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青鸟是个悲剧!”说到曾经的IT培训业巨头,黑马导师、珍品网创始人曹允东在黑马大赛教育行业分赛上不停地惋惜。无独有偶,另一位黑马导师、学大创始人金鑫也发出过类似的声音,在他看来,北大青鸟是2000年后IT培训潮中最可惜的企业。这出“悲剧”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它衰落的趋势太明显了,我甚至都觉得它快倒闭了。”谈及北大青鸟,曾经的加盟商赵明(化名)不禁感慨。在大多数人看来,北大青鸟正江河日下,甚至淡出了业界的视野。从2008年的240多个校区到目前仅有10余个校区,从IT教育市场份额占比39.8%到被遗忘,从年营业额超过20亿元到不值一提,北大青鸟用了不到5年时间。
2006年4月3日,随着“你该充电了”的广告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已经蓄势近7年的北大青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北大青鸟的加盟校区在全国遍地开花,至2007年,大陆除了青海和西藏都有北大青鸟的校区。当然加盟商积极的前提是高利润——当时一家教学中心一年很容易就招到500个人,每个学员每年学费至少1万元,而且全是现付,没有应收账款。“而成本不到一半,无非是找几个懂行的人,租个地方,做个广告就有人来,至于培训效果好不好,是另一码事。”赵明向黑马哥透露。
北大青鸟之所以风生水起,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05年之前通过高考上大学比较难。很多人上不了大学,青鸟就是针对这些人进行IT知识的培训,为他们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此外,当时高校的IT教育质量很差,学生通过在北大青鸟的学习,确实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发挥作用。
在许多人看来,如同英语培训领域的新东方,北大青鸟在IT培训界功不可没,开了教育加盟的先河,包括加盟店的管理、门面设计、教室布置以及岗位管理等。北大青鸟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IT培训业的繁荣,华育国际和武汉思远等IT培训学校皆脱胎于它。另外,它也为教育培训界输送了大量人才,比如瑞思学科英语的创始人夏雨峰等。
但好景不长,*的问题就是市场变了。一方面,IT产业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细化。学会一个最基础的编程到哪儿都能工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近年既有JAVA、游戏动漫和测试等,还有安卓和iOS的兴起。很少有机构能覆盖这么大的领域,毕竟教材研发和就业体系开拓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当然,依然有人做这些细分领域的培训,比如51test专门做测试培训,亚嵌教育只做嵌入式培训,千锋仅做安卓方面的培训。
另一方面是高考扩招。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录取比例约为50%,3年后上升至61.67%,之后更高达72.35%,这意味着北大青鸟的上游生源池被抽干了。一位青鸟负责招生的前员工透露,原来招生一半以上都来自高考落榜生,扩招几乎让所有人都有了大学读。
更糟糕的是,不像竞争对手达内专注于大学毕业生回炉再造,北大青鸟的重心一直在高中毕业生上。达内一定程度上是靠这种就业实训在IT培训界站稳了脚跟,因为2005年之后,大量高校毕业生因为缺乏实践技能而遇到就业难题,进而产生了IT培训需求。
一个公司的成功点,也往往会成为自己再次成功的羁绊。囿于过去的部门利益关系和员工惯性,北大青鸟的招生对象从高中毕业生到大学毕业生的转变并不顺利。大学毕业生的钱的确比高中毕业生的难赚,前者的消费更加理性,不易被“八千月薪”的广告所“忽悠”。此外,目标受众锁定大学毕业生也存在很大硬伤,因为他们集中学习的时间也只有3-4个月,而一个培训中心的房租交纳和人才雇佣不大可能按照这种周期。
由于不注重教学内容的积累,导致众多加盟商可以迅速脱离青鸟。假如一个加盟商学会了市场拓展和校区管理,北大青鸟就没有特别之处了,也就没有人再愿意上交占收入近30%的高额管理费。实力强的加盟者可以做自己的品牌,而且不一定比北大青鸟做得差。“既然大家都已经做自己的内容了,北大青鸟这块牌子其实也没什么价值了,愿意挂就挂。”曾经的加盟商赵明向记者说。
2008年,北大青鸟原本有一个非常好的上市条件,但抱着业内老大的心态,无法和投资人谈拢估值,因此放弃了IPO计划。
当然,一蹶不振的IT培训公司不只是北大青鸟。2004年,从北大青鸟独立出来的华育国际以“订单式”培训和高就业率为卖点迅速蹿红。在火爆的市场支撑下,华育国际于2007年获软银赛富2000万美元投资,随之而来的狂热扩张:半年内增加了22所分校,至2008年它共拥有50家分校,营收达到了1.5亿元。软银赛富副总裁徐哲当时乐观地展望—1-2年内华育国际在全国各地开100所分校,争取两年内在海外上市。
然而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的到来,华育国际的发展也戛然而止。经济危机*冲击到IT行业,就业岗位减少,华育国际宣传的高就业率受到质疑。再加上高校进一步扩招,能颁发文凭的民办院校招生都颇有困难,更别提只有一张培训证书的华育国际。除此之外,华育国际急于跑马圈地,师资跟不上,导致培训质量大大下降。分校的经营成本又高居不下,全国每月上千万元的运营经费都要靠总部承担,2010年,华育国际终于吃不消了。这年初,华育国际总部资金链断裂,全国范围内,分校倒闭了近七成。2011年后,华育国际便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即便被提到也往往是当做反面教材。
天津曾经有一个IT教育培训界的圈子,高峰时聚集了大概近40家企业,现在基本都倒闭了。随着整个IT行业的发展,技术更迭加速,从物联网到云计算,再到大数据,面对如此多的歧路,“青鸟”还能找到自己的归途吗?
黑马导师金鑫点评:
2008年,北大青鸟本有机会上市,并且已经完成了路演,而当时创始人因为股票定价比较低就撤销了IPO申请。后来形势就更急转直下了,一方面是源于IT培训的大衰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资本市场窗口期关闭。北大青鸟现在已经江河日下了,但青鸟体系确实出了不少人才。
黑马导师曹允东点评:
2006年要上市的时候,因为股权纠纷一直没解决,北大青鸟就拖了两年,然后就吵架,之后因为估值问题,又没成功上市。现在,大家很少听见北大青鸟的声音了,所以有时候机遇抓住就在,抓不住就没了。
12539起
融资事件
6108.54亿元
融资总金额
7766家
企业
2467家
涉及机构
705起
上市事件
8.00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