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印度被叫停销售仍在持续发酵,在已进入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市场接下来可能将面临与印度同样的遭遇。
据了解,爱立信之所以会在印度起诉小米是因为其在该国侵犯了爱立信的专利,那么小米手机在上述出口国家是否也侵犯了爱立信的专利呢?
对此,爱立信官方*时间回复腾讯科技称,“小米在哪里侵犯爱立信专利,我们将保留日后在那里起诉的权利。”
过去三年,爱立信一直尝试与小米公司就专利授权展开商讨,但据其声明所述,小米一直对此拒之不理。截止到本文发稿时,小米仍未就侵犯专利一事与爱立信展开交涉,其官网承认在印度市场暂停手机销售。
至于是否会在其他市场提起针对小米手机专利侵权的诉讼,爱立信称,考虑到牵涉公司诉讼策略,目前无法就此提供更多评论。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爱立信选择在印度起诉小米,是因为该市场是目前小米手机表现*的市场,对于其他东南亚市场具有示范效应。双方的交涉进展将直接影响小米在其它新进入市场的命运,还将波及中国手机厂商在海外市场的开拓。
小米海外扩张受制专利短板
据了解,小米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始于去年4月,当时进军的是香港和台湾市场。在今年2月份,小米海外扩张步伐延伸至新加坡,后半年迅速扩展到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市场。
爱立信在2012年就开始尝试在FRAND(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基础之上,与小米公司就其2G和3G产品的专利授权开展对话,但小米始终拒绝回应。
今年7月,爱立信再次要求小米为所持有的专利支付费用,小米仍未回应。最终根据上周印度当地法院的裁定,小米不能向印度进口任何新手机,也不能推广或销售这些产品。
“由于小米一直拒绝在FRAND的基础之上讨论签署必要的专利授权许可,爱立信不得已就此对小米采取法律行动。”爱立信相关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
那么,小米为何要在专利组合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赴海外发展呢?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首先,长期以来中国市场对于手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相比国外较弱,即使是新进入厂商,其遭遇的专利风险也会小很多。基于这样环境成长起来的小米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初期,也选择了与中国同样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的东南亚市场,而非保护措施强硬的欧洲、北美市场。
其次,国内专利诉讼成本高、周期长、见效少。基于诉讼成本和收益的考虑,起诉小公司和大公司,对于任何企业单方面的成本付出是相当大的,但收益却差距巨大。且最后大多是通过交叉专利和解,没有交叉专利的则耗费了长时间的人力、物力,间接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这也是为何爱立信没有在中国境内起诉小米的主要原因。
此外,拓展海外市场的成本并不比国内低,如果加上专利费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成本负担,所以小米把更多的投入用在了市场营销方面。
据了解,当初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公布海外计划时曾表示,2014年小米计划登陆10个海外市场。后因供应链问题到目前只登陆了5个国家,进军泰国、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和土耳其的计划,将延迟到明年。
积极在海外扩张的小米试图绕过必要的、基于FRAND(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原则的专利授权,却遭遇了专利拥有者的反弹。
业界公认,正是由于基于FRAND原则的生态系统之上的技术分享和知识产权保护,一个低准入门槛的移动和宽带市场才得以布局全球。举例而言,当今全球十大手机厂商中,有八家在十年前根本都还不存在,这些厂商的产品无不利用了行业前辈已经开发成熟并被纳入标准的技术。
爱立信目前拥有3.5万个专利,迄今已与其它ICT行业伙伴签署了超过100个专利使用授权协议。
跨越专利壁垒还需内练
可以说,此次小米手机印度“叫停门”事件,是迄今为止小米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的*威胁,直接影响了小米的海外拓展,也再次折射出国产手机出海老生常谈的专利壁垒问题。
目前,除了中兴、华为两家,多数国产品牌均存在专利短板。华为的专利数量为71903项,中兴也达到了55728项,而小米的专利数量只有1141项。
对于华为和中兴来说,借助通信设备先走出去的优势,以及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专利。即使对于联想来说,也通过收购摩托罗拉手机,补足了自己的专利短板,为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小米来说,只有三年多的创立时间,和华为、中兴、联想等比起来,这方面要补足的地方还很多。
“还要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从而真正提升市场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在破涛汹涌的专利竞争中不被打翻。”华为一位从事多年研发创新的专业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
小米在中国能够成功,走高性价比路线功不可没,但在海外难以被直接复制,因为这些市场依然是以运营商捆绑销售终端产品为主,即便是在新兴的市场亦是如此。
数据显示,2013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约为3800万台,预估今年有机会达到1亿台。其中,绝大部分被分布在印度不同区域超过十家的电信运营商所瓜分。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中国企业想要突破跨国公司的专利壁垒,关键还是要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21306起
融资事件
4453.00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86家
企业
3222家
涉及机构
514起
上市事件
6.42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