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堂吉诃德”的中国版本。
在网易和财新等媒体集体讨伐陈光标是“首善”,还是“首骗”,事件不断发酵的时候,有一串熟悉的名字在我脑海里跳动:牟其中、顾维钧、张荣坤、楼忠福……
在很多人眼里,陈光标们是“狂人”、“疯子”、“轻度精神病患者”,甚至是“披着企业家外衣的骗子”。陈光标爱出风头是有点过了,但这其实是很多民营企业家共同的原罪与悲哀。
或许还会有更多企业家将被卷入风暴之中,不管是以反腐还是打假之名。这是否意味着,之前三十年尽管磕磕碰碰但大体上还算行之有效的政商关系模式开始剧变?
”首善“的政商朋友圈
热衷于拿着钞票摆出各种造型的企业家、慈善家的陈光标,曾多次向媒体讲述自己贫苦的童年:出身低微、家有饿殍。直到从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他的经济状况似乎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当针灸推拿大夫、开拉面馆、摆地摊,尝试过各种生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才成功。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从工商注册资料看,江苏黄埔的经营情况随陈光标慈善秀的热度涨跌起伏。自称1998年就开始做慈善事业的陈光标,真正让其名声大振并跻身体制内活动的,是汶川地震中他“千里驰援”的神话。
根据媒体报道,高调搞慈善的陈光标拿着与领导的合影骗捐、骗头衔、骗项目,先是通过一位老干部搭上令政策,进而结识令计划。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陈光标之所以能得到“首善”称号并一举成名,也与令计划的安排有关。
除此外,他还与落马的山西女商人丁书苗、被判15年的原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等人有联系。
在媒体讨伐,他从发家掘金到利用慈善影响,从攀援令计划等权势人物到利用光环揽工程转包,从政商关系高峰跌落到负债累累,其人生高低谷不出所料,非常陈光标,非常戏剧性。
成也政商,败也政商
在很长一段时间,陈光标展露给外界看的,集中在他的慈善作为,比如在汶川地震中如何千里驰援,如何去美国给穷人发钱等。借这些慈善争议,他收获高曝光率,收获知名度,同时分化社会评价,令人莫衷一是。
最近这个报道思路迥异于从前,也可以说超越了陈光标的控制,甩开他擅长的炒作思路,直接揭示陈光标的生意经,以及他获取利润的秘密,将从没曝光的陈氏政商勾结捅了出来。陈的真相在新角度下泄露出来。
对于陈光标,有一个普遍的辩解在于,无论他如何炒作,他都拿出了真金白银做慈善了。这个说法看似无可辩驳,但新的媒体爆料提供了陈氏慈善的另一面,可以看出慈善无非是他的工具,慈善真相可能不该一厢情愿。
纵观陈光标这些年的“暴力慈善”,每每将少数灾民当作演出的工具,无论是具体做法还是习惯性模式,与真正的慈善是否有关系,我们不得而知。而大抵可以确定的是他在炒作获得慈善资本后,迅即作为政商攀附的台阶,投入生意再生产。
很久以来,碍于炒作带来的信息蒙蔽,以及他依仗的权力人物影响力,陈光标畅快地制造夸张的言行,为生意模式注入社会影响力的筹码,令其在权势人物的庇护下做着工程掮客的美好生活。随着前者的翻台,陈光标难以为继。
中国慈善事业在汶川地震到2013年有一个强烈的进步阶段,陈光标之所以能左手慈善、右手生意,在利益版图中获得机会,或与半推半就的政界合作成功,也是特殊时代的造就。等到慈善利好时期退潮,政界洗牌,陈光标无可依赖,结果可见一斑。
至于陈光标卖保健品,推销养生产品,并因此将其债务滚雪球一般壮大,他实际上已经走到了生意经的尽头。
花无百日红,官场诡谲,风云多变,一旦仰仗的头面人物倒掉,陈光标作为政商关系网络上的外围小商人,即刻被釜底抽薪。政商关系网崩溃,忽悠而来的盈利模式破产,要么承认失败,要么靠表演继续维持,但肯定不会太久。
中国民营企业之死与政商关系
当年关于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到底上什么课,他本人提了一个建议,大家都很赞成,就是研究民营企业的死亡。把死亡研究清楚了,剩下的都是光辉的前程。而其中被研究最多的就是政商关系。做企业的首先把政商关系这种死亡陷阱避开了,就至少能多活五年。
政商关系导致的死亡率为什么这么高呢?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代,市场经济正在由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进入到一个法制秩序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能够做到善终的、毫发无损的人太少了。
那个年代的民营企业家,最羡慕的就是教父柳传志的故事。那是一个*的故事:从体制内出来做生意,赤手空拳创业,四十多岁开始创业到企业做到全球最*,然后最后控股公司上市;家庭和睦、子女也很有出息,在商业的江湖上开始搅动起另外一片天空;人生很*、朋友非常多,没有敌人。
但又比如说任志强,曾经因为投机倒把罪被关了一年,因为当时只要你卖的东西不是自己生产的,从甲地卖到乙地还加价的,就都是投机倒把。今天大家无法理解,因为这些现象太多了,可当时这会被定罪,这就叫“制度性摩擦”。后来法律变了,他就出来了。
至于陈光标,在本质上来讲,他是一个企图在政治资源和经济领域的灰色地带攫取利益的寻租者。可是,在“见不得阳光”的寻租过程中,他又渴望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同时还显示出一种十分醒目的异端姿态,以这种互为矛盾的目的与姿态而渴望成功,难度自然就十分之大了。
陈光标的底裤,是所有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尴尬。他的故事再次证明——
政商关系问题,是民营企业死亡的*大原因。
企业家的”政商博弈术“
在今天的中国,一位企业经营者要彻底远离政治,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关键在于,经营者既想通过接近政治而获取某些社会资源的配置权,另一方面又不想成为政治的附庸物,那么,如何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折中的距离”,便成为一门甚难言传的“艺术”了。
1、企业家政治化倾向太严重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隐患不是经营问题,而是企业家的政治化倾向太严重。现在我们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名片上都罗列着一堆政界头衔。从未来的角度看,这对企业肯定是弊大于利的。我们有些部门很爱护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动辄就封个职务。可你得明白它并不完全是为了帮助你,一旦你的企业垮了,它可能就不管你了。所以树典型的时候,我们民营企业家的头脑要清楚。在西方,如果你要在政府部门任职,那你就应该辞去企业的职务。
2、企业不是为了某种荣誉而生存的政治实体
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在经济上能“过五关”,为什么做大了反而垮了?根本的因素是:开始时,他把企业当企业办,后来荣誉多了,光环多了,就把企业办成了向上“送大礼”、为自己捞取荣誉的政治实体。这样的企业,不可能不垮。企业为政府搞样板项目,认为自己垮不了,因为有政府支持呀。可是政府领导对他的支持,其中既有盲目性,也有领导自己的考虑,为了政绩,为了某种需要,这都是非企业的因素。
3、以职业家精神看待自己的事业
在中国,以职业家精神来看待自己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太少。因为没有一个环境,大家都在追逐名利,权变钱,钱变权,企业和企业家都错了位。在商言商,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特质。
4、不懂政治的企业家,搞得越大越危险
在中国,不懂政治的企业家是不合格的企业家,不懂政治的企业家是很危险的,搞得越大越危险。企业家的素质里,本身就包含了很重要的政治成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大风险:政治、行业、投资决策。而政治风险占*位。对政治要清醒,要有一个度,这是一把双刃剑,是有效的资源。离开了政治,想很好很快地发展,不可能。但企业家驾驭不了政治资源,驾驭不了形势的变化。
21076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89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27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