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平台连曝风险:历经数年的野蛮生长、资本追捧 P2P去泡沫化?

目前,可以简单的将国内的P2P平台的担保模式分成两类,一是由第三方担保机构进行担保或者通过回购承诺函的名义进行担保;二是平台自身或关联方进行担保。

  走过野蛮生长期的P2P行业正步入去泡沫化季节;初期被高速增长所掩盖的问题也逐步显露。

  不只是每月数十起小平台的倒闭,行业标杆的大平台也开始“涉险”。监管层也不淡定了。

  知情人士透露,有关P2P监管办法近期将会征求意见,涵盖“准入门槛,资金使用透明度,强化托管质资、信息披露,外部担保如何设置,平台不能自担保”等内容。

  一份名为《个体网络借款业务监管管理暂行办法(草案)》正在内部讨论。该草案需要平衡各种关系,会有一个征求意见的过程。监管层可能的大致监管思路是,实施备案监管,拟设立行业自律组织;但目前尚无定论。

  央行等监管层亦明确表示,监管政策即将出台,可以预见,利率定价将逐步理性化,投资人资金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数目众多的网贷平台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优胜劣汰后的行业将逐步走向规范化、良性化发展。

  大平台接连触险

  3月11日,一则“陆金所旗下平安国际商业保理被爆2.5亿坏账”出现在网上,并迅速在市场上发酵。而就在当晚,评级机构大公国际称,陆金所目前存在平台实缴出资额发生较大变更,平台债项信息严重不对称以及涉嫌关联担保的问题,将其列入“黑名单”。

  上述坏账的借款方是陕西金紫阳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而陆金所控制的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是2.5亿元坏账的贷款方。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受让了金紫阳集团2.5亿的应收账款,由于金紫阳公司无法按期偿付,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借出的钱出现了风险。

  3月12日,陆金所仅仅只是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公告,称“该项目由第三方提供担保,投资者权益完全不受影响,该项目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但“详情不便透露”。正是这一语焉不详的回应并未平息外界议论,甚至使更多投资者对平安商业保理与陆金所P2P的关联关系及业务模式产生疑问。

  网贷之家创始人朱明春表示,虽然陆金所否认了与平安国际商业保理的资金关联,但是此事件再次引发了大家对P2P行业信息披露上的监管思考,如果不能保证透明的信息披露,投资人的利益仍无法得到合理的保证。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上述陆金所项目出现坏账的消息最早是从另一家P2P平台处所释放出的,并不排除陆金所受到了同行有针对性的爆料。但大公国际对其纳入“黑名单”的评级则让陆金所看到了事态并不如预期一般轻松。

  直到3月16日,陆金所紧急召开媒体见面会应对。“这两件事的发生让陆金所承受一定压力,很多投资者给客服打电话询问情况,但大多数投资者还是相信陆金所的安全与可靠。”陆金所副总经理郑锡贵公开表示。

  “陆金所代表着目前网贷平台的最高水准,陆金所若失去公信力,网贷行业将痛失领头羊。”一位北京的网贷平台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当初大公国际将陆金所放于预警观察名单中,引发了行业从业者集体嘲笑,而如今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其实,陆金所也并非最近*承压的大型P2P平台。

  深圳融资平台融资城是已运营六年、成交金额超百亿元的P2P平台,其目前待收规模高达15亿元,此前曾对外表示正在筹备赴美上市。融资城新闻发言人柯立新3月16日对外坦承,受累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其平台上有个别房地产信托项目融资包到期暂时无法收回贷款。

  对于坏账的起因,融资城方面表示,因合作的聚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无力收购问题资产,致使融资城平台上的P2P业务“融资包”无法偿还到期项目的本息。“无论从业务结构,还是风险控制模式来看,现在大多筹备上市的网贷平台都暂难达到上市条件。”一位已投资数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的PE人士说道。

  铜板街、金马甲、红岭创投等平台也纷纷被曝“涉险”。3月11日,社交网站友秘传出铜板街背后的小贷公司美达小贷失联,涉及资金1个多亿。铜板街当天发布公告称,美达小贷当前于铜板街发售产品余额为5000万元,文中提及的“一个多亿”严重夸大,美达小贷并未发生传言所述失联情况,双方仍旧保持联系。

  北金所旗下的金马甲也在此时曝出违约事件,其平台高端商品交易中的“张弓度酒”回购项目在3月6日已经到期的情况下,迟迟不能偿付,涉及金额3200余万元,投资者近百人。

  红岭创投同样身陷“坏账”风波,也接连爆出两个巨额坏账,相继出现广州纸业1亿逾期借款、方森海园林7000万元借款风险。不过,红岭创投选择由平台来兜底的方式解决。

  据网贷之家融360为经济观察报整理的近半年内交易量排名的企业中,红岭创投和陆金所分别居于首位和第二位,而居于前20位的盛融在线已经提现困难。

  担保可靠吗?

  借款无法收回、信息不透明、风险防控机制失效、关联交易……这些曾发生在一系列跑路P2P身上的状况正逐渐在大型平台身上显现,尽管这些状况目前仅是令大型平台们涉险,但难免不被市场解读为行业风险的爆发征兆。

  事实上,尽管此前未曾曝出过坏账的消息,但据郑锡贵披露,陆金所平台坏账率综合在5%-6%。但据经济观察报了解,这一坏账率已是P2P行业中的较低水平。

  “做金融就肯定是有坏账的,在现实条件和P2P平台的业务模式、风控模式下,零坏账率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北京一位P2P平台负责人直言。

  融360分析师认为,自2013年网贷行业开始野蛮生长,资金蜂拥而至,当时是处于项目投资期,所以出问题的情况比较少,而现在已到了企业还款高峰,再加上个人借款逾期的累积,以及投资人提现集中等综合因素,导致平台兑付压力极大,撑不过去就造成了大规模的提现困难。

  但以上分析仍不足以反映问题的全部。梳理上述暴露风险的大平台的风控机制可以发现,陆金所、融资城、金马甲等P2P平台上相关项目所出现的问题,或多或少都和项目的担保方有着直接的关联,亦即P2P平台上担保机制并非百分之百有效。

  受累于国内金融体制的不完备,普通人接触到的理财产品有限,投资理念的不成熟,P2P平台都以提供本息担保来吸引投资客户,独立的风控审核标准模式往往并不足以打动投资者,担保模式反倒更受市场欢迎。但这一被视为安全保障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也随着主流P2P平台的涉险,缺陷和隐患暴露无遗。

  目前,可以简单的将国内的P2P平台的担保模式分成两类,一是由第三方担保机构进行担保或者通过回购承诺函的名义进行担保;二是平台自身或关联方进行担保。通过第三方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进行合作,为投资者提供本息保障是较为主流的模式。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第三方担保模式的优势在于业务量不受平台公司资金实力约束,业务量可以做得很大,但问题在于平台如何选择和约束相应的合作伙伴、如何调和与合作伙伴的利益分配。“事实上,这些担保公司的风险主要在于普遍性的超过法定杠杆率的违规担保,而风险集中的后果就是不少担保公司好行情赚了就分,坏行情亏了就跑,从近几年看,融资性担保公司跑路不比P2P平台跑路的情况少。”上述北京P2P平台负责人称,第三方担保公司联合借款企业骗贷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在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看来,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本身就已成为制约P2P行业发展的因素。

  而另一个业内几乎都知晓的现实情况是,现在很多担保公司不与多家P2P公司合作,一旦不止一家P2P平台出现风险,担保公司可能没有能力兜底,如此可能将形成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多个平台。

  上述金马甲的债务违约事件中,为融资方提供担保的是第三方担保公司中鸿联合担保,中鸿联合担保被疑现金流存在严重问题。而与中鸿联合担保合作的还有其他多家大型P2P平台,包括理财范、花果金融等。中鸿联合担保对外已经澄清相关质疑经营正常。

  而除了第三方担保,通过关联主体提供担保的模式更是备受诟病,其潜在风险尤为突出。融资城出现的风险便是其中一例。

  融资城的担保方名为聚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融资城P2P业务“融资包”的合作方。两公司的合作形式为:聚盛对“融资包”业务提供项目来源,并且在出现坏账后,承担不良资产的权益收购。然而,据投资者反映,融资城与聚盛股东都为深圳市聚宝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若要让P2P平台回归到信息中介平台的本质定位上,就一定需要打破刚性兑付的潜规则,P2P平台也不能够再继续大力推行‘本息保障’的模式,而只有真正去担保化才能使得P2P平台回归本源。”上述北京P2P平台负责人坦言。但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中,去担保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陆金所从去年开始便公开宣称将积极推进去担保化,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明显。

  遭遇了两次巨额坏账的红岭创投两次都最终选择了以垫付的方式来补偿投资者,这让P2P行业清醒地认识到实质上让平台真正去担保化,投资者并不会买账,这就如同信托刚性兑付一般,投资者在遭遇损失时,P2P平台依旧得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不然品牌影响力将受到冲击。

  风险频频发生,进而担保模式遭遇质疑,针对网贷行业日渐增多的风险事件,监管层及市场都在着力降低风险。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18日召开的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银行调查统计部门要建立完善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体系。并明确表示,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意见最快上半年就可出台。

  市场显然比监管机构更有灵活性。国内的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已和美国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费埃哲合作,旨在进一步识别风险,并进行风险定价而降低借款成本。

  3月9日,费埃哲宣布正式推出埃哲信贷评分决策云平台,宜信财富、有利网、搜易贷、阳光财险在内的11余家信贷机构成为首批客户,好贷网成为中国区*的战略渠道合作伙伴。随后你我贷宣称已采用费埃哲的风险管理技术作为其风险管理架构的工具。通常情况下,使用FICO的信用审批方案的组织申请审批量可以提升50%-100%,人工审阅量可以节省25%-50%,坏账和拖欠可以减少15%-25%。

  FICO中国区总裁陈建向经济观察报称,FICO是客观准确的评估消费者的风险,帮助贷款企业根据风险偏好获得更为精确的风险定价,进而有可能降低借款者的潜在成本。

  去泡沫的季节

  历经数年的野蛮生长、资本追捧,如今网贷行业似乎已行至下半场。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不久前表示,随着有关部门监管思路及政策的逐步明确,整个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行业的“拐点”即将来临。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及其同事尹俊杰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称,P2P金融去泡沫的季节即将开始,“2015年随着行业周期的风险积聚、爆发和监管政策的趋严,P2P网贷行业将出现明显的洗牌和‘去泡沫化’。”

  事实上,摆在P2P平台面前的,还并不仅担保模式是否可行的问题,在实现了野蛮生长的跨越式发展后,P2P平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面对。

  林采宜认为,目前利率水平下,P2P网贷平台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目前小微企业净资产的利润率普遍在5%~8%,而近半数P2P平台实际融资成本年率在20%以上,超过线下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的平均利率。

  由于融资主体资信透明度低,引入担保、收取高额担保费和平台费成为P2P网贷平台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融资者除了支付投资人的利息,还要支付给P2P平台借款服务费、分期服务费、期初服务费等平台费用以及各种担保费用,由此造成综合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而风险往往是和收益成正相关关系。

  林采宜经过测算,以融资10000元、12个月为例,根据借款人信用等级高低和抵押或质押物的不同,在宜人贷、人人贷、陆金所三个平台综合贷款利率的上限均超过25%,其中宜人贷融资成本的上限较高,对应的年化利率超过29%。其中平台费、担保费等非息费用在总融资成本中占比为34%~70%。

  由于缺乏准入门槛、行业标准和有效监管,部分P2P平台以资金池形式非法集资,高收益的“庞氏骗局”屡屡出现,而监管层正在不断收紧的监管措施也将开启P2P行业“消肿”的历程。

  有消息称,上周银监会普惠金融部首次召集各相关部门以及业内人士举行闭门会议,并抛出了一份相对完整的P2P监管文件征求意见。这份文件一度让业内不少平台感到“压力山大”。

  文件内容除了明确P2P平台注册资本金达3000万元的门槛外,还提出对P2P必须实行杠杆管理,有消息称,监管层人士曾在现场提出拟设置10倍资金杠杆的限制,并禁止拆标等。尽管这些标准尚未被证实会出现在最终的监管政策中,但监管层逐步明确的监管思路和监管政策的呼之欲出无疑将使得P2P平台的运营更加规范。“这两年将是P2P行业的高度整合期,是行业内残酷竞争的时期。未来三五年,P2P网贷会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它会以倒闭一大批平台、淘汰一大批团队为代价换来这样的一个格局。”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相关机构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