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驶出镇江的三辆大巴上,满载着日常跟踪报道阿里巴巴的媒体记者。半个小时前,一则消息在记者们的微信里悄悄流传,阿里巴巴要在下午入股苏宁云商,阿里巴巴的大巴司机则拒绝向媒体透露出发时间以及最终目的地,阿里巴巴公关在大巴的后排座位告诉媒体:“我们要去桃花源。”
在镇江近日不断的大雨中,大巴缓缓驶出酒店,在离开镇江十几公里后,忽然有记者惊呼:“拐了!南京!”顺着行驶的方向一路向西,正是苏宁集团总部所在地南京,另一批记者则正在那里焦急等待。
半个小时后,阿里巴巴先在官微上公布了消息:阿里巴巴集团与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约283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苏宁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新发行股份。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2014年B2C市场份额排名显示: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 、国美(微博)、亚马逊中国分别以59.3%、20.2%、3.1%、2.8%、1.7%、1.5%的市场占有率居于前六位。
对于阿里来说,苏宁仅仅意味着3.1%的市场占有率吗?恐怕绝非如此。
京东紧追
此前苏宁和阿里巴巴的关系并不算融洽,全国政协张近东曾多次提交电商方提案,均被认为指向阿里。在今年的两会上,张近东表示:“推行电商平台首问负责,系统屏蔽网络假冒伪劣。”在外界看来,这或许指向淘宝,但随后张近东本人以及苏宁官方都表示声明针对的是行业现象,并非个人和公司。随后,张近东还特意对媒体表示,”其实该感谢马云(微博),感谢他给中国互联网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
这种主动示好或许是因为在两家曾经水火不容的企业背后有着一位新的挑战者:京东。
刚刚宣布和奶茶成婚喜讯的霸道总裁刘强东(微博)起家于海龙一个小小的摊位,但此时的阿里巴巴和苏宁或许还无法想到未来会有一个对手在全方位和他们展开竞争。2005年,京东商城的交易额接近1200万美元。这一年淘宝网的交易总额超过80亿元,一年以后,淘宝网的交易总额则突破了169亿元。
北京时间8月7日晚,京东发布201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第二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459亿元(约合74亿美元),同比增长61%。净亏损为人民币5.104亿元(约合823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5.825亿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亏损人民币1570万元(约合25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1180万元。
财报公布后,京东迅速出手,以9元/股的价格认购永辉超市定增股份,交易总金额为43.1亿元。交易完成后,京东将持有永辉超市10%的股份并获得2个董事会席位。
这样强势的表现,自然让阿里和苏宁感到压力,双方的联手或许也有抱团取暖之意。
最后一公里
在牵手苏宁前,阿里巴巴正在另一个纬度和京东鏖战:物流。这也是苏宁和阿里在发布会上多次提及的合作领域。
2013年5月28日,马云联合一众物流行业大佬投资建立了菜鸟网络,宣布开始建设全国智能物流骨干网,企图打造一个物流界的生态平台,将所有的第三方物流和快递都接入到菜鸟网络中来。
“阿里不会京东化,但京东必然阿里化。”就在不久前,菜鸟网络总裁童文红还告诉外界,菜鸟一点也不担心和京东自建物流进行比较和竞争。但显然,苏宁的自建物流是阿里巴巴看重的关键点之一。
据苏宁方面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苏宁物流拥有45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4个航空枢纽、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60个城市配送中心、10000个快递点。
显然未来苏宁物流将成为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合作后的物流几乎覆盖全国所有2800个区县,服务阿里巴巴和苏宁,未来亦有望向第三方开放。
此前菜鸟的短板非常清晰,作为一个平台不参与实际线下物流服务,但此次苏宁物流体系的加入将补齐短板。
第二支陆军
此前阿里巴巴的企业口号曾经受人诟病:“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背后引申的含义则是,阿里巴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商户,而非消费者,阿里巴巴本身的体系也注定了公司没有办法和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但苏宁恰恰能够补足阿里这一短板,按照公告内容,苏宁云商全国1600多家门店与阿里巴巴体系全面打通。张勇曾表示,“银泰是阿里巴巴进行零售商业线上线下融合创新的平台,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时代,如果说阿里巴巴是空军,那么我们需要寻找一个陆军伙伴形成一体化力量,这个陆军伙伴就是银泰。”
显然苏宁正在成为阿里巴巴的另一支陆军,张勇也曾透露,“阿里巴巴愿意和所有商业形态的合作伙伴合作,从大型商场到小便利店,也有一些正在沟通之中。”
和曾经的商业伙伴银泰相比,苏宁的门店更多,消费者层次更广泛,这是一支更加庞大的陆军队伍。
阿里和苏宁的强强联手,或许并不会让京东感到战栗,毕竟线上流量线下物流京东都尚有几合勇战,但以国美、亚马逊中国等为代表的一批中游电商,真的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