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同类,很可能是你都看不到敌人在哪里,你就被莫名其妙打死了。——《三体》
新闻APP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背后有两个主力军,一是传统媒体转型或为开拓新业务而做的一款新闻APP,另外就是一些新锐势力,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短时间就以现象级增长成为行业翘楚。总体来说,目前新闻APP领域基本是诸侯割据的局面。
当大家以为剧情一定是“大鱼吃小鱼”的套路时,一场海啸正在袭来,很可能将所有的鱼都拍死在沙滩上。难道即便是值钱的今日头条也会面临危机吗?
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谈谈为什么今日头条值钱。
7月那时腾讯投资今日头条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谣言背后有两个信息点,
个性化资讯客户端在BAT看来是有投资价值的; 今日头条估值有80亿美元。
当然,值钱不是吹出来的。
原因在于今日头条不仅是一个新闻客户端,也不是简单的门户的移动版,而是移动资讯的个性化内容消费平台。同时,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把内容以“push”的形式推给用户,满足人们的长尾内容消费需求。
其核心之处就在于,用push的方式抢占用户的注意力,通过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吸引用户停留,抢占的是注意力时间。
此外,既然是移动资讯的个性化内容消费平台,那么就要建立自己的内容价值门槛。
今日头条也显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开始专注在内容的深度运营。
具体的举措有:今日头条战略投资国内*的综合性图片库东方IC,其逻辑在于今日头条作为平台方,有义务为UGC用户提供有知识产权的内容体系,规避版权问题,这属于其基本服务;
在北京中航广场设立头条号创作空间,垂直于对优质自媒体、新媒体团队的孵化服务;
设立“千人万元计划”,头条号平台将确保至少1000个头条号创作者,单月至少获得1万元的保底收入内容补贴计划。
上述一系列针对优质内容的扶持举措表明,今日头条一直在努力建立内容壁垒。
不过足够努力就够了么?在互联网里真不一定是这样。这就要回到之前提到的“一场海啸正在袭来”,今日头条面临的四个危机:
流量红利已过
今日头条增量用户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速度下降。正如微信,月活跃账户达 8.06 亿,这个用户值已经接近饱和,即便每个季度都会增加至少5000万,那也达到一个临界点从此停涨。新闻APP也同样,可增长数量的空间已经没有了,直白的说就是流量红利很快过去。
资讯类视频直播,其“直播”属性显得更为重要
以直播为代表的新入口、新热点承载载体的出现,使流量发生了变化、转移,同时,比流量分化更可怕的是注意力的转移和占领。特别是资讯类视频直播,其“直播”属性显得更为重要。娱乐类直播受关注,是出于用户为互动、打发时间,这不会轻易形成取代效应。而资讯类视频直播不同,用直播形式可以*时间了解新闻,满足时效性;直播带来的现场感,画面比文字要更直接。这些天然优势足以让资讯类视频直播直接冲击今日头条。
获取流量渠道相对单一
当然,今日头条没有坐视不管,它开始做视频内容,做短视频的分发,试图找到新的红利。但问题来了,今日头条是单品类产品形式,其获取流量渠道相对单一,依靠的主要还是自有的存量流量的分发,而它要对抗的是多元的流量入口平台。
更衰的是,今日头条其本身信息内容还有可能被兼并为其他以流量入口的应用产品的标配部分,因为其本身以信息为主,所以成为别人的内容板块也不奇怪。
团队的“水土不服”问题
原来以技术流为主导的团队,如果从传统媒体里直接挖人做视频类产品和内容,可能会出现内部“水土不服”问题——技术团队和内容团队两者先天基因差异造成的磨合和冲突。
回归到创业这件事,有时候就是赌博。就像很多人讥笑或不解支付宝升级做社交,但是其本质是工具性APP增加用户粘性的通用做法,从单品类产品切入,获取大量流量,再做服务延伸。所以支付宝做社交,是在其功能属性完成,在已有大量存量流量之后,再接下来以“社交”作为增值服务输出给用户。所有这些的核心就在于用户时间的争夺,谁不需要呢?连BAT都需要。
佛偈“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10762起
融资事件
1376.66亿元
融资总金额
6532家
企业
1888家
涉及机构
185起
上市事件
1.1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