴晓波藉此筛选出自己最核心的读者,并获得了这些读者的信息,从而具备了直达读者的通道。

  吴晓波频道的发展还带动了蓝狮子出版社的发展。2014年11月,皖新传媒以1.57亿元的价格收购蓝狮子45%的股权,成为其*大股东,交易完成后,吴晓波的持股下降到33.76%,账面身家则为1.18亿元。2015年11月,蓝狮子登陆新三板,当年实现营收9566万元,比前一年增长了51.72%。

  财务能力大增之后,吴晓波还做起了投资人,成立“狮享家新媒体基金”,专门投资那些同样面向中产阶级的自媒体。目前,他已投资的项目包括“十点读书”“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张德芬”“酒业家”“餐饮老板内参”“12缸汽车”等,他希望以“微信矩阵”的方式组团发展。

  今年初,吴晓波在一次高管会议上总结,互联网=连接+价值观+内容,而吴晓波频道的核心能力是“连接”和“概念”,尤其是后者。他解释,每一个自媒体都有内容能力,吴晓波频道的强项则是对商业世界的定义能力,能够创造概念和定义时代。

  而再往深层看,这种概念能力的本质是引领中产阶级的思想,包括应该信仰什么,应该如何思考,以及应该怎样生活,是一整套生活方式,至于那些“金融”“理财”“职场”类知识服务,则只是保卫这种生活方式的工具。

  吴晓波在创办自媒体之初曾说,如果李普曼活在当代,他应该也会开出自己的自媒体。换句话说,吴晓波觉得自己的自媒体创业和以前的职业生涯一样,都致力成为“中国的李普曼”,在一个大转型时代,为新生的中产阶级建设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最后还值得一说的是,华商韬略自媒体的诞生,在某种程度上也要感谢吴晓波这样的传媒人,正是其成功示范,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夹缝中默默深耕财经内容服务10年的我们,才找到一个新的方向,走到今天,而类似华商韬略这样从夹缝中找到一片新天地的民营传媒团队,应该不在少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文化娱乐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