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他曾三次成为华人首富,他还有个儿子叫李家诚!

1995年,李兆基以华人首富身份成为世界第七大富豪;1996年,他以127亿美元资产被《福布斯》评为亚洲首富,亦为当年全球第四大富豪;1997年,他以150亿美元资产再次蝉联《福布斯》亚洲首富、华人首富,并继续全球第四的高位。

  王健林超过李嘉诚成为华人首富,是本月*的财经新闻之一。但很多媒体报道,他是20年来首次超越李嘉诚成为华人首富的人,这就不对了。

  事实上,20年来在华人首富这个位置上坐过的人,除了李嘉诚,王健林,还有一个人。在1995、1996、1997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这个人连续三年为华人首富,并在全球富豪榜冲刺到历史最高位。

  1995年,他以华人首富身份成为世界第七大富豪;1996年,他以127亿美元资产被《福布斯》评为亚洲首富,亦为当年全球第四大富豪;1997年,他以150亿美元资产再次蝉联《福布斯》亚洲首富、华人首富,并继续全球第四的高位。

  全球第四,这也是20年来,甚至整个当代,华人在世界财富版图取得的最高成绩,其高度至今无人超越。

  这个人,就是今年宣布退休的香港恒基兆业创始人李兆基。87岁的他,6岁开始学习做生意,到今天,依然以1600亿身家站在华人富豪榜的*位置。

  李兆基1928年生于广东顺德一个富裕家庭,因在家中排行第四,如今被香港人称呼为“四叔”。他6岁被父亲安排进家里的金铺学习生意,12岁已熟练掌握看金、化金、熔金的本领,并出任金铺头柜,成为顺德家喻户晓的商业和黄金神童。

  1948 年,20岁的李兆基带着1000块钱只身前往香港。依靠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和贸易生意积累到原始资本后,他与两位老大哥,也是后来名震香港的郭得胜 (1911~1990年)、冯景禧(1923-1985)进军地产业,合作成立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并于1972年以“新鸿基地产”名义上市。

  新鸿基地产上市后, 3位合伙人自立门户——冯景禧转向证券业发展,成立“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作为主席的郭得胜坚守新鸿基;李兆基则创办后来的恒基兆业有限公司,继续在地产业深耕,并迅速将公司在香港上市。

  李兆基以看得远,谋得透,算得准,做得精而闻名。恒基兆业初期,香港地产业曾经历一段低落,但他一直坚定长远发展的信心。

  在公司成立3周年时出版的纪念刊物中,他高瞻远瞩地写道:“香港为世界贸易之枢纽,亦为国际金融中心,地狭人稠,寸土寸金,地产业将必璀璨,楼宇价格,长远着眼,应予看好。”此后几十年,他的这个判断一直被证明是*正确。

  因 地制宜的产品、良好的管理、低成本控制,以及薄利多销的策略,也是李兆基在地产业成功的秘诀。他有句名言:“细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意思 是,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力,艰苦奋斗,不能把时间及金钱用在吃喝应酬上。而做大生意,吃喝应酬无所谓,最紧要是计算精确。生意大,出入的利息,多一分少 一分都很重要。因此,他还有一个人人称道的外号——“铁算盘”。

  对辖下的地盘、面积、价格、可供发展什么副业,李兆基都了如指掌。对集团属 下的业务,他都亲力亲为,亲自指导绘图、设计,将自己当作用户,设身处地地考虑住宅怎样设计才更实用。一次,他看到一张专为中小家庭设计的面积较大的房屋 示意图,拿起来就对设计师说:“中小家庭很少会在家里招呼亲戚朋友,同事互相拜访的情况亦不多,有什么喜庆宴会,都是光顾酒楼茶室,因此客饭厅反而不必太 大。多出的面积应设一个浴室放在主人房里,就更体贴用户了。”后来,他的这个发明大受欢迎,被迅速普及。

  李兆基获取土地的办法也与众不同。在香港,恒基兆业很少参加政府的土地拍卖,但总有办法买到地盘,而且质优价廉。这主要得益于他的两大法宝。

  第 一是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当年,港府征收新界的农用地作发展用途,是先用换地权益书向农民们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拨付时才与其交换。这 让很多希望立即套现的农民在政府换地令之前,拿着换地权益书无计可施。李兆基就以现金购入他们持有的换地权益书,既受欢迎,又价钱便宜。等政府一宣布开发 计划,他买得的大量权益书就变成了可发展的地皮。

  第二种购地办法,则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旧楼改建。买下黄金地带的旧楼,在旧地盖新楼。这 种办法一举多得,发展商得利、市容焕新、旧业主套现、政府增加税收,但却十分辛苦,因为单独收购一个小物业(如一个住户)并不能支持一个地产项目的发展计 划,所以恒基兆业还练出一个绝活——并楼:通过向某个目标地盘上的多个业主收购物业,凑零为整,得来土地。为了收到旧楼,李兆基常布下天罗地网,除面向香 港外,还到在港留有物业的侨民移居地找楼买。并楼极其艰辛复杂,一个业主不卖就会满盘皆输,但恒基兆业却对此情有独钟,几十年来,并楼无数。李兆基有关于 此的另外一句名言“寸土必争”,也传播四方。

  对集团发展的项目,李兆基也是“寸土必争”。他始终把让香港最广大老百姓住上房子作为使命,恒 基兆业的经营也以此为基。李兆基有一个分散、分细、分期、分层的“四分散”经营原则。所谓“分散”是购入土地不应集中在某一区域,而应分散于港九新界各 地;“分细”是设计住宅单位要以越小越好为原则;“分期”是指分期付款,其目的在于更进一步减低购房者的经济压力;“分层”则是在买入地盘设计规划时,就 要以兴建分层住宅(高层住宅)为目的去考虑。通过“四分散”,恒基兆业推出了大量受到普通市民欢迎的住宅项目,为众多财力有限的中低收入家庭圆了安居梦。

  当然,李兆基也不放过任何可以做大的项目机会。上世纪70年代,他联合好友郑裕彤、李嘉诚以及郭得胜,以2060万元港币投得沙田*城项目,并亲自统筹项 目,用13年时间完成整个项目。到1997年,项目总价值已高达400亿元港币,利润有1000倍以上。世纪之交,他联合新鸿基合作开发当时全球耗资金额 *的私营发展项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已是香港最显著的地标物业。

  内地改革开放后,李兆基也及时前往投资,大举发展,并派长子李家杰长期坐镇指挥。北京火车站旁的恒基中心、朝阳CBD的环球金融中心、上海恒汇国际大厦及名人商业大厦、沈阳国际金融中心等都是恒基兆业的标志性项目。

  在香港、内地地产业务的蓬勃下,恒兆基在短短二、三十年内,成为香港地产四大及世界*地产企业。1997年,恒基兆业还成为*在日本上市的香港企业。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李兆基还先后收购中华煤气、香港小轮以及美丽华酒店集团的控股权。同时,也把事业拓展向新加坡、加拿大等国际市场,获得丰厚回报。中华煤气还在他带领下进军内地,在近20个省市经营近百个项目。

  在地产业获得的巨大财富,让李兆基长期位居各大富豪榜高位。1995至1997,他连续三年*华人首富,李嘉诚*华人首富后,他则长期把持华人富豪榜第二、第三的位置。

  进 入新世纪后,李兆基逐步淡出企业经营,转身资本市场发展。2004年12月15日,他成立了“兆基财经企业公司”,管理家族分散在全球的高达500亿港元 的投资。之后,他斥巨资大量购买在港上市的内地中央企业股票,中国网通、中国人寿、中国财险、中国电力、中石油、中海集运、平安保险、交通银行、中远控 股、神华能源、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众多企业都得到他的垂青和巨资进入。这些投资也让他获得超过千亿的回报,赢得“亚洲股神”的美誉。

  李兆 基说自己成为成功的投资家没有其他的秘诀,主要是多听,多问,多思考。“我经常与全球财经业人士见面,了解他们如何投资,听听他们的意见。人如果聪明及有 眼光,问一便会知二。当你收集十几二十人的意见后,再凭自己的眼光去作判断,独立做决定,也许你会比他们更懂得投资。”他说。

  李兆基在投资 领域经历过3次重大关口:一是20世纪90年初买日本债券,赚到翻一番的利润;再是当年的国企香港上市,赚到上千亿的利润;然后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海 啸,资产大幅缩水。前两次,他都是胜利者,但因为没有躲过第三关的灾难,所以资产受损,并拒绝大家称呼他为“股神”。

  李兆基在内地的名声不大,所有的名声都基本来自他对慈善业的贡献。他热衷慈善事业,是受人敬仰的大慈善家。教育则是他最衷情的慈善项目。“我是生意人,做慈善也是追求回报和效率,教育是回报和效率*,因此最喜欢。”他在接受华商名人堂访问时强调说。

  单在香港教育事业,李兆基的捐赠就达数十亿之巨,比较大笔的项目包括捐出约11亿港元予香港大学,约7亿港元予香港科技大学,3亿多港元予香港理工大学。在内地,光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他就捐款超过5亿人民币。此外,希望工程,也是他长期捐助的项目之一。

  李兆基还把对教育的支持拓展到学校教育之外。1982年,在万元户比今天的亿万富翁还少的环境下,他就捐出500万元港币,在好友霍英东、郑裕彤等共同支持下,成立了“培华教育基金”,并被推举为信托理事会主席,运营至今。这也是香港对内地贡献*的教育培训基金之一。

  2005 年,李兆基以“李兆基基金”名义捐赠3.3亿元人民币,再配合上政府3亿元人民币的支持,在内地展开大型农民培训项目——“温暖工程百万农民培训”计划。 除捐款,他还派出长子李家杰亲自督导项目,在内地1000个县培训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及1万名乡村医生,帮助农民获取谋生技能,达至“一人受助,全 家受惠”的目标。以一般3人家庭推算,单就这项计划,将可让超过300万人受惠。“拿几亿元帮了100万个农民。”这也成为李兆基最满意的慈善项目之一。

  2009 年,有鉴于“温暖工程——李兆基百县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计划进展顺利,李兆基又再捐出6000多万元人民币予广西和宁夏,培训10万名农民工。 同时,还从自己成立的“上善基金”拨出专款,在宁夏建造6000个雨水窖。据他当时透露,新成立的上善基金以《道德经》“上善若水”作为理念,分阶段投入 资金可能多达百亿元,将重点资助内地缺水地区。

  教育事业并不是李兆基*捐助的对象。他曾数次捐款支持国际康复机构、香港公益金及爱丁堡公 爵奖励计划,并曾投资约10亿港元兴建了为市民提供医疗福利的国际医务中心——安医院。在北京奥运会重要场馆——国家游泳中心的建设中,他捐助了1亿元人 民币。2013年,有鉴于香港房价高企,年轻人不能安居乐业的社会问题,他宣布,捐出总价值超过10亿港币,估计共可建1万个建筑面积约300平方呎小型 单位的7幅地皮,帮助有需求的年轻人。同时,他还公开表示,若恒指站上30000点,每维持一年,他将在正常捐赠外每年多捐出10个亿帮助社会。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兆基在不到半月的时间内先后捐款近6亿元人民币,创下捐款数目之最,而且“除了捐钱,也要出力”,亲自抵达灾区,表达关切,筹备赈灾,成为极少数既出大钱又出大力的超级富豪之一。

  李 兆基为人低调,但热心支持社会公务和国家事业。1993年,他被委任为港事顾问;1996年,他被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及推选委员会委员。 那正是他事业最鼎盛与繁忙的时期,但无论多忙,他从来不缺席有关会议或工作,而且抽出很多时间完成各种工作,深受尊重。

  李兆基育有三女两 子。长子李家杰现年50岁,现任恒基中国董事长兼总裁,负责家族在内地的业务发展,他为人低调爱静,笃信佛教及茶道,终生未娶但通过借腹生子育有三子。次 子李家诚现年43岁,一直跟在李兆基身边学习,并娶香港艺人徐子淇为妻,于今年6月接替李兆基出任恒基发展主席及董事总经理。

  30年前,李 兆基因为妻子热衷参与公司事务且意见不合而离异。他独立门户之后,妻子刘惠娟强势介入恒基管理,且强蛮好胜,狂妄自大,意气用事,弄得公司上下氛围紧张。 李兆基苦劝其退居二线,但她却一意孤行,并导致夫妻关系紧张,感情淡泊。无奈之下,李兆基民主地跟几名儿女说出婚姻发生问题,经过家庭会议及多名亲友出面 相劝后,刘惠娟仍未能回心转意,李兆基最终与之分道扬镳。

  婚姻失败,给李兆基沉重的打击。五十多岁的他一度心灰意冷,并从此对感情失望,孑然一身,至今再未组织家庭,也从未传出情爱方面的绯闻八卦。

  2007年10月,李兆基被授予特区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