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移动互联网圈子最火的话题恐怕就是脸萌的一夜爆红。这款不管是制作上还是使用上都给人一种没啥科技含量的头像生成器,偏偏就在移动互联网应用这块血流成河的战场里杀出一条生路,成功登顶苹果应用商店,并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掀起一场刷屏潮。
但是,火箭般的攀升之后迎来的是自由落体般的坠落。时至今日,那些充斥在朋友圈里的萌头像几乎已经销声匿迹,那些在脸萌火爆时跟风做了投降的小伙伴,最后也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把头像换了回去。搜索脸萌的百度指数,明显可以看出,在热度达到*之后,脸萌几乎是立即就迎来了关注度的下滑,速度堪比自由落体。
一夜成名,却又昙花一现
脸萌的走红有许多客观因素。首先是它自身产品功能过硬,精准地抓住了网民心中想要显摆自己的刚性需求。人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马斯洛大神的理论早就告诉我们,寻求认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每个人都会下意识给自己进行形象定位,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这个定位和我本人相符吗?我的朋友们是这么看我的吗?于是,做一张头像发到朋友圈里,既含蓄地自恋了一把,又能从朋友的互动里得到的答案,分享就有了天然的动机。
其次,脸萌的操作极为简单,甚至可以算是无脑。只要用户本人的审美观还不至于奇葩到无可救药,基本上都能做出至少算是顺眼的东西来。而在脸萌设计师刻意的美化下,所做出来的成品几乎不可能丑到无法直视——这让多少自身硬件水平低到连魔漫都拯救不了的用户泪眼滂沱,终于有那么一次,自己不用在朋友们各种自曝美照片的时候默默咬小手绢了。
最后是脸萌产品设计上的天然优势。当其他APP创业者在挠破脑袋想曝光,挖空心思玩炒作的时候,脸萌却凭借生成图片的设计,无缝地深入到了一切可能的社交媒体中,甚至不用去向巨头申请什么入口。和许多应用相比,脸萌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推广成本,就足以让使用者自发成为它的传播环节。
Web2.0时代的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可能像脸萌一样在产品设计上就加入病毒传播思维的产品却少之又少,且大部分还是相机滤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这也是很多创业者只能干瞪眼看脸萌红透半边天的原因——产品设计就输了,这游戏该怎么玩?
致胜优势,却又成劣势
说完了优势,再来看问题。事实上,在我看来,前面所说的三大优势,也正是脸萌最为致命的三大软肋。郭列的确抓住了用户的痛点,问题是,他下手似乎有点偏。
的确,社会性决定了获得认同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虽然是刚性的,但形式却具有多样性。对于普通人来说,自己做出一张满意的头像,得到了朋友们的正面评价,这张图片的使命就已经达成,几乎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了。
脸萌这款应用能够吸引重复进行使用的大概只有两类人群:一类是手残党,不光手残,审美观还奇Low无比,这辈子基本和创作无缘;另一类是自恋党,每天的兴趣就是照镜子,玩自拍,把自己的大脸发布到一切可以触及的平台上。前一种人使用脸萌得到的是挫折,几次之后也就心灰意冷甚至怒删了,后一种人嘛……呵呵,相信我,他们普遍没什么朋友。
再说操作。不错,傻瓜式的操作是脸萌一大亮点,但“操作简单”的另一个意思是限制了产品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功能的相对简化。说到底,脸萌只是一款基于用户自恋情结而诞生的拼图游戏,在结果生成的同时,它在用户手机中的使命也就已经完成了。时至今日,脸萌还在坚持不懈地更新着素材,并想出了一系列如拼明星之类的活动。但我认为,这些动作归根结底还是在“拼图”的圈子里打转,始终无法给用户眼前一亮式的颠覆——毕竟,大多数正常人是没有闲着没事拼人玩儿的习惯的。
而在我看来,脸萌衰落最根本的原因是对用户心理把握失误。通过社交媒体病毒传播火起来的脸萌,最终也因为对社交用户想当然的心理预估把自己一个跟头摔回了起点。
从产品定位来看,脸萌最主要的用户群是在校学生及年轻群体,说得再精确一点就是95后、90后甚至是85后。这部分人群思想开放,喜欢尝鲜,极其容易被煽动并造成群聚效应。但这些人也追求独立,蔑视主流,讨厌被贴标签和归结为“陌陌分之一(不是黑陌陌哈)”。对于他们来说,当脸萌已经从潮人专用的稀罕物变成朋友圈里刷屏的地摊货时,它也就失去了前期所具有的装X属性,吸引力自然也无从谈起。
年轻人的思路就是这么直接:不能装X秀优越感的东西,我要你何用?
脸萌,如何才能萌下去
说了这么多,最后来点实在的。对于脸萌而言,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长久地萌下去? 其实,依靠单一功能和极简式设计打开市场并成为焦点的应用很多,既有屌丝如自封为“拉屎必看”的暴走漫画,也有高大上到拒绝Facebook和Google天价包养合同的Snapchat。这些应用最初都是通过短小精悍的核心功能钻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可不同的是,在拓展出领土后,它们都选择了在产品热度尚未衰退时积极转型,拓宽了一系列替代性功能,让自己像章鱼一样牢牢地“吸”住用户。
Snapchat最初的确是靠艳遇一般刺激的“阅后即焚”打开了年轻人市场。问题是,人家很快就针针对用户的社交需求推出了“再来一发”、“Stories”等额外功能,正儿八经地玩起了Istagram等照片分享应用的路子。只不过,和Instagram这些需要用户花时间整理维护(对于强迫症人群来说这简直是地狱)的应用不同,分享内容会自然消失的Snapchat显然更满足年轻人的尿性——肆意妄为,又不想考虑后果。
最近,Snapchat又在“Stories”的基础上推出了基于场所的“Our Stories”,正式开始涉足LBS。在两位创始人心里,“阅后即焚”是为Snapchat开疆拓土的功臣,但却不是它*的大奖。而一款只是靠打打色情元素搞陌生人社交的应用,也不可能得到35一美金的天价估值。
从Snapchat身上,脸萌要学的是产品战略。
再说暴漫,对于脸萌这样一款文艺范儿小清新的应用来说,把它和暴漫这样的“Low货”相提并论,估计创始人郭列多少可能会有点不高兴。但我却认为,暴漫无论在产品设计还是传播方式上都与脸萌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一样是UGC,一样是图片生成,甚至连用户群体的定位都高度重合。
想当初,Rage Comic在漂洋过海传入中国的时候,公众对他的印象多半不过是“夸张”、“搞笑”、“略惊悚”以及“姚明的脸真好玩”。但当它与文字相结合,具有了故事性和情节之后,便在网友手中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如今,暴走漫画已经从网友自发的狂欢走上商业化运营之路,在加入了官方性质的平台后,一个几乎永远不会枯竭的创意出产地就此诞生了。
如今的暴漫在年轻人里俨然已经成为某种文化旗帜。暴走漫画的官方微博已经有400多万粉丝,官网日流量超过百万,还推出了自己的网络视频栏目《暴走大事件》。你问它有多红?《大事件》第二季第12集现在在优酷上的播放量是1003万——而昨天这个数字还是1000万出头。
当然,暴走漫画也有很多可以吐槽的槽点,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或许在以后我会再开文详说。有些人说,暴漫红又怎样,说到底不过是个屌丝狂欢的Low趴。呵呵,Low又怎样,你去跟风投说,别让他们给暴漫投钱啊?
如何榨干用户的自主创造力,让用户源源不断地贡献内容,脸萌,你有想法了吗?
目前的APP市场上,以90后作为核心用户的创业项目一抓一大把,但可惜的是,这些80后甚至70后的创业者们,往往并不会花很多心思去实际研究用户老爷们的真正需求。
90后、95后,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新玩家,并且在未来10年之内,他们也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用户。任何一款娱乐或带有娱乐因素的应用,都无法避免这样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群体。
这群年轻人,他们自我的同时也乐于分享,崇尚娱乐的同时也有严肃的个人价值观,只要你肯听,他们绝不会吝啬和你分享自己的感受。他们没有我们这么成熟和理性,但也绝不像许多80、70后所认为的那样狂妄自大,无法无天。
圈子里有句话说,传播人靠在办公室里拍脑门就能赚钱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现在的传播者需要远离办公桌。我想,这句话在今天不仅适用于传播,对每个行业和领域的创业者而言也是如此。
【作者微信公众账号(偶尔更新):wujuansh】
21223起
融资事件
4435.76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58家
企业
3219家
涉及机构
512起
上市事件
6.30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