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熊猫资本李论:美团当死!“被并”是王兴的宿命

根据最新的审计结果,美团每个月要烧掉6亿人民币,其中团购烧掉3亿,外卖1.5亿,电影票5000万,酒店业务5000万,其他还有些差不多加起来5000万,没有效率提升的规模只会是烧钱的无底洞,没有效率提升怎么可能挤压出利润空间。

  前几天很多朋友一起讨论了互联网烧钱的问题,有人冷不丁问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些烧钱的公司里谁会*死掉,我的答案是:美团。今天又传出美团和点评合并的传言,看起来,委身点评对美团而言可能是*的出路,也许‘被并’是王兴的宿命!聪明有余,而机变不足,狠劲不足。

  美团作为上个互联网时代-PC末时代的赢家,他在那场万团大战中活了下来,但是他没有把自己的胜势转化为胜果,没有去IPO,也有可能是IPO不了,但总之美团的节奏感一直就不对。敲不敲钟还是有区别的,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开始,是一个变化的节点。我很佩服王兴的野心,美团试图借O2O来谋一个更大的局。所有人都看到了O2O这个机会,在这个机会里所有的消费都会被电商化,这个数字逻辑上看是实物商品电商规模的10倍;更诱人的是,这个业务的营业额将被全额计为收入,而不像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针对团购模型时只有佣金部分计为收入gross margin(这个佣金和交易额的比例在美国Groupon是45%,而在中国是5%,甚至更少),所以收入计算模型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账面规模。于是美团早早的积极投入了“O2O的消费战场”,王兴也是大胆的喊出了2015年1000亿规模,2020年10000亿规模的目标。但美团现在看显然没有为这场战争做好准备。

  1、美团忽视了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对竞争格局的改变,竞争的核心在于新模式的效率有没有比传统模式更高!很多人津津乐道于美团的运营和管理能力,但关键问题是,管理那么多的人本身可能就是个错误,为什么不能通过系统来提升人的效率,甚至取代运营中人的作用。在扩张的过程里,美团借助城市自主运营,城市自负盈亏的办法,迅速把业务扩展到近千个城市;规模是在扩大,但说到底还是人海战术。这种扩张过程带来的是管理成本的急剧提升,以及管理人才的储备不足。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应该是效率的提升,而不是简单的扩大规模,巨额融资可以帮助企业用3年时间完成过去10年、20年企业发展才能达到的规模,但不一定能带来效益的提升。根据最新的审计结果,美团每个月要烧掉6亿人民币,其中团购烧掉3亿,外卖1.5亿,电影票5000万,酒店业务5000万,其他还有些差不多加起来5000万,没有效率提升的规模只会是烧钱的无底洞,没有效率提升怎么可能挤压出利润空间。

  2、没有形成网络效应。美团没有核心技术,作为平台,他没有因为越多的用户、越高的使用频次、越多商户而让他的产品本身更懂得每个用户,更了解每个用户,产品没有变得更好用;美团越来越像是一个没有生命,只有越来越多SKU的大仓库。美团更加没有帮助商家提供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也是我认为MAGIC模式为啥没戏的原因)。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和服务者可以非常直接的连接,所以规模不是核心优势,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独特的、有价值的服务和口碑才是竞争壁垒。所有O2O公司都在遇到的问题,人的需求不可能被无限扩大(比如一天只能吃三顿饭、不会频繁的做美甲、每周去理发),所以无法刺激出更大消费需求,出路只能是提高单次服务的品质和体验。更多时候O2O更像是巨额补贴下的零和游戏。互联网公司只关注怎么用补贴帮助A干死同行业的B,战争的结果就是平台要么自己成为某个垂直品类的商家,获得小成就;要么融资烧完等死。

  3、美团早期的优势是对手造成的,因为对手太慢太笨。糯米、窝窝、拉手等等对手要么因为创业者无心恋战,要么因为没有强大的融资支持,早早的退出了战场。留下的对手“大众点评”最初在移动端的反应简直是业余级的,2013年底,我问数位点评的中高层,竟然没人能准确说出点评的日活数。点评做为大多数人手机的首屏应用,本来不应该把自己拖入团购的交易战争(比交易规模档次太低),如此高频的一个应用,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间(现在依然有)。但腾讯入股点评后,明显看到点评策略的转变,点评本身的底子就好,有用户,有粘度,有频次,现在还有了支付,这些一构成闭环,美团的日子眼看是难受之极,年老色衰无人问,老大嫁作点评妇!所以如果真发生两家合并,我认为应该是美团委身点评。

  美团,一个每个月要烧掉6亿的公司,而且还没什么优势是别人没有的,品牌没优势,规模没*优势,效率没优势,外卖地面团队还面临‘饿了么’、百度外卖和‘达达’的前后夹击,这样的公司如果投资人都烧的没信心了,试问除了等死还能如何?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美团还是PC时代的玩法,美团不死,流量模式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美团死了,这轮泡沫和寒冬差不多就到头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相关机构

生活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