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国企业家》采访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川,并爆出了一篇从标题导内容都比较惊世骇俗的文章:
雷军小弟王川开炮:乐视必定完蛋!
这篇文章引起了比较大的轰动。在文章中王川声讨乐视在互联网电视领域什么都做,跟不同产业链的对手“田忌赛马”,“产业不合作”。考虑到前几天雷军刚刚在小米2015年*场大型发布会上郑重承诺,“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而与此同时小米电视和盒子上依然有很多的乐视内容——王川作为雷军麾下掌管电视的大将,爆出这样的言论,的确让人有些迷惑不解。
在互联网电视产业链的上下游当中有三个重要的层面,分别是影视内容制作方、视频网站和电视终端。按照王川的理念,小米做电视的思路更加“开放”。在这个“开放”意味着“正确”的时代里,小米做的更多的事是把高估值融资的钱用于大手笔的投资,完成相对更“轻”更开放的投资布局。
乐视方面做出的回应倒是让不少看客忍俊不禁。在回应文末的藏头诗中,乐视直指王川作为小米电视业务负责人,从乐视学垂直整合,结果学来个四不像,最终“自取其辱”。
小儒偷师乐府中
米多电视却不行
王师问罪其何故
川流江水俱无名
自知志大才疏浅
取师垂直整合经
其实不懂亦装懂
辱没雷门留笑柄
乐视还在回应当中提到“不能携手,亦可相忘江湖”,大有双方在内容合作上已经撕破脸的架势。这是否意味着,乐视有可能正在准备掐掉提供给小米的内容,导致王川借机坦白心声?
大公司间的恩怨情仇暂且不谈,还是先回到互联网电视业务的讨论上来。乐视引以为傲的“垂直整合”又是怎样一回事呢?其实很简单,乐视将触手伸向了视频内容的几乎所有可触及的层级。
这个世界需要影视内容,乐视有乐视影业,从2012年创立以来共参与出品和发行30部影片,当中包括多款好莱坞大作和重量级国产影片,比如《敢死队》二和三、《归来》、《小时代》等。乐视影业只是乐视内容的一个代表,整个乐视内容方面拥有超过十万集电视剧和5000多部电影的版权,并且和美国六大电影发行商拥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
视频网站则不用说了,它是乐视全面互联网化之后最核心的业务。乐视网以影视剧、综艺节目等长视频为主,根据用户喜好逐渐开拓了部分自制栏目。
在视频内容播放终端上,乐视也已先后推出过机顶盒、乐视盒子和乐视TV等多个产品,确保其所拥有的视频内容能够有足够有竞争力的播放平台和环境。
可以看出,乐视在互联网电视行业的布局方法,和小米的布局方法有较大的不同。前者曾经采用自营内容生产、播控、播放平台和终端的方式,将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控制在自己的旗下,是一个比较“重”的存在;而后者通过大量资本注入产业链条,“轻”装上阵。
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小米电视的敌人竟然和小米手机的敌人一模一样——乐视,其实就是互联网电视行业里的那个三星。乐视布局、运作其最核心的视频业务的方式,和“三星模式”如出一辙。
对于三星来说,终端产品是智能手机,而在生产的全过程当中三星电子的制造技术和供应链整合能力扮演着重要的地位,能够在手机中最重要的、市场上价格最昂贵的几大部件上(处理器、通信模块、显示面板、闪存等)为移动终端部门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再看乐视呢?用户购买互联网电视的最主要需求是享受内容,而乐视控股旗下的内容生产、发行业务和播放服务都是为了服务用户的这个需求。乐视自有内容的生产能力、发行能力和播放能力,其实就是乐视TV的“处理器”、“闪存”和“显示面板”。
显然,乐视认为小米电视学习了乐视这种垂直整合的互联网电视业务模式,而且学的不怎么样。在乐视看来,小米投资视频网站是对乐视做视频网站的学习,入股世纪互联和投资金山与则是对乐视云的应对。
但是,实际上小米并不是自营产业链、垂直整合业务模式的拥趸。自从小米诞生以来,帮助其实现快速增长的最核心战略,就在于“轻”资产重合作的模式。在小米的全部主要业务上,这种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高度依赖都有明显的体现:小米手机依赖合作伙伴提供的元器件,一部手机当中甚至只有操作系统和设计是小米自行研发;小米投资了数十家生态链企业,为小米的产品组合当中不断增加新的成员;小米电视类产品更是如此,只做了自己的电视和盒子硬件产品,在内容和播放方面完全依赖内容和播控合作方,曾经斥数十亿元人民币巨资投资电视剧内容巨头华策影视、视频网站和内容平台爱奇艺、优酷土豆和迅雷等。
本质意义上,来看小米并不参与这些内容的生产者、视频网站的经营,而是通过投资来锁定自己的电视终端作为内容的稳定输出口。
然而,小米和乐视所采取的不同的内容策略,成为了乐视在对王川言论的回应当中调侃小米电视不叫座的最主要理由——乐视认为,小米平台上目前所拥有的内容虽然众多,但并不“属于”小米,使得小米电视、盒子等电视产品不如自有内容充裕的乐视TV受消费者青睐。此前由于小米缺少自有版权内容,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合作方被广电总局警告整顿,统治客厅的战略推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而且受制于工程难度和有限的发售,*代小米电视的销量并不理想。然而2014年6月发售的小米电视2有所改观,开始对乐视超级电视形成实质威胁,这也是乐视如果激烈回应小米的原因所在。况且:
现在刚刚完成融资风生水起的小米,远比随便一个消息就能涨停、跌停或政策性停牌的A股妖孽乐视要稳定得多。
三星的盛世危机已然来临,PingWest品玩曾多次阐释过这个现象,其过于沉重的垂直整合模式正是罪魁祸首。三星软件方面薄弱,供应链优势无法被转移到软件和互联网生态上,导致其在面对互联网生态更强,同时产品档次质量切入了和自己同一段位的竞争对手,比如小米等的时候,显得极为脆弱。这样,三星的手机销量开始下滑,而销量的下滑将对背后的供应链产生反向冲击,再次加剧三星的危机。
不同的情况,相似的逻辑——乐视或许也将因沉重的垂直整合模式受累。乐视过去依靠IPTV背后的内容生产、播控、播放平台等方面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一度*于国内其他后来开始做互联网视频内容的公司。但随着乐视后来在A股创业板上市,以及因为客观因素在政治、法规方面的风险逐渐增大,公司股价频繁受到利好或利空消息的影响,显得极不稳定。除了已经成为日常性质的跌停,和创始人贾跃亭偶尔露面引发的涨停之外,从去年7月起乐视已经经历过4次政策性停牌。
乐视过往的财报,从内容制作、版权购买、视频广告收入等营收方面无不体现着疑点。而这意味着乐视引以为傲的垂直整合模式也暗藏危机。关于乐视业务、资本运作的的种种疑点,《乐视为什么总停牌?》一文已经阐述的比较详尽,此处不再描述更多。
乐视还使用了“开放的闭环”来回应王川的“封闭”论。先不讨论“开放的闭环”究竟是啥意思——事实上,参考上文提到的乐视的政治法规风险,乐视的开放并不意味着合作伙伴就真的敢于和乐视进行足够深度的合作。从乐视过去的业务行为上来看,背靠大树好乘凉赋予了其一定的红利,使其可以在国内的内容生产发行和播放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还可以代理相当大一部分国外进口影视资源。而随着局势变化,乐视的伞能否挡得住未来的风雨,现在实在不好说。
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乐视再合适不过,这家公司好像总是在拓展新业务,而且好像只有新业务能提振行业对乐视信心。除了布局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各个链条之外,乐视最近的造车计划也成为了关注焦点,和贾跃亭的偶尔露面、表态一起组成了乐视股价上涨的*希望。对了,乐视下周还打算发布手机操作系统,进军智能手机行业。
乐视这种模式,会不会照像小米王川说的那样“迟早完蛋”,我们还不敢妄下定论,万一有难以置信的超级力量兜住乐视也说不定。不过,小米电视承袭了小米轻资产重合作的模式,当下已经对乐视带来了竞争压力倒是真的。如果无怨无仇,乐视和小米,掐什么?
21091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91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3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