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到底要怎么做电影?
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中国电影业的混沌,给每家初入其中的互联网公司都来了一个“下马威”。
上周末,阿里影业发布半年报——营收增长10倍,但依旧亏损4.6亿元,初看之下,这家成立整整2年的电影公司,似乎依旧处在探索期。
为了推广淘票票,阿里影业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上半年5.2亿的市场费用,绝大多数是给了淘票票,这意味着淘票票一年的推广经费在10亿量级。为继续“烧钱”,淘票票甚至独立融资17亿元,作为“补给弹药”。
更重要的是,阿里影业有超过百亿的现金储备(包括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雄厚的资金实力,决定了阿里影业不会像华谊、光线、博纳那样通过项目开发实现业务增长,而更可能的是通过并购驱动,这样高举高打的发展脉络,会更像王健林旗下的万达。
娱乐资本论获悉,一支精干的投资团队已在阿里影业搭建完成,覆盖的项目标的几乎遍布全球。
相关高层向娱乐资本论透露,制作、技术和研发领域的公司,都在并购的目标范畴之内。下半年,这家公司即将展开大规模并购,并且是以战略控股为主的“进攻性并购”,力度甚至不会输给万达。
745名员工,半年管理费用近3亿元
2014年10月,马云在阿里影业成立后不久曾带队造访派拉蒙,向外界清晰传达了进军电影业的意图,访问途中,他甚至坐在《阿甘正传》中出现的那张长椅上拍了一张照片。
当我们重新检视阿里影业2年以来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这家公司在制片、发行、放映,乃至国际化等电影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多次“试错”,高管团队也逐渐齐整。
其中,马云从中影高管位子上挖来张强担任阿里影业CEO,主管内容制作;随后,曾负责支付宝的樊路远团队执掌淘票票;曾有大量国际谈判经验的张蔚负责国际业务,现已跟派拉蒙实现了包括《碟中谍5》《忍者神龟》《星际迷航3》在内的一揽子合作。如今,俞永福作为阿里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也加入阿里影业董事会。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影业麾下已有745名员工,半年的管理费用,已将近3亿元。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在电影方面的小心翼翼不同,阿里影业显然是高举高打,希望在电影全产业链建立影响力。
仅财务收益半年2.4亿,开启进攻性并购?
与阿里影业上百亿的现金储备相比,2.5亿的营收和4.4亿的亏损看起来都不值得一提。去年,这笔现金曾经为阿里影业带来8.9亿的财务收入。
根据上半年的财报显示,这笔现金收入依然带来了2.4亿的财务收益。2.4亿是什么概念呢?今年上半年,华策影视半年报中透露实现净利润2.71亿元。也就说,阿里影业仅仅财务收益差不多相当于华策这家上市公司的半年的净利润。
就在前几天,阿里影业刚刚以1亿元收购杭州星际影投公司80%的股权。该影城涵盖11个影厅,包括一个4D影厅及一个巨幕影厅。
这已经不是阿里影业*次对线下影院开启买买买模式了。今年五月阿里影业曾花10亿投资大地影院,此后又与广宇长城沃美院线签署了合作协议。
大量的现金储备让阿里影业注定不会像传统影视公司那样通过项目制作和开发实现业务增长,而更多通过并购迅速扩张。
“我们对并购的态度很积极,我们也准备了大量的资金在做这个事情。我们判断,这个行业,未来不单单是普通并购,结构性的并购也很多。我们正在寻找这方面标的。主要是国内的大型影视制作公司。”阿里影业内部有高层这样表示。
事实上,在项目端投入大量资金对于阿里影业来说可能不太现实,因为没有那么多项目可以投。所以,这笔现金主要有两大使用方向,一是保证阿里影业自己业务正常发展;另外,也推动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能够对业务产生补充的标的并购。
上述高层认为,在并购制作公司方面,一是要看这个公司业务能力有没有真正的而补充作用;还要看阿里影业自身的消化能力。“在跟国外的合作方面,阿里影业目前还是通过大量开放性的片单合作为主,不一定通过资本合作的方式。”
按照这样的逻辑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阿里影业也将开启买买买的进攻性并购模式。
上半年,淘票票用5.2亿换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
5.2亿!这是淘票票在过去6个月中支出的市场费用,也是第三方购票平台*次披露与“票补”相关的数据。它甚至抵消了互联网发行板块中,粤科软件带来的收入,直接导致亏损。
根据财报显示,这部分费用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中一少部分是淘票票在上半年投资十几部影片的支出,比如《冠军的心》《火锅英雄》《三打白骨精》等,另外一大部分用于吸引观众使用其在线出票功能,通俗的理解为“票补”。
与猫眼、微票儿、糯米等各大在线购票相比,淘票票是成立最晚的。对于这笔高昂的市场推广费用。上述高层认为:“大家对单一用户比例补贴的力度都差不多。投入的市场费用跟各自平台市场占有率成正比。市场占有率越大的第三方平台,补贴费用就会越高。”
事实上,2014年底,淘宝电影成立的时候“条件也很艰苦”,阿里集团一声令下,要干这个,各个业务部门抽调了一批人,关在会议室里就开始干了。2014年底,淘宝电影当年12月,接入1000多家电影院,但整个销售票量才3万张。
但到今年情人节,淘票票最高峰值已经达到300万张/日;2015年1月它的市占仅为1%,目前已经超过20%。就是说每1000元电影票房中就有20多元出自淘宝电影。在这笔费用之下,淘票票还拿下了上海电影节3年的官方*代理权。
跟打车软件等O2O领域的产品类似,电影在线购票平台前期确实需要较大投入。
“对淘票票的投入,阿里影业更愿意视为战略性投入,不会用短期的财务指标来对其做评估。我们最关心它的两个指标:*,市场占有率,第二服务的用户数量。”上述高层表示。
半年2.1亿,粤科软件依然是盈利大户
与淘票票的情况相反,传统软件公司粤科软件从并购开始,就是阿里影业的营收支柱。
这家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影院票务软件“牌照”的供应商之一。其核心业务包括提供本地影院票务系统,并透过影院票务软件实现影院与第三方影院电商平台的连接。
截至2015年底,粤科软件为国内1800多家影院提供产品和服务,为30多家第三方影院电商提供接口,它旗下的火凤凰以及凤凰佳影系统已经在市场中占60%的份额。
一位影院经理称,影院整体数据系统,包括影片的排场、票价,前台和后台的链接以及整体衍生品售卖信息等都要汇总到这个系统。除了影院前台的第三方系统需要接入这个软件系统以外,影院内的自动售票机也跟这套系统打通。
根据娱乐资本论了解,国内影院首次安装粤科软件的费用大概在1万到2万不等,安装之后,影院每年还要交3000元左右的系统维护费用。此外,第三方购票平台兴起之后,给粤科软件带来可观的分成收入,也是粤科软件*的收入来源。
在去年的年报中,其中仅粤科软件带来的收入就达1.3亿元,占阿里影业2015年全年收入的49.24%。而今年,阿里影业整体营收2.57亿,其中互联网宣发收入2.1亿。这中期的关键角色依然是粤科软件。
在上述高层看来,粤科软件两大收入来源均不受票房波动的影响。“因为他的收入影响,仅仅是受到观影人数的*数量,以及与影院的数量有关,与票房高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