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了一些电商大佬,玩法各不相同,但是大佬们都身怀绝技,让其电商平台快速崛起。
虽然一开始就搞互联网 ,但是阿里巴巴的发家之本在于挨家挨户的地推团队和论坛,开始马云经常也现身说法来讲B2B的重要性,当时中供铁军的锤炼都是从上门推广开始,包括茶叶店、服装店都争取让对方上网,培育了*批触网商家,中供铁军也塑造了一大批阿里高管,据说艰苦的工作环境让很多人身体不适。
开始淘宝开始搞的时候,以二手货为主的ebay易趣已经掌控了国内的电商交易,但是ebay易趣已经由职业经理人玩了,规则跟美国ebay很像,在机制上买卖双方无法见面,还要收佣金,淘宝开始就是全免费,允许双方见面交易(当时以二手货为主),还开发了旺旺让大家在线沟通,在06年就彻底超越了ebay易趣,后来后者被迫转型。
2、刘强东—赌命般的价格战和认命一样搞配送
刘强东从08年开始,就一直在巨亏中发展,危机时也曾经跟软银赛富和富士康谈融资,因为一直主打3C的价格战,低毛利的傻粗大黑品种让京东持续 巨亏,让老刘早生华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遭到苏宁国美的耻笑,因为盘子太小又亏损,但是刘强东一直在低毛利中高歌猛进,直到在体量上可以跟对手平起平坐,并威胁到对方的生存为止,盈利尚难,先把规模做大吧。
因为第三方配送不给力,早在08年京东就尝试自建配送,也让国内掀起一片质疑之声,烧钱的配送价值在哪里?刘强东持续在物流上大投入,包括亚洲一号计划和配送体系,现在已经成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后来一号店、易迅网纷纷效仿。
3、沈亚—服装特卖的传统生意人
沈亚是传统生意人,原来又不做服装生意,很多人认为他是否能够领导唯品会, 但是正是因为不懂营销和推广,让沈亚将精力都集中在服装特卖的供应链上,去建立一群靠谱的买手,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然后不断通过物流优化来降低成本,特卖其实就是买手制的供应链优化,唯品会不是当初最被人看好的特卖网站,但是确实真正把电商当做一门生意来做并且做的*的。
4、陈欧—为自己代言的文案和传播
陈欧跟李静的乐蜂网是一对冤家,缠斗了好几年,让陈欧崛起的,正是一套“为自己代言”的系列广告,这个广告,从文案到策划,到出境,都是陈欧个人完成,为自己代言触动了一二三线城市大批量的屌丝柔软的内心,碰撞了他们的心灵,他们艰难的在大都市打拼,有很多的困境和挫折,聚美将几乎全部的营销费用都打在这一个点上,让聚美的口碑和声誉快速传播。
当然大量跟二三线化妆品牌的*合作是聚美的另一种手法,跟唯品会在服装上差不多,不再点评。
5、张涛—餐饮O2O上坚守十年的秘密
很多人说大众点评学yelp,实际上大众点评成立比yelp还要早,从居民楼起家,开始做社区做点评,后来做优惠券来盈利,大众点评一直不温不火,团购时代到来之后,张涛也快速跟进,开始并不被人看好,当时拉手和窝窝团才是团购的大明星,几年过去了,现在餐饮团购市场已经形成点评跟美团的二元竞争格局,同时还战略入股了饿了么,弥补了自身的短板,形成了点评、团购、订座和外卖的四大业务。
张涛也是很传统的人,在跟美团的大决战来临之际,他很精明的让腾讯入股,愿意用股权来争取微信的流量资源,为下一步点评的IPO估值和融资 打好了基础,从京东IPO的表现来看,跟腾讯捆绑市值会大增很多,上次4亿美金低价出让部分股权,下一次马上再融资有望再融资10亿美金,十几亿美金吃进去,具备了跟美团大战三四线的基础。
我对张涛最佩服的是他说的话, 人与人基于社交关系是腾讯,人与信息是成交的百度,人与商品是阿里,会不会出现第四大平台,就是基于人和服务之间?他想做这一个。
6、王兴——奔跑的持续创业者
王兴几次创业了,前几次难言成功,导致当初的创业伙伴分分散散,后来组建美团才重招旧部,因为前几次都以科技创业为主,并不算成功,所以团购兴起后,大家更看重大团队管理经验更出色的拉手和窝窝团的两个CEO,后来证明王兴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王兴强在技术,他有能力把信息技术做的远比团购对手做的好太多,减少了商家的麻烦(收款、结单等),让人效快速提升,2011年我搞O2O讨论会,同行们最佩服的就是美团的信息化,太强了。
王兴也明白,自己强在技术和营销,但是团购毕竟靠地推,这方面他的老团队并不擅长,所以礼聘当时在阿里并不如意的阿甘加盟(因卫哲事件受影响),阿甘本来就是阿里B2B的传奇,善于带队伍、打硬仗,到了之后美团的地推速度和人效比就跟对手拉开距离了,当初拉手和窝窝团等对手都看不上四五线城市,阿甘快速推进,在四五线城市玩的很火,当然那里没有对手,现在对手想蚕食美团这块蛋糕已经很困难了,移动互联网给了四五线城市O2O爆发的机会。
正是依靠技术+阿甘的地推,王兴跟阿甘的二人转才玩的很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