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情人节,中国*的两家打车软件公司正式宣布将采用完全换股的方式合并成一家,成立的新公司由原滴滴打车 CEO 程维和快的打车 CEO 吕传伟出任联合 CEO。双方将会维持现有人员构架,业务继续平行发展。更多的合作细节,比如股权结构,要等到春节后召开单独发布会宣布。
不过程维在内部邮件中已经透露了这次合并谈判的细节:
“1月21号,我、柳青、Stephen 在深圳启动了一个秘密项目:情人节计划。目标是在情人节前完成该计划……22天后,我们做到了。”
之前滴滴和快的双方都否认过合并的可能。而且就在一周之前,市场上还有传闻滴滴打车和易到用车在商谈合并事宜,目前看来是谈判过程中的烟幕弹。
这意味着旷日持久的打车、专车“补贴大战”将要接近尾声。而新公司将会至少将在打车软件这个同质化竞争市场上形成*垄断的地位,在专车市场上也会获得竞争优势地位。
而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72亿。
其中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位置。
此外,截至4季度,快的打车覆盖360个城市,滴滴打车覆盖300个城市。
互联网用车毫无疑问是一个百亿美元的赛道,Uber最新一轮融资估值400亿美元。滴滴的快的去年年底的融资也获得了合计13亿美元的融资。WSJ认为两家合并之后估值将会达到60亿美元。
这次合并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竟然在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握手言和。除了联手平安和华谊两个传统行业小伙伴之外,两家之前几乎在所有领域都是刺刀见红。
之前参于两家多轮融资的投资机构也不用再担心血本无归。而专车、租车市场上的其他玩家也能够在惨烈的烧钱大战之后喘一口气。去年的打车大战双方烧掉了19亿元,如今包括专车在内的红包补贴每天要烧掉千万左右资金。快的打车 CEO 吕传伟在他的公开信中表示:
“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合并是双方的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
滴滴打车之前的融资纪录是:
2014年1月更名为滴滴打车后获得C轮融资,中信产业基金领投6000万美元,腾讯跟投3000万美元;
2014年12月获得新一轮超过7亿美元融资,由淡马锡、DST、腾讯主导投资。
快的打车之前的融资记录是:
2012年底获得阿米巴资本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2013年4月,快的获得阿里巴巴、经纬创投1千万美金的A轮融资;
2014年上半年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一亿美元,共有四家投资方,阿里巴巴领投,一嗨租车参于;
2014年年底获得老虎环球基金领投的1亿美元以上C轮融资;
2015年1月15日,快的打车宣布,公司已完成新一轮总额6亿美元的融资,由软银集团领投,阿里巴巴集团以及老虎环球基金也参与了此次投资。
但是双方的合并并不意味着互联网用车市场大局已定。去年8月份,易到用车就牵手百度推出商务租车服务——“百度专车”。百度和Uber在去年年底也已经走到了一起,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及投资协议。而Uber在去年8月份就已经面向第三方App开放了API。在百度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彦宏表示百度地图和Uber的集成即将完成。
另外,易到用车与海尔产业金融成立了合资的汽车租赁公司“海易出行”,3年后计划将要达到80亿资产规模。神州租车也在今年1月底推出自己的专车服务“UCAR神州专车”。
滴滴和快的双方都承认这一点,这也是双方愿意合并的原因,官方的新闻稿是这么说的:
“专车领域面临着各种新的变化及更多新的力量,在包括代驾、拼车、公交、地铁等更广泛的移动出行领域,双方均面临着各种挑战与风险。作为行业的先行者,更需聚集移动互联网精英人才,独立地顺应市场与用户需求来发展。”
滴滴快的合并尘埃落定。今日滴滴快的联合宣布合并消息,具体细节年后公布。
据悉,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滴滴打车CEO程维展望了新公司的愿景。他表示,中国移动出行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限度地节约能源,节约地面交通资源,并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困境。更重要的是,通过移动出行平台,人们开始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并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实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快的打车CEO吕传伟表示,双方合并后,将集中两家公司的优势技术、产品人才,不断推出更为*的出行服务产品,进一步加速市场拓展速度,产生更多的携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更积极有效地推动整个移动出行行业的发展。
据透露,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经过长期的价格大战后,双方公司管理层经过反复沟通与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决定两家公司进行战略合并。
对用户的影响:仍会有大量补贴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补贴问题,柳青在接受《经济观察网》的采访时表示,尽管两家合并了,但仍需要大量补贴。
但有观点认为,二者合并后将不再会出现大面积烧钱的现象。互联网业界表示,疯狂补贴的的现象本就不会长久出现,未来二者的发展将会逐步趋于常态化,"免费午餐是最贵的",当然补贴应该会逐步减少,不会一刀切的停掉。
《中国企业家》也撰文表示,不管是乘客还是司机,被“争宠”的优越感将不复存在,滴滴红包、专车券也将很快消失在微信朋友圈。
对市场的影响:用车市场或被重塑
对于滴滴快的的合并,PP租车联合创始人王嘉明用一句“优酷土豆都能合并,滴滴和快的也不是不可能”来形容。
在合并前两周,优酷土豆还相互攻伐,但很快优酷土豆宣布合并,土豆换股退市。土豆创始人王微另行创业,早期投资人套现退出大赚一笔。与优酷土豆合并有些许相似,此次合并后滴滴CEO程维将担任新公司CEO,有消息称快的创世团队将套现退出。
没有争议的是,打车市场以后将出现一家独大,此前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合并后两家公司估值达到60亿美元。但打车软件的市场想象空间不仅于此,业务或可能向代驾等领域扩展。因此在该领域将有新的互联网巨头产生。
反观专车市场,可能出现较大变动。尽管目前滴滴快的平台上的专车仍以私家车为主,但两家合并加重了其与租赁公司之间的谈判筹码,这给声声称将拿出25亿争夺市场的神州专车增加拓展难度。
此外,有传言称滴滴易到将进行合并,站稳市场*的位置。但滴滴快的一旦合并,无疑将使易到处于尴尬地位。独立发展无力与滴滴快的竞争,而找巨头深度合作或是上策。
对于P2P租车领域,PP租车王嘉明并不担忧“我们的业务和用车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存在竞争”。
为啥合并:持续烧钱没有结果 合并有利于制定行业规范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依靠阿里和腾讯,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的补贴大战打了一年。
早在在2014年元旦,快的打车宣布,北京首次使用快的打车的新用户将获得30元的话费返还。活动持续一个月,预计总投入超过1亿元。当时完成C轮融资的滴滴迅速跟进,1月10日,滴滴推出10元补贴推广活动,而后快的宣布将追加5亿请全国人民坐车,对乘客补贴10元,司机补贴15元。
2月份双方启动第二轮补贴,滴滴拿出10亿预算,最高峰时每单补贴20元,快的则称永远比对手多1元。
在两家火热比拼之时,马云在2月27日晚间的一次表态,则被认为补贴大战进入尾声的暗示。马云称,不怕烧钱,更不怕竞争,但最怕伤害用户的利益。从3月开始,两家陆续降低在客户端和乘客端的补贴。
但烧钱大战并未结束,随着专车业务的推出,滴滴快的逐渐将补贴战场转移到专车领域,双方以专车券的形式进行补贴。
至今,在长达一年多的补贴中,两家到底烧了多少钱并无确切数据。最新数据是滴滴打车CEO程维在去年10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滴滴两年时间花掉15亿元,“可以说我们是最烧钱的互联网初创公司。”而在11月,程维在某论坛上再次提及补贴,称最多一天补贴了1000多万美元(6000多万人民币)。
打车软件的另一方快的打车至今并未公布关于补贴的相关数据。但有媒体报道,阿里已经对快的大把烧钱却并未达到预期感到不满。该报道引用阿里内部人士话称,快的对于支付宝在线下的拓展,作用越来越弱。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认为,双方烧了这么多钱,市场培育初见成效,如果还和以前一样烧钱打下去,意义不是太大,且会造成无故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把用户惯坏,培育用户不好的习惯。
在早期用户习惯已经培育起来的前提下,可以预见打车补贴将逐渐降低直至不再补贴,这或有利于制定打车软件行业标准和规范。
柳青在接受《经济观察网》的采访时澄清,合并是由管理团队主导,不是投资方主导的。因为两家公司都是刚进行了融资不久,不会被资本方逼迫,也没有融资后很久无法上市的情况。
如何合并:滴滴做主导,或支持微信和支付宝支付
腾讯阿里在滴滴快的发展早期便已进入,在2013年4月,滴滴获得腾讯产业共赢基金B轮投资,同月快的获得获阿里资本、经纬创投1000万美元A轮投资。为了抢占移动支付,除了资本外,腾讯向滴滴开放了微信入口资源,阿里为快的提供云计算服务平台。并且两家打车软件分别介入了微信支付及支付宝支付。
滴滴快的合并后其背后的腾讯阿里资源会如何合并,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
此次双方并未公布合并细节,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双方将组成一家新的公司,滴滴打车CEO程维或出任新公司CEO。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滴滴或将在合并中主导话语权。此前流行的版本是,二者在合并后新公司的股权分配比例为55%和45%,滴滴比快的高出10%。另外一个版本是,滴滴快的合并之后的合资公司中,二者的股权分配比例实际为52%对48%,差距只是4%。知情人士透露,总而言之,滴滴在此次合并中占据主导地位。
依据此前传言,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支持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且允许在朋友圈中分享打车红包。
柳青在接受《经济观察网》的采访时表示,双方的用户数据会并表,财务报表也会合并。并将成立一个整合办公室,双方都有主任,专门负责整合。未来双方的人力资源肯定会是一个团队,双方会有一个大概6个月的过渡期。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出租车约3000万单,两家合并后还会继续培育市场。
在战略规划方面,柳青表示,会发生调整,但不会有太大变化。仍旧是以移动出行为主打。未来的市场会涉及:专车、打车、拼车、代驾、城际火车等。
是否涉及垄断
虽然滴滴快的均自称所占市场份额为行业*,但不可否认,两家已经包揽了中国的打车市场。那么行业中的两大巨头合并,是否会涉及到垄断问题,引起商务部的介入?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较大企业通过并购导致市场上竞争者减少的行为,应进行事前强制申报。《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为《反垄断法》的配套法规之一,该规定要求具备以下两个中任意一条的,在并购前应该向商务部主管部门申报,否则不能进行合并:
(一)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二)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据悉,滴滴的主要营收来自专车平台信息费及广告费用,快的打车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专车平台信息费。
以滴滴的专车业务为例,据其官方称平台上约有6万辆专车,按照平均每辆车每天接5单、客单价100、平台从中抽取两成来算,滴滴一年内的专车收入约为20亿元。也就是说在不算广告收入的情况下,滴滴专车的年营业额很有可能超过20亿元,满足以上的申报条件。
此前,收购商务部认为阿里并购恒生案达到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并予以立案。
柳青在接受《经济观察网》的采访时指出,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合并后,在移动出行行业并不涉及垄断,因为还有去哪儿、携程、百度UBER等等在做。双方的品牌并不完全重合,例如主打的城市并不一样,快的还有一个单独的1号专车APP,所以未来两个品牌不会完全整合。(整合自 凤凰科技 吴倩男)
各方表态:
快的CEO吕传伟:滴滴快的合并有四大原因
快的CEO吕传伟在发出的内部邮件中表示,这次合并,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未上市公司的合并案,新的公司也是最快的成为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打不相识”,也有“一笑泯恩仇”的说法,在过去的两年多里,我们和滴滴打车既是对手,更是磨刀石,这其实也是双方能飞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不断挑战极限,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个个神话,飞速的撬动了中国移动出行的市场。
在城市移动出行领域的发展前景上,两家公司已经建立了共同的愿景,这是我们决定战略合并的*原因。其它的主要原因如下:
- 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
- 合并是双方的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
- 除了财务因素外,合并后可以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开展很多新的业务。
滴滴CEO程维:打则惊天动地 合则恩爱到底
滴滴打车CEO程维在内部邮件中说道:打则惊天动地,和则恩爱到底!未来六个月是滴滴全新的挑战,既有市场上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憋住一口气、全速向前,又需要内部整合,需要我们胸怀、耐心、智慧。六个月以后,我们会交出答卷,必须漂亮!
这次合并创造了三个记录,1.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并购案;2.最快创造了一家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3.整合了两家巨头的支持。
我们和快的走到了一起,还拉着腾讯和阿里走到一起,一定很多人惊呼,又相信爱情了。
易道用车:大,未必好。
两家公司在商务专车领域的竞争对手易到用车回应表示,会继续坚持做“*的专车”。
易道用车回应说:两个长得特别特别像的,产品节奏一模一样的,运营方式也一模一样的公司,合并了。
而易到还是易到,市场上*支持用户选车的专车。
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优惠券,可我们真的有车。
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司机补贴,可我们尊重你的每次乘坐。
大,未必好。
梦想,并非金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