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阿里、亚马逊、苹果,谁会是Netflix的最佳买家?!

时下投资圈里有个热门的话题,大家都在猜提供视频流服务的知名企业Netflix(中文名:奈飞)有没有可能被收购。一些投资者向本文作者透露,假如要收购奈飞,阿里巴巴是唯一适合的买家。

  这段时间,视频界因小米变得热闹起来。就在昨天,小米刚刚以3亿美金战略入股爱奇艺(见钛媒体前文《小米18亿元入股爱奇艺,小试牛刀之后内容端重磅来袭》),而上周还跟优酷展开了合作。

  跟小米借国内视频网站补足内容短板不同的是,一直深耕内容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直接把触角伸向了海外。就在上个月,有海外媒体报道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迪士尼、派拉蒙、华纳兄弟、环球、索尼和《饥饿游戏》系列电影发行商狮门会面,争取和片商签约,取得美国电影与电视节目的家庭播映权,或投资入股好莱坞片商。

  除了马云主动出击之外,来自《财富》杂志的报道称眼下美国投资圈也在为马云出主意,建议阿里巴巴把提供视频流服务的知名企业Netflix(中文名:奈飞)收入囊中。因为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奈飞最近的股价已经较52周的高位跌去20%,阿里巴巴对狮门娱乐的投资还未完成,现在正是阿里巴巴与奈飞商洽的好时机。本文英文原文发刊于《财富》,由钛媒体编译:

  时下投资圈里有个热门的话题,大家都在猜提供视频流服务的知名企业Netflix有没有可能被收购。一些投资者向森盖透露,假如要收购奈飞,阿里巴巴是*适合的买家。(钛媒体注:Netflix中文名是奈飞)

  上月奈飞的股价大跌,NBA达拉斯小牛队的老板、富豪马克·库班却增持了奈飞的股票。他相信,这家在线视频流服务供应商将是业界首屈一指的收购目标。姑且不论库班这么判断是否正确,这种投资行为无疑凸显了一个更令人好奇的问题:谁会是奈飞最合乎情理的买家?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奈飞拥有5010万订阅用户。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还在不断增长,奈飞自然成为多种企业感兴趣的收购对象。今年是奈飞大展宏图的一年,这一年里,奈飞在六个欧洲国家的业务出现实质性进展,同时扩大全球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纸牌屋》(House of Cards)、《女子监狱》(Orange is the New Black)这类原创剧集也让投资制作方奈飞赚得盘满钵满。

  尽管如此,奈飞那高达230亿美元的市值和100倍的市盈率又显得身价“高高在上”,足以吓退大多数有意向的买家。潜在买家的范围就此缩小,收购奈飞需要买家稳扎稳打进行战略推演。、

  常提起的两大潜在买家,是亚马逊和苹果

  目前业界常提起的两大潜在买家是亚马逊和苹果。他们都有充裕的资金,也愿意收购奈飞这样的公司。问题在于,这两大巨头旗下均有视频流产品。收购奈飞可能为他们省去获取内容的资金,因为奈飞的业务和那类产品有重合之处,但收购也可能扼杀他们现有的产品,或者可能干扰那些产品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亚马逊的流媒体市场份额很小,市场占有率仅1.6%,可该公司拥有巨大的视频库,并且利用即时视频服务Prime Instant Video作为营销工具,增加亚马逊Prime的付费会员。如要沿袭同样的路线,亚马逊可能借助收购扩大旗下Prime服务的用户群,让Prime对用户长期产生吸引力,或是像今年8月收购游戏视频公司Twitch那样,不是简单地累积雷同产品,让新进子公司锦上添花,而是真正弥补旗下产品与服务的短板,与新进子公司的业务形成互补。

  有鉴于此,亚马逊若收购奈飞,主要目的应该是向用户推广Prime服务。可是,奈飞的平均年度收费约为100美元,几乎与Prime每年99美元的收费水平不相上下,用户不可能为了获得同属亚马逊旗下的服务两次付费,所以亚马逊将不得不将它们合二为一。这意味着,亚马逊会为了赢得奈飞的付费用户而牺牲Prime,允许奈飞的付费用户免费享受Prime的服务。眼下还不清楚有多少奈飞的付费用户在亚马逊购物,也就是说,有多少奈飞用户主动选购了亚马逊的服务,他们并非因为亚马逊收购奈飞而成为亚马逊未来的客户。

  以上推测表明,亚马逊与奈飞的理想合作方式应该是结为营销伙伴,未必要合为一家。

  与亚马逊的Prime不同,苹果的iTune通过用户下载销售内容。奈飞的订购模式与iTune可以相得益彰,但苹果已占有65%的歌曲下载市场,奈飞根据订购提供内容是一对一的销售方式,很难想象苹果会冒险尝试这种方式创收。纵然iTune的营业收入增长缓慢,苹果庞大的产品帝国已经营得极为成功,也不可能允许“异己”混入苹果产品的大家庭,那样会影响旗下平台强大的品牌形象。

  另外,即使苹果坐拥价值1550亿美元的现金和证券资产,也会倾向于将资金用来回购本公司的股票,以及为了巩固自身业务收购一些小公司,获取对方的知识产权或者专利。苹果斥资30亿美元收购声乐设备制造商Beats是个例外。但那笔交易与苹果开拓音乐市场的核心战略有莫大的关系。至少现在,奈飞距离苹果的意向采购圈还很远。

  潜在买家还可能是Comcast

  另一位潜在买家可能是有线电视、宽带及IP电话服务供应商Comcast。今年2月,Comcast宣布,以452亿美元收购大型媒体公司时代华纳。目前这笔交易已获得美国政府监管机构批准。它将缔造美国*的有线电视供应商,拥有3000万付费收视观众。

  尽管将成为市场的巨无霸,Comcast还面临一项越来越大的挑战:客户希望更贴近互联网,不再局限于有线的空间。奈飞、视频网站Hulu这类新兴网络公司都以互联网为依托提供服务,甚至连Comcast的老对手美国有线电视网HBO和Showtime都在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内容。有线电视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在土崩瓦解。

  倘若与奈飞联姻,Comcast便能将旗下宽带服务与奈飞的流媒体入口联通,这可能为Comcast重新赢得那些有线电视业务方面失去的客户。并购也可以给奈飞带来帮助,因为奈飞如果要避免旗下网络流量增长放缓,就必须向Comcast付费购买特定的宽带服务。假如与Comcast成了一家人,奈飞自然可以省却这部分费用。

  不过,Comcast收购奈飞还有两大问题。其一是,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发声,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应采取行动,保证网络公正,避免Comcast这样的公司有选择性地抑制互联网流量。虽然FCC的负责人并未接受奥巴马的提议,但如果美国政府果真这么做,奈飞就可能打消与有线运营商合作的念头。在Comcast收购的奈飞的假象交易中,买方的交易意愿将比卖方更强。在那种形势下,Comcast可能不得不以极高的溢价收购奈飞。

  另一大问题是美国政府的反垄断审查。讽刺的是,即使不能说毫无可能,Comcast和奈飞这两家公司也不大可能以收购方式产生可以被认定为垄断的范围和影响力。Comcast今年收购时代华纳已引起市场观察家的猛烈抨击,他们担心这样的超级合并很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Comcast有关收购的任何进一步行动都可能引起美国司法部行动。

  最适合的买家只有一个,那就是阿里巴巴

  综上所述,筛选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最适合收购的奈飞只有——两个月前刚在美国公开上市的中国头号电商阿里巴巴。

  启动绿鞋机制后,阿里巴巴上市最终募得250亿美元,融资额创全球企业IPO最高纪录,其可支配资金多达500亿美元,得以在美国走上收购的追逐之旅。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希望让进军中国的流媒体视频市场,与优酷土豆、搜狐网等国内对手一较高下。而且,这家以电商起家的巨头已经与好莱坞公司狮门娱乐(Lions Gate Entertainment)联手,将共同推出新的服务。

  狮门娱乐在影视制作与发行领域获得成功,但没有任何经营网络内容入口的经验,在处理内容关系方面可能有局限性,不可能像奈飞这种发行纯剧作的供应商那么如鱼得水。假如阿里巴巴的确有意在流媒体视频市场立足,与奈飞这种技术和营销水平在业内首屈一指的企业合作,自然会比和狮门娱乐共同从零开始获利更多。

  当然,阿里巴巴的目标也许并非仅仅推出新的视频服务,而是通过生产内容在好莱坞打响名号。不过,从此前一系列创新之举和今年挺进电影业的行动来看,奈飞也可能成为实力雄厚的阿里巴巴合作伙伴。奈飞已表示,今年对原创内容的投入会翻倍,部分原创内容可能专门面向中国市场, 其他原创内容将继续供应美国等其他市场。换言之,收购奈飞将使阿里巴巴麾下增添一大实力品牌、一家覆盖50个国家的全球性流媒体企业,以及一件现成的利器。操起它,阿里巴巴在4.7亿美元的中国网络视频市场搏杀便功力大涨。

  对奈飞而言,进入中国市场正逢其时。奈飞的首席财务官大卫·威尔斯(David Wells)在一次投资者活动中曾强调,美国国内用户增长缓慢的现状迫使该公司积极开拓新市场。然而,中国绝非奈飞这种外企能轻易掌控的市场,他们面临从政府管制、盗版内容到消费者对网络视频缺少付费习惯等多方面挑战。如果得到阿里巴巴相助,仰仗阿里巴巴的规模和本土影响,奈飞将能适应中国的环境。此外,奈飞还在增加对原创内容的投入,并迅速攻占海外市场。这都可能需要大笔资金。财力雄厚的阿里巴巴也可以成为奈飞的“靠山”。

  最后,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奈飞最近的股价已经较52周的高位跌去20%,阿里巴巴对狮门娱乐的投资还未完成,现在正是阿里巴巴与奈飞商洽的好时机。至于库班这种早早就下注看好奈飞的投资者,将来会因为押对了宝财源滚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电子商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