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股权融资大时代到来:未来每年数万亿资金向理财市场转移将是“新常态”

破题的契机似乎已经到来,那就是中国理财市场的迅猛壮大带来资产配置的全面转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14年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首次出现下降,可以预估的是,今后每年数万亿资金向理财市场的转移将会是一个“新常态”。


  资本市场接力信贷市场成为社会融资新生主要力量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就在上周,上证A股指数时隔八年再次站上了4000点整数关口,主板与创业板总体日交易量达到了惊人的1.5万亿,与此同时,结束小长假的香港股票市场开始暴涨,就连沉寂多时的美国中概股也发力向上,让整个股票市场成为舆论的焦点。

  事实上,A股这一轮的牛市已经持续了十个月,而资本市场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债券市场也同样在最近一年里呈现出了牛市格局,在这种股债双牛的资本市场大牛市背后必然有其核心的逻辑,那么这个逻辑是什么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股市的上涨是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展开的,经济见底的说法在短时间内显然无法成立,也就是说,我们无法用经济晴雨表的资本市场特征来解释股债双牛。

  而价格是交易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从社会资产配置方向的转移来寻找答案。

  三个多月前,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以《迎接股权融资大时代》为题发表长文,指出资产配置转向和股权融资发力是股价上涨动力的可能性更大。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李迅雷的预判应当是准确的。

  我们知道,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希望降低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例,也希望沉积在银行里的上百万亿存款能够有所松动,成为支持实体经济的巨大动力。然而,这一战略目标的进展却并不如人意。

  不过,破题的契机似乎已经到来,那就是中国理财市场的迅猛壮大带来资产配置的全面转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14年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首次出现下降,可以预估的是,今后每年数万亿资金向理财市场的转移将会是一个“新常态”。

  目前,中国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还是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即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过低。按照李迅雷的估计,近几年中国家庭对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大约只有3%左右,而2010年美国居民家庭则要占到29%。此外,2014年估计中国居民家庭房地产的配置要占68%左右,而2010年美国居民家庭只占 34%。

  显然,中国居民家庭今后要做的事,就是降低房地产和银行储蓄的占比,提高银行理财产品及其他证券类资产的占比,尤其是提高权益类资产的占比。不过,中国老百姓最终如何选择资金配置方向还是要取决于资产收益及风险水平。

  2014年年末,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约为37万亿,占GDP的58%,而美国2013年年末股市市值占其GDP的比重为125%,如果单纯从数值上看,中国股票未来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巨大,总体市值再增长30万亿也是可期的。

  同时,越来越多针对股票市场的收益率达到7-8%的 “类固收”产品不断涌现,让更多的资金愿意进入到股票市场。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三板的发展速度惊人,更加速了中国股权融资大时代的到来。而目前来看,对于新三板的需求更多的或许是在企业端,许多创新和高成长企业在还没有获得稳定及高额利润的情况下,难以从信贷市场获得资金支持,再往大了说,以往高负债的企业甚至地方政府也更需要以“证券化和股权融资”的方式摆脱信贷压力。

  一如李迅雷所说,“中国融资结构的形成是市场各种主体彼此博弈的结果,不是一道政令就可以改变的。”政府当然应该管住那只闲不住的手。不过,既然目前全民创业热情涌现,股权市场也被焕发出激情,这正是政府通过有效引导迅速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良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