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90后们,是时候谈谈创业心态和起步姿势了

先说结论——只有掌握具备优势的技术,才是成功可能性最大的起家方式! 只有技术壁垒才是适合年轻创业者的相对坚挺的创业方式,谓之核心竞争力、竞争门槛。

  90后如同之前的80、70,如同之后的00一代一样,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故事。时间行进到今天,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接触社会,进入社会,而其中好不热闹的创业风潮,可谓是这一代并不逊色的一笔。

  然而作为年轻的一代,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创业,以什么样的姿势去为创业做准备,如何看待市场机遇和创业环境呢。下文将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

  一、关于创业心态

  现在年轻人当中,面对创业,大约有这样的两种看法,一种主要是为情怀而创业;另一种主要是为商业而创业。

  那么这两种情况应该如何看待呢,应该正视创业是一件艰苦的事情,毕竟创业维艰才是这个词的本意。如果说情怀是指这种战胜艰难困苦的情怀,那很好,至少说明创业者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然而如果所谓情怀是指所谓逼格,是把创业当做一件时髦的事,当做出名的事,了不得了的事,那这种心境下是不建议进行创业的,因为这样缺乏对创业态度的正确把握,浮华于上,终究难成大事。

  而这里要说的,更实际的是希望创业者以一种商业的态度来对待创业本身。如果觉得“商业”这个词还是有点调门过高的话,那么更接地气的一个词叫“生意”,生意是什么,生意最起码的要求是不亏,是盈利。让我们重新回到商业这个比较高大上的词来说,商业性创业的核心在于盈利,盈利就意味着可持续,只有可持续,才可以带来更大的效益,无论这个“益”指的是纯粹的赚钱,还是比如通过商业来改变世界 —— 没有“盈利”作为基石,一切都难以实现。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我只要略微盈利就可以了,我不需要把主要目的都投入到盈利上”——这种想法很好,但是大约忘记了,商业竞争并不因为参与者本身意愿而改变。商业竞争是残酷的,不存在*的中间地带,要么为了一定的盈利效率而去拼搏,要么终究要被市场淘汰,不上则下。

  二、关于起步姿势

  只有首先摆清了创业的心态,后续讨论起步的姿势才有一定的意义,毕竟谁都希望把企业做长久而不是昙花一现。

  任何一项创业(商业)活动,无论创业者资历如何,都离不开资本、头脑、团队三方面的结合。三个方面至少具备其二才有成功的可能。

  (ps这里“资本”指“狭义资本”即资金,“头脑”指业务能力。)

  1、资本

  三者之中,资本*有碾压性,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百年老店,如果在资本博弈中落于下风,企业易手都是转瞬。 所以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就要注意自己所能联合的资本能否在相应规模的资本竞争中站稳。这里要说的是,如果你从事的行业不足以让资本感兴趣,一般来说可能是因为资本没有从中看到一定的回报可能性,换言之可能行业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而当一个企业可以相对稳定的活下来之后,若想活的长久(50年以上),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应当考虑组建相关资本力量。

  2、头脑

  对于头脑或者说业务能力,本文既然是讨论青年创业者,那么就只讨论下企业究竟靠什么白手起家成功的可能性更高。是点子吗?是商业模式?是渠道、运营?还是技术?

  先说结论——只有掌握具备优势的技术,才是成功可能性*的起家方式! 只有技术壁垒才是适合年轻创业者的相对坚挺的创业方式,谓之核心竞争力、竞争门槛。

  点子:本身竞争力极弱,无法变现的点子永远和点子产生者无关。

  商业模式:对于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新兴商业模式,行业巨头转型起来可能会慢一些但未必困难,一旦整合力量,而创业者又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话,基本上是无法与之竞争的。

  渠道、运营:青年创业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经验积累与行业中的老人相比,究竟如何?

  技术:只有相对具有优势的技术在手中,才可以真正的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竞争门槛,过滤掉大部分竞争者。

  A)从存活时间角度:掌握的技术越先进,带来的喘息机会就越大,喘息时间就越长。虽然会有巨头也参与进来,但是往往需要一定的研发时间,同时对于研发的投资成本,会让一部分参与者在早期处于观望状态让先行者蹚水。那么这样就具备了一个时间档口,给创业者站稳脚跟。

  这样的时间档口在上面的“商业模式”情形中也存在,然而对于同样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由于门槛不如技术类高,即使巨头不出现,那么创业者的参与数量,竞争程度也是要比“技术路线”要大的多的。

  B)从创造价值角度:如果一项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生产力,给使用者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收入,那么其可盈利性是显然的,同时具备该技术的竞争者越少,其盈利程度越高。相比于一般的互联网的创业项目,资金回笼速度快,随之带来的是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而且相比于纯粹的融资烧钱模式而言,不是虚胖。

  C)不要低估资本:如果你的技术真的很有价值,资本如果愿意,把你的技术做出来并不是很麻烦的事,可能做的比你还好,所以这里重点要强调 —— 掌握的技术到底有多优势,以及,注意对喘息机会的把握和利用。

  3、团队

  一个有效率的团队,往往是磨练出来的,而不是选择出来的。就如同不存在设计出一个好的制度,好的制度都是实践出来的。所以这个方面,虽然说年轻创业者相比于行业老手优势不明显(技术团队除外),但是只要把握住最适合就是*的团队原则,适时调整,就可以保证团队效率。

  三、关于市场机遇和创业环境

  市场机遇:

  固然创业者倾向于新兴市场,甚至比较喜欢在互联网、高科技等市场中找寻机遇,然而是不是只有这里面才有机遇呢?显然不是。是不是o2o才叫创业,地面卖水果就不叫创业了呢?显然也不是(何况有时候水果铺子的盈利能力远远超过大部分的O2O等)。所以又回头上文说到的,心态摆正。心态摆正之后,才可以发现更多的机会。

  横向来说——是不是一些大家看起来不起眼的业务就不赚钱?不一定。是不是传统和互联网结合就一定还是现在的玩法?也不一定。事情从小做大,是不是一些传统的行业就很难进入并起步,也并不一定。反过来说,大部分互联网项目竞争门槛不高,同一个想法许多团队参与竞争,背后大额烧钱,这种竞争玩法,是否就比小区门口的水果店的成功可能性大?(不要低估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传统业务(普遍意义上的传统商人)的盈利能力)

  纵向来说——随着行业分工的深化,随着业务要求的提高,机会是一直都存在的,并且不断更新,如果一个人善于学习、观察,那么想抓住对应的机会并不困难。

  许多事情需要正反两方面考虑,有的人可能倾向于眼前没钱,拼一把,如果上市了如何如何;有的人则可能相对现实一些,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先活下来再逐步去逮那剩下的99只鸟。怎么选择,是需要好好考虑的。如果人生选择创业,选择商业,选择生意,那么创业的路很长,是走的快好,还是走的稳好,这里不做评论,毕竟不同的人会有自己的选择

  创业环境:

  这里说的创业环境主要是指业务开展地的情况,虽然目前许多创业项目开展在一线或准一线城市,然而在二三线的创业者也不少。

  做什么业务无所谓,但是要注意当地环境的发展程度是否与业务相适应,具体来说是指和业务相关的各方面是否相适应,比如当地的经济情况(结构)、当地人(包括政府和受众)的接受程度。

  当地受众对于业务的接纳度,如果具体到互联网方面比如要考虑受众对于互联网的熟悉度,业务的铺开速度等;而至于政府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政府都会对一些高新技术行业感兴趣,原因很多可能是客观原因,也可能是相关人员的思想眼界水平所限,其次不仅要看到有无政策支持,更要注意落实的速度,如果答应提供给你一定的资金,但是过了半年才发放下来,估计大部分业务是等不起的。

  所以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创业者,对于实地的具体了解是很重要的(地利),同时要能够妥当的照顾到各方面利益(人和),这样等到对应的时候就可以把业务相对顺利的开展起来。

  一线业务相对容易立马立出旗帜,但是面对的是大量竞争者,二三线城市相对前期费时费力,但是后期业务根基相对稳定,至于是农村包围城市还是城市包围农村,这个就需要各位创业者去具体对待了。

  (作者微信号“思琢” :sz_pub )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