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包创始人徐智明
针对近日“快书包正在寻求出售”一事,该公司创始人徐智明今日对腾讯科技承认,快书包确实已经进入出售阶段,有一些正在谈的对象,但还不确定。
徐智明称:“我发出消息也是希望更多人来谈,而出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钱赔光了。”
快书包于2010年6月8日上线,推出全新的“一小时到货”服务,并且推出了当时创新的“限时送”、“定时送”配送服务。这两种物流模式后来被多家电商平台模仿,京东、亚马逊、当当等企业都先后推出极速达、定时达等业务。
徐智明曾公开表示,网上流行的书店是当当和亚马逊中国,其他书店想要超越或是分一杯羹很难,于是就需要有新模式出现。快书包的新模式是从麦当劳学来的,即把满大街麦当劳送货人员的模式引进图书市场。
这样的创新让快书包业务迅速拓展到上海、西安、成都、长沙、杭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商品品类除了书籍,也扩展到500多种商品。
上线后,因为一小时的概念,快书包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但在融资方面,快书包却一直难言成功。在2012年3月份融资之前,徐智明自己投了100万元,同学投资了200万元天使,从2011年7月在这些钱花光后,徐智明开始借钱发工资,甚至贷款,坚持到微博的投资到账,而这900万人民币也没能帮助快书包的“呼吸机”延续更久。
2014年6月,快书包完成了最后一轮融资,来自常州龙城英才投资公司的800万元投资。3个月后许智明在微博上宣布“一小时配送”服务停止,随后快书包业务转型为采用常规配送方式的精选生活店,并上线了进口食品及进口日常用品的限时特卖网站—爱抢货。
此时,总计融来的2000万已经花掉了1400万,和那些动辄上亿美元融资的同行们相比,快书包的资金量显得寒酸。徐智明在微博上坦承:“快书包自采货物、自建仓储、自建物流、一小时到货的模式,可能是个错误的方向。一小时到货却有需求,如阴雨天的雨伞、晚餐前的茅台等急需品,但是集中这些需求,支撑整个网站快速增长,确实很困难。我们努力挖掘更多具有这种特征的商品,但四年来,找到的还是不够多。”
数据显示,快书包2012年销售为300多万元,2013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徐智明承认,快书包两三倍的发展“比较落后于电商的发展速度,投资商希望10倍、20倍尽快发展”。
在把账面上最后的现金烧掉后,曾经的热门话题“快书包”正在把自己打包出售,这次它们还能“一小时”到货吗?
21224起
融资事件
4358.73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57家
企业
3214家
涉及机构
510起
上市事件
6.48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