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投资就像盖楼,没有这种思维你只会搬砖

当把大部分投资,股票、债券、基金、银行存款,理财,房产,都看成某种形式的会下蛋的母鸡以后,这些不同的大类资产之间的那杆秤,就慢慢变得很清晰了。

  我们学习投资理财的过程也就是要盖一座大楼。

  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在网上看的文章,我们线下来听讲座,我们关注各类大V的言论,我们看各种有关投资书籍。这些事情就像是搜集盖楼用的砖头。

  互联网时代,信息非常丰富,所以搜集砖头很容易,但也没什么价值。

  同样因为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碎片化,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碎片化。这导致怎么把零乱的没价值的砖头盖成一座稳固的有实用价值的建筑是比较难的。

  大多数时候人和人的差别,主要就是这些这些大楼之间的区别。有的人盖出来的楼根本就是不符合现实世界的规律,只能存在于图纸中;有的人的大楼结构很危险;有的人的大楼不高但很稳固,有的人的大楼又高又稳固。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这座大楼。

  我的知识体系涨得像一棵树,对于一棵树而言,最重要的是根,而这棵树的根部是一个叫做“理财”的领域。

  说到理财我猜肯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想富爸爸穷爸爸。

  以富爸爸穷爸爸为代表的一系列优质的理财类书籍,背后想传达的最核心的无非是三组概念——

  首先弄懂什么是收入,什么是支出。

  进而弄懂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那些能在未来为我们带来收入的东西就可以称为资产,会在未来给我们增加支出的东西就是负债。)

  最后弄懂什么样的行为叫做投资,什么样的行为叫做消费。(那些购买资产的行为就是投资。)

  在整个体系里最基层最重要的整套理财的核心知识其实内容是非常少的,就是这三对概念,想传达的理念也很简单:保持收入大于支出,不断利用自己的储蓄去积累资产,实现被动收入能够覆盖基本生活支出,也就是差不多被说烂的“财务自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一个问题,不同人群财富多少的*次分化还不是收入的高与低或者投资能力的强与弱之间的分化。不是说你的工作比我好,你就一定比我更有钱,或者我的投资能力比你高,我就一定比你更有钱。

  这里的分化首先是正和负的分化。

  现实生活里我们会发现周围存在大量这样的人——

  *、不会赚钱只会花钱的。像我们80后90后独生子女,大量存在这样的人,年级不小了但依然没办法离开父母的经济支持。

  第二、虽然有天赋有能力能赚钱,但花的更多的人,这类人也不是少数。

  第三、运气很好,有个有钱爹妈或者家里拆迁或者中过彩票,坐拥很多资产但只是在坐吃山空的。

  这些其实都属于财富分化里的这个“负积累”群体。

  所以为什么我觉得理财的核心知识非常重要?

  因为这些东西构建了一个最基层的财富观,这个财富观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富有,怎么样才能积累财富。进而帮助我们实现的是从财富积累的负数人群到正数的质变。

  所以说,我们生活中有大量的决定,比如要不要买房,要不要买车,要不要读书,要不要买一个明牌包包,要不要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这些,是靠什么支撑的?

  就是最基层的理财知识。和这个体系里上层的知识,比如什么财务分析,技术分析,还有经济学金融学关系真的不太大。

  但反过来行不行呢?财务分析,经济学学的特别好,是不是生活就一定过得好呢?不一定。很多经济学家,金融学者,炒股高手的个人生活是一团糟的。

  “理财核心知识”帮助实现的是我们人生的财富积累从负数到正数的质变。

  我个人认为,所有投资知识里面,能够产生质变效果的,除了理财意外、就是被动投资。

  要理解被动投资先要理解一个东西。

  不管是股票还是债券或者是房子,这些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其实他们总体在一个很长期的时间里所能提供的收益率是确定的。

  比如美国近200年股市的长期收益率是8.5%,而8.5%这个数字,是美国这两百年里一家又一家的上市公司所作的工作贡献和决定的,和股市里的投资者其实关系不太大。

  但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投资大师,专业投资者,动不动年化收益就是20%,30%。在股市平均回报8.5%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人能赚比8.5%多得多的钱?

  很简单,就是博弈吗,因为8.5%只是一个平均数,我多赚的钱,一定代表的另一个人少赚了钱。我买一个股票赚了钱,一定代表着把股票卖给我的那个人没赚到钱。

  所以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市场中还存在非常残酷的竞争和博弈。当有些经验丰富,智商超群,消息灵通的人在市场里赚大钱的时候。一定意味着市场里有着人数更为庞大的“不明真相喝水吃饼吃瓜吃鸡腿群众”。

  那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平时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人,智商还不一定比别人高,面对这种非常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有没有办法?

  有的,那就是被动投资。

  有关被动投资,我想我会推荐《漫步华尔街》这本书。被动投资的核心也很简单——作为一个初学者和普通投资者,尽可能少地去参与市场中由买卖行为构成的博弈,尽可能少地去做出预测和判断。

  指数基金、定投、股债定比例配置(比如50:50,25:75)都是典型地遵循着被动投资的核心道理。

  巴菲特的老师,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前辈就说过:门外汉只需要少许的能力与努力,便可达成令人敬佩的结果。

  这里少许的能力指什么?就是以理财和被动投资为代表的简单知识。

  令人敬佩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市场平均的收益(达到这个平均收益的人,在人数上是*的少数)

  所以我认为,被动投资是除了理财意外,另一个能帮助我们以极快地速度实现从亏钱菜鸟到不被欺负能拿到市场平均收益的老鸟,这一质变的领域。

  所以,在我看过周围亲戚朋友,看过大量市场中的普通投资者后,才会一直有一个感慨:“普通投资者,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走专业投资者的道路。”

  如果仔细梳理不同人的知识结构,会发现很多人都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更“树梢”处的知识,反而对更基础更简单但也更重要的点,没有足够的思考。

  我把所有投资想象成寻找会下蛋的母鸡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几乎所有的投资大师好像都是这样想的。

  我今天引用巴菲特,完全是因为他比较有名,大家更容易接受,但其实大师之间想的东西是很类似的。

  其实这两段话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一点体会,就是:

  债券和股票在巴菲特这种投资大师眼里是存在可比性的,是可以放在一杆秤上衡量比对,而且是能比出贵贱来的。

  因为我本来就把各种投资联想成了会下蛋的母鸡,所以这种不同资产间的可比性对我来说也就很容易理解。

  比如债券就像一只每个月都会定时定量下蛋的安分,性格温和的母鸡

  再比如股票里的成长股,就像一只今天下1个蛋,下个月能下两个蛋,预计半年以后能下6个蛋的产量快速增加的母鸡。

  房子也像母鸡,它生的蛋叫做房租。

  黄金比较特别,它是一只不会生蛋,但也不会生病不会死的超级长寿鸡,今年买来这个样,10年以后还是这个样子。

  当把大部分投资,股票、债券、基金、银行存款,理财,房产,都看成某种形式的会下蛋的母鸡以后,这些不同的大类资产之间的那杆秤,就慢慢变得很清晰了。

  说到这里就已经很点题了: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矮板凳都是木头。

  关于资产配置,有一张图对我影响一直蛮大的,就是西格尔在《股市长线法宝》里的这张图。网上很有名的大卫斯文森的客座公开课视频也提到这本书。

  美国近200年的历史里,股票的实际价值上涨最多,75万倍,债券其次,黄金一直都很保值,而货币一直在贬值。

  有一段时间天天盯着这图看,通过这张图,我意识到一个事情,就是任何资产的投资收益其实可以分拆成三部分的。

  一、自身产出,就比如企业的利润,房子的租金,债券的利息这些。

  二、通胀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三、价格的相对波动,这点主要受到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而且把投资收益拆分开后,有些东西会变清晰,比如我意识到这三个部分的重要性是有不同的。

  1、长期而言,资产的自身产出水平和是否具备抗通胀能力对一类资产长期的收益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两是复利的,是能对价格产生指数增长的。在复利的作用下,7%的增长积累20年能达到75万倍。1.5%的货币贬值速度积累200年能把1美元变成5美分。

  2、供求关系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产生很剧烈的价格波动,但只要观察的时间一拉长,供求关系导致的再大的价格波动,都会变成了复利曲线里一朵小小的浪花。当然,对于短期的收益而言,正确理解价格波动很重要。

  后来我就试着把一类资产的自身产出水平,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抗通胀能力,看成这类资产的长期潜在的配置价值。

  讲了那么多理论,我就说几个我真实的决策案例。

  我个人觉得2010~2014年的这段熊市是资产配置思维在一部分中国股民心里觉醒的年份,因为这段时间里很多非股票类的投资品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直接导致投资者的思维比以前开阔了很多,里面有一些特别优秀的投资者比如@david自由之路 ,靠着这段低风险类资产的黄金时代赚到了大钱,还启蒙、带动影响了一大批人对资产配置的思考。

  所以我*个讲就分级基金A类和股票之间的比较。

  这是银华稳进这只老牌分级基金A份额的走势。2011年的时候,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价格暴跌。那时我就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当时在同事内部推荐大家关注这类产品,还推荐给我的亲戚,但很少有人能听懂。

  现在再回过头看,我当时就是非常典型的大类资产间的比较思维。

  1、当时分级A的自身产出——9%以上的年利率;

  2、价格波动的预测,保守乐观的情况下5内年还可能获得26%左右的波动收益。

  一个机会好不好,一类资产要不要重点关注,除了心里要找到一杆秤,把什么东西放到秤上也很重要。

  2011年当时我最重要的对比对象就是股票,而那个时候股票的相对吸引力显然是比不过这类低风险投资的。

  这种对比会影响两件事情:

  1、我新增加的工资收入是继续投入股市还是低风险类市场?

  2、我的部分持股的吸引力是不是不如低分险类产品?有没有必要调整?

  第二个真实决策案例

  雪球最近都快从一个证券投资论坛变成一个房价讨论的论坛,可见房价话题对整个社会影响之大。

  对于房价,因为我的一些成长经历中发生的一些极其不愉快的事情的原因,导致我一直对买房有一种强烈的偏见(这种偏见是错的)。但现在让我再仔细想过去的一些想法,肯定是不理性的。

  我试着去理性地思考一下房价。大约十几年前,我父亲买房时的环境是这样的:

  那个时候的投资环境,对于老百姓,如果钱不用来买房,其实最主要的储存方式是银行存款。

  3.6%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显然比不上当时超过5%租售比的房子。

  如果当时不存银行存款,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炒股。

  但在整个2008年以前,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这也是A股长期沦为一个政策市,概念炒作盛行,牛短熊长的重要原因。

  所以十几年前,房子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衡量,都是非常优质的资产。

  到了2014年初,我自己也面临成家立业买房的问题,但同样的思维,同样一杆秤,到2014年,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当时自己的大部分积蓄都在股市,如果买一套好一些的房子,必然面临一个问题,需要卖股票付首付,这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挺关键的资产配置决策。

  站在2014年的时候看,对于大多数普通人,买房依然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这种比较优势已经大不如前。

  一方面是房产自身收益率的下降,过去几年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房租的上涨速度,导致房屋的租售比在不断下滑。

  第二是其他投资品收益率的上升。就比如股票,当时的A股处在历史性低位。我们的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也能达到8%~10%的水平。银行也都出现利率比存款更高的理财产品。所以说房产的比较优势远不如10年以前。

  这就像一杆秤,秤的两端其实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所以最后的在这个关键资产配置决策上的决定是,利用自己和父亲的公积金和公积金贷款,购置了市区内一套含不错装修的小面积房子,买了房,也没有卖股,甚至没有花费太多流动资金。这个决定放到我个人,事后看,虽然房价大涨,但也因为股票资产部分赶上了15年牛市并保住了牛市的大部分利润,最终结果依然是好的。

  第三个案例是港股的投资。

  2016年初,雪球中一个群体有非常明显的倾向,就是利用港股通开通的契机,把股票资产和研究精力,向港股市场转移,我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一个改变。

  道理也完全是资产配置比较权衡的这一套。

  当时,AH溢价指数达到140%,意味这作为一个整体,A股比港股贵了40%;

  如果仔细看其中的个股和版块,这种差距更大。

  这就意味着,在投资者的眼里,大家都是会生蛋的母鸡,但同样的价格,港股这只母鸡更能生。

  虽然低估并不是上涨的条件,但从长期配置价值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比较如同上面所有的比较一样,决定了两件事。

  1、作为长期投资者和资产配置者,我们是否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港股市场?毕竟研究精力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2、对于股票类资产,我们是否应该开始像更低估的港股市场做一些倾斜?

  这是一种不完善的思维,但这种思维是开放的。

  我说的比较思维,还能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去年雪球的嘉年华,我很敬仰的@sosme s大说了一句话:“牛市是用来兑现利润的。”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牛市是用来兑现利润的。

  其实所有具备成熟投资思维的市场参与者都会得到类似的结论,我的资产配置思维脱胎于投资思维,所以整个2015年我也是一直在逐步“兑现利润”,而非追涨上杠杆。

  2014年初的中国股市,从长期资产配置价值的角度看,和2015年的中国股市谁更高?

  显然是前者,企业基本面的变化不可能在短短一两年内发生几倍十几倍的变化,但股价可以。

  所以如果一个人2014年底有80%的股票比例,2015年时这个比例显然应该比80%低,而不是更高。

  同理,一个人2014年如果有40%的股票,如果沿袭一直的态度和性格,那2015年这个比例应该是要比40%要低的。

  因为天平的一端,由于股票价格的快速上涨,自身产出率的下降,股票的长期配置价值相对于其他资产,是变得比以前更低而不是更高。

  这其实也解释了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牛市不买,熊市不卖。”

  资产配置很需要一个开放性思维,还体现在这么几点:

  我们所处的金融市场变化很快,新的东西不断出现,比如期权,期货,三板,四板,国际版。

  我们所处的环境在不停变化,去年非常优质的资产今年吸引力就可能下降。

  去年的A股的明星可能是分级A,今年是港股。

  明年可能开始有人投资非洲,东南亚(只是可能,勿吐槽),全球化配置也是很明显的趋势。

  中国也可能出现资产证券化产品,甚至像美国一样出现大量衍生品。

  我们的新三板市场就是现在的一个巨大投资盲区,也是可能捡到金子的地方。

  所有这些,对于大部分证券参与者,可以用“不懂不做”敷衍过去。但对于一些希望捕捉到机会的投资者,就需要一些思维方式去指导我们接受这些新的事物。

  而我们的投资视野不断变宽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面临资产配置决策的过程。

  最后,以上的所有都只是飞泥我个人的经验之谈,而且思维中有很多漏洞,也并不完整,再多时间的演讲也只能说一漏万,大家借鉴就好。

  但资产配置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比如为何要适当分散?不同资产之间的不相关性?比如再平衡行为是如何利用波动产生超额收益的?这些都很有意思但今天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地东西。

  今天讲的东西,主要是我对大类资产选择和筛选过程的一些有限的思考。而这些思考也都是从我“投资理念”的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甚至可以说,资产配置只不过是将投资的理念,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而已。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财经记者圈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