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一季度并购呈保守增长走势,VC/PE看好并购退出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359起,同比大涨71.0%,环比下跌19.5%;披露金额的交易共计323起,涉及案例金额达232.08亿美元,同比下降26.3%,环比跌幅为27.6%,表现略逊于2013年。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359起,同比大涨71.0%,环比下跌19.5%;披露金额的交易共计323起,涉及案例金额达232.08亿美元,同比下降26.3%,环比跌幅为27.6%,表现略逊于2013年。其中中国市场国内并购297起,完成的交易金额达120.43亿美元;海外并购48起,涉及交易金额90.64亿美元;外资并购达14起,交易金额共计21.02亿美元。

  另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季度,已宣布尚在进行中的并购案例为390起,其中披露金额的301起案例涉及的交易金额达567.49亿美元。此外,在2014年*季度中,另有90起并购案例为关联交易(该90起不计入已完成的359起交易的统计中),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为87起,涉及的交易金额达43.57亿美元。




  并购交易量同比表现突出,海外并购马年强力开局

  2014年*季度,中国企业国内并购表现依然持续较为活跃。与2013年*季度市场表现低迷不同,本年度开年之期,市场并没有因为新股的重启而遇冷,但较之上年末并购市场爆发性的增长趋势,本季度国内并购出现明显回落,并购交易量及金额均出现下滑。在IPO新政目前尚处于不明朗状态,以及政府大力推助并购重组的决心下,2014年一季度中国企业共完成国内并购297起,较上年同期增长64.1%,环比下降24.8%;其中披露金额的273起交易共涉及并购金额120.43亿美元,同比大涨134.3%,环比下滑37.2%。尽管较2013年末,本季度并购市场出现回落趋势,但是基于李克强总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等宏观政策,清科研究中心认为2014年国内并购市场依然保持升温趋势。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历经了强劲的2013年之后,在本年度伊始便猛力开局。本季度海外并购共完成48起案例,较2013年一季度的20起案例激增140.0%,环比上升29.7%,达到近年来峰值;但是在并购金额上表现较为平平,本季度共产生交易额90.64亿美元,同比减少45.6%,环比下滑13.5%。随着境内投资者海外并购经验的不断丰富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能源及矿产房地产机械制造汽车清洁技术等行业海外并购表现依然较为突出,但是出于对今年国内经济形式的考量和观察,大型案例相对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中海油2013年2月完成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企业以纵向收购完善产业链为主。其中,2014年1月越秀集团以15.02亿美元的高价收购香港创兴银行,成为本季度*的海外并购交易,其次是3月中粮集团收购荷兰Nidera农业公司,斥资12.00亿美元;同时,国家电网于2014年1月以11.16亿美元的高价收购香港港灯电力投资,以上案例为本季度完成交易金额的前三名,其余案例交易额均小于10.00亿美元。

  外资并购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打开以及外商投资产业和区域结构的优化,本季度外资并购表现良好,完成并购案例14起,同比增长55.6%,环比增长率为0.0%;但是,外资并购在交易金额的方面略显保守,本季度披露金额的案例达11起,涉及并购交易额为21.0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6.92亿美元下降78.3%,环比下降12.7%。从历史上分析,中国的大型并购交易主要涉及在能源及矿产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其中很多重点行业因为存在负面清单,国家审核方面尚未准许外资及民企进入,但是预计在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未来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资金链收紧房企现“并购潮”, 金融行业频现大型并购

  从行业分布来看,2014年*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359起并购交易分布于房地产、能源及矿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机械制造清洁技术化工原料及加工、电子及光电设备等22个一级行业。从并购案例数来看,房地产以52起交易,占比14.5%的成绩再度夺魁;其次是上年度一直表现*的能源及矿产行业,本季度共完成35起案例,占交易总量的9.7%;第三名是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本季度超过一直稳居前三的机械制造业,共完成并购交易25起,占比7.0%。

  从并购金额上来看,房地产依然遥遥*其他行业,以55.49亿美元交易额的成绩*,占比达23.9%;其次是金融行业,本季度共产生交易金额35.91亿美元,占比约15.5%,这主要是受益于1月越秀集团斥资15.02亿收购创兴银行;能源及矿产行业本季度排名第三,完成并购交易的金额达20.19亿美元,占并购交易总额的8.7%。

  整体来看,本季度最为活跃的行业无疑是房地产企业。2014年房地产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行业之一,但是从2014开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颠覆性动荡,部分地区楼价呈下跌趋势。从需求端来看,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重点城市的限购政策对于房企影响巨大,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由粗放式的高速成长到理性健康成长的转型期;从供给端来看,银行的限贷政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存在了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去杠杆后融资渠道的收紧,市场渐渐出现优质开发商容易获得融资,中小房企却逐渐弱势的“马太效应”;从行业端来看,企业利润出现下滑趋势。其重要原因包括土地价格的走高、劳动力的走高以及融资成本的走高等原因导致的。在此背景下,大型房企开始出手,以横向收购为主频频并购小型房地产企业以期扩大土地贮备及壮大自身规模。预计未来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整合洗牌,行业竞争将从土地储备、融资、市场份额、区域拓展、人才、产品设计等多方面全面开展。




  VC/PE相关并购再创历史纪录,利好宏观政策将再推新高

  2014年对于VC/PE机构来说是重大利好的一年,本季度VC/PE相关并购表现突破新高。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季度共完成VC/PE相关并购交易191起,较上年同期大涨169.0%,环比增长38.4%;从并购金额方面,本季度产生的交易金额达132.18亿美元,同比上涨14.0%,环比激增115.8%。2014年在国家积极推进国企改革的背景下,以及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中明确提到:鼓励证券公司开展兼并重组融资业务,各类财务投资主体可以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形式参与兼并重组,同时,IPO新政的不明朗也消减了VC/PE机构并购退出的谨慎态度,此前清科调查显示逾七成VC/PE机构将继续选择并购退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VC/PE相关并购产生。

  从行业分析,本季度VC/PE相关并购共涉及能源及矿产、互联网、房地产、电子及光电设备、化工原料及加工等21个一级行业。在并购数量方面,能源及矿产*,本季度共完成19起案例并占比9.9%;紧随其后的是市场热门行业互联网,以18起VC/PE相关并购稍逊一筹,占交易总量的9.4%;其次,房地产行业以17起案例且占比8.9%的成绩排名第三。在并购金额方面,房地产行业依然表现出色,本季度涉及交易金额为36.97亿美元,占VC/PE相关并购交易总额的28.0%,平均金额为2.31亿美元,排名居首;排名第二的是金融行业,本期仅完成的6起VC/PE相关并购涉及交易金额高达16.06亿美元,占比12.15%,其平均金额高达2.68亿美元;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本期排名跃至第三位,本季度该行业共产生交易金额14.54亿美元,占交易总额的比例为11.0%。


  ——————————

  数据研究咨询

  电话:400-600-9460 邮件:research@zero2ipo.com.cn

  更多采访请联系:

  姚婷婷 Jewel Yao

  电话:+8610-84535220-6202

  邮箱:pr@e-zero2ipo.com.cn

  关于清科研究中心

  清科研究中心于2001年创立,是目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专业权威的研究机构之一。研究范围涉及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新股上市、兼并收购以 及TMT、传统行业、清洁技术、生技健康等行业市场研究。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产品品牌包括:研究报告、私募通、私募管家、排名榜单,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咨询服 务。

  关于私募通

  私募通(www.pedata.cn)是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一款覆盖中 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为全面、精准、及时的专业数据库。私募通分为PC终端和移动终端,能够为众多的有限合伙人、VC/PE投资机构、战略投资 者,以及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研究机构等提供专业便捷的数据信息。

  关于清科集团

  清科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的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综合服务及投资机构,旗下包括:清科研究、清科互动、投资界(www.pedaily.cn)、清科资本、清科创投、清科投资、清科财富七大板块,主要业务涉及领域内的研究咨询、会议平台、信息咨询、投行、直接投资、母基金管理以及财富管理。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www.zero2ipo.com.cn/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清科研究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