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3月29日之前,刘德作为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往往只出现在官方介绍里。其中被引用最多的是雷军提到的那句:“ACCD(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建校80多年来只有20多位中国毕业生,刘德是其中之一。”
2015年4月22日,在一次工业设计的论坛上,雷锋网与刘德进行了交流。在谈及手机的工业设计时他表示:“我不认为今天的中国有哪一个手机品牌是靠设计驱动的,因为在手机的工业设计中需要妥协的东西太多了,还远没有达到设计驱动的高度。”
如今,新品牌“米家”正式成立,刘德的曝光率直线提升。由于本性率直,在媒体面前他丝毫没有回避小米生态链遇到的各种难题。而在这些问题之中,*让他感到痛苦,或者说憋屈的还是他的老本行——工业设计。
“做(小米空气)净化器的时候,我们把小米的,巴幕达的,以及其他品牌的净化器都放在一起,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没有人骂其中任何一家,所有人都只骂小米。原因很简单,因为小米有关注度。”刘德表示。
作为决策者,刘德能够理解并接受这种质疑。但作为设计师,刘德觉得这很难说服自己,以及自己的设计团队。“我们的设计师经常跟我诉苦,德哥,趋势就是这样的,大家一定会越来越像,现在也没人会在这个维度去比较两款冰箱。”
实际上,这种讨论对刘德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既然给不了解决方案,无助的设计师只能赌气式地问道:“那我们是不是为了不一样要把产品做得丑一点?”这让刘德非常尴尬。“你会同意这种观点么?”他反问面前的记者。
比“净化器抄袭事件”更近的是“小米电饭煲”,后者的发布与“米家”诞生是同一天。据小米内部人士向雷锋网透露,“小米电饭煲抄袭MUJI”的报道一出来,电饭煲的设计师当天就在内部群里炸毛了——“说我丑都可以,怎么能说我抄呢?”
这次,小米决定全方位回应一下。
4月1日,雷军在微博上直接贴出了相关报道以及两款电饭煲的实物对比图,并表示:“有图有真相。”小米市场部也再次邀请了数家媒体到小米总部,现场去对比两款电饭煲差异。至于成效,小米员工告诉雷锋网:“其实还好,不过这种诋毁对品牌的杀伤力很大,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这样的报道很容易就对新品牌心生反感。”
对此,刘德并没有以恶意去揣摩对方的动机。关于像与不像的问题,他认为:“对一个设计师来讲,产品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但越是普通人可能就会觉得越像。特别是从某些角度去看,它们的确是一样的。”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小米的高层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现了类似的态度。雷军表示小米从一个进攻者变成防守者让他不太适应;林斌则表示大家对小米的很多期望,已经超越了基本的商业规则。刘德认可这些观点,但这并不能让他完全释怀,因为除了以上“事件”,他还有更痛苦的事。
“不瞒你们说,小米做了一款电扇,是直流电机的第二代电扇。这款产品充一次电可以待机8小时,直吹可以吹出17米的距离,可以吹出缓风和强风,你还可以用手机去线性地控制风速。”
“这是一款好产品吗?当然是。但这种电扇美的做了,很多日本的品牌也做了。把这些电扇放在一起,它们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不敢发布这款产品。因为我发了以后,大家又会说你小米是抄袭别人的。你不觉得这很痛苦吗?”刘德苦笑道。
作为设计师,刘德一再强调,当整个行业在技术层面没有取得突破时,产品的形态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解的。因此,是“重蹈覆辙”还是真的为不一样而把产品做得丑一点?刘德索性选择了隐忍。但他知道这不是办法,因为小米生态链的新品还很多,“当所有的产品都出现这个问题时,那这个公司就不用存在了。”
21078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91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3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