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黄金周来临之际,旅游再度成为全民话题。无论是短途郊游还是出国旅行,一次舒服而放松的旅行让爱侣、家人拉近彼此的距离。
从人们的旅游习惯上,正在从观光游、跟团游向深度发展,自由行、休闲游将逐渐成为人们出境旅行的主要选择。因着假日经济的需求,一批互联网创业者也扎进了旅游的全产业链进行创业,从中发掘商机。
整体上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的地旅游都是当之无愧的创业热门,境外目的地旅游创业者更为集中。从2013年起基于目的地旅游的创业公司就不断涌现,旅游行业从业者与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相结合的团队更能得到资本青睐。
从行业趋势来看,境外游具有庞大的想象空间。行业数据显示,2013年国人出境游的规模达到9000万人次,2014年的数据暂未出来,但曾有预测可能破亿,且未来几年还将保持20%以上的幅度快速增长。
因此,在规模变大、旅游需求更加深度的双重影响下,境外目的地旅游具有很大的可待挖掘空间。国内在线旅游OTA巨头在这方面并不具有很大优势,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大空间和时间。
出国度假去
做境外目的地旅游的主要有我趣旅行网、玩途网、海玩网、澳乐网以及稍早一些的世界邦。除了世界邦,其他几家公司大多在2013年上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创办。另外还有一些更加细分的,比如大鱼自助游(主打台湾、日本市场的民宿)、游啊游(东南亚市场)、客路、走客、微驴儿、出国去、去兜风、路路行等,与前一批相比,这些规模相对较小,产品也更加垂直,战线拉的没有那么长。另外,如来来会、爱旅行等专注旅行产品特卖的网站也开始尝试做目的地旅游产品。
这些玩家主要有两种模式,*种是直接对接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对其进行包装上线,也就是对境外旅游产品进行颗粒化(即细化业务线)、信息化、标准化、透明化,这需要强大的线下团队及客服团队。
第二种模式是只做平台,不直接对接产品,以世界邦为代表。但世界邦的模式并不单一,虽然其主要模式是做平台,但自己也在接入一些产品,推出超级自由行项目,并且将其作为重点推介的产品。与我趣等产品相比,超级自由行并非单一产品,而是嵌入进行程中。
比较来看,*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直接对接产品可以提供更有价格优势、质量也更高的产品。第二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模式更轻,如世界邦这样的平台,大大减少了线下拓展的工作,工作重心转移至线上编辑,即如何将平台上的产品推介给用户。
但是境外目的地旅游的行业参与者也有一些通病,其中*的问题是渠道。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做出的目的地旅游产品,如何推介给用户?
以我趣旅行网为例,其销售渠道包括自身网站、淘宝旅行、淘在路上、穷游折扣、马蜂窝特价、去哪儿网等等,其中自身网站销售量占到全部的70%-80%,其次是淘宝旅行。穷游、蚂蜂窝等分销渠道由于其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与我趣的目标人群贴合度不高,因此销售量不大。
SEO是境外目的地旅游产品获取用户的主要方式,线下也是获取用户的重要途径。方法五花八门,分销渠道也够多,但总体来看,如何触达用户、渠道仍是弱点。
另外,由于出境游频次较低,境外目的地旅游产品容易遭遇用户用了一次就没有可用之处的尴尬境地,无法留住客户,挖掘更多价值。对此,普遍的解决方式是拓展产品线、拓展目的地以丰富用户的选择,吸引用户后续消费。
在国内怎么玩?
那些不去出国度假的用户,也有创业者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定制旅游、周边游与亲子游等。
定制旅游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6人游、无二之旅、kiwi tour、辛巴达、麦田亲子旅行。
定制旅游是传统旅行社的一个传统业务,现在的定制旅游创业者其操作模式在本质上与旅行社的定制旅游服务并无根本差别。根据用户的出行需求,定制旅行产品,虽然服务比较好,但客单价高,而且也摆脱不了线下产品拓展的工作,很难规模化。
在周边游与亲子游方面,2014年出现了两个比较主要的选手:周末去哪儿和周末去哪玩,它们当下的重点也是对城市周边的旅游产品进行信息化、标准化包装,需要做大量线下的工作。
怎样让旅行轻松有趣?
如何让旅行因为轻松而变得有趣,一些旅行衍生品顺势而出,主要有租车、短租以及一些社交类服务。
在租车方面,将境外租车服务对接给国内旅游者的有租租车、惠租车;国内有筷子旅行;在短租方面,途家(B2C)、小猪短租(C2C)分别代表了两种模式,也是各自模式中比较*的玩家(不过这两家诞生较早,严格上并不属于这一波);社交类服务有有饭、EatwithChina,类airbnb式的私厨分享平台,可以看做是美食深度游的一种,受限于私厨数量,因此此类创业项目规模较小,发展也相对较慢。
B端也涌现出一些创业者,比如专注客栈管理软件的云掌柜和番茄来了,但提供PMS只是他们切入市场的一种方式,基于PMS发展更多业务是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比如云掌柜和番茄来了都上线了直销平台,基于直销平台接入当地旅游产品,云掌柜和番茄来了充当中介,成为连接客栈、游客、旅游产品的平台,收取佣金。
本质上看,这些旅游衍生产品也以发展目的地旅游为真正目的。譬如租车其实就是目的地旅游的一种类型,只是与有趣等产品相比,它们更加垂直。
另外,一股基于当地人的O2O模式也在兴起,已经出现的创业者包括Tagalong、客赞、鲜旅客、哈达旅行、收留我、丸子地球、懒人游、智游啦、鲜旅客等,模式大多类似:招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达人,旅游达人制定旅游路线在网站上发布,用户购买旅游达人的旅游产品,平台收取佣金。
但受限于当地旅游达人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保障交易安全的闲置,这个模式发展比较慢,其中哈达旅行和智游啦发展相对较好。
在线旅游如何变现?
如果对在线旅游创业项目进行笼统分类,大概可以分为内容和电商两类,内容及攻略性质产品,电商既包括平台类也包括直接做产品的如我趣旅行等。
现在,内容类产品想要变现,于是开始电商化,而电商类产品想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用户做决策,也在发展内容。不久前同程与在路上就达成了合作。
游记类产品希冀通过结构化数据匹配相应产品,但目前为止并没有做的特别好的产品。电商类产品希冀通过发展内容,节省用户做决策的成本,但是现有的游记类产品的受众与其又并不十分契合。因此双方都存在一些问题。内容类产品与电商类产品目前是合作关系,但随着内容类产品搭建自己的目的地旅游销售平台(如淘在路上),二者之间可能会产生竞争。
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目的地旅游是*的创业热门,从2013年起基于目的地旅游的创业公司就不断涌现,旅游行业从业者与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相结合的团队更能得到资本青睐。
尽管线上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也有多种多样的旅游攻略,但是在出境自由行方面用户的体验仍旧不够好。从确定旅游目的地、查看攻略、购买产品,用户仍需上大量网站,而且攻略与产品对接的并不好。如何让用户能够顺畅并简便的制定行程并购买产品是在线旅游行业从业者都在探索解决的问题。
在规模变大、旅游需求更加深度的双重影响下,境外目的地旅游具有很大的可待挖掘空间。国内在线旅游OTA巨头在这方面并不具有很大优势,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大空间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