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中央除了三把椅子,什么也没有留下。
一个小时前,那里坐着大连万达集团(以下简称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Sebastian Wood)和英国圣汐游艇董事总经理麦金泰尔(Stewart Mcintyre)。
万达正式宣布了在英国的两项投资,包括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以及投资建设位于伦敦的高端酒店项目,总投资额约10亿英镑(约合90.9亿元人民币)。
其中收购圣汐公司花费总额约为3.2亿英镑(约合29.1亿元人民币),这对于年营收1500亿元的万达来说不算什么,甚至无法与去年收购美国 AMC公司相比——万达花了26亿美元来“把电影院做大”,王健林曾告诉《英才》记者,“想做大就要走并购路线。”可这次虽然并购了游艇公司,但看上去却并没有要把这行做大的意思。
此外,万达集团在国内每年开业20座万达广场,而海外的投资中却并没有多少地产项目。
王健林说,万达海外更倾向于在文化、旅游和零售三个领域进行投资。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曾对万达未来的规划判断:“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2020年万达彻底转型,以文化旅游为支柱产业,同时包括购物中心、商业地产。”在不久的将来,王健林想要把地产板块所占收入比例控制到一半以下。
尽管万达广场的建设速度总是让人瞠目结舌,但若要实现公司的“彻底转型”,恐怕就没那么快的速度了。
不过,王健林其实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着急:“我不主张太快。去年有了AMC,今年有了英国的投资,我觉得已经够了,再宣布(新的投资)等明年再说吧。”
大船掉头不容易,人们对这家准世界级的公司有着太多的好奇。没等主持人宣布提问结束,在场的记者们已经“埋伏”在台下,待万达掌门人一走下舞台,瞬间陷入了重围。
收购,但不派人
有人猜测万达收购圣汐游艇缘起于王健林个人的兴趣,他本人曾购买了圣汐“战舰108”型游艇,价值近8000万人民币。这好似电影《盗梦空间》中“把航空公司买下来”的桥段。
当然,也有评论认为,收购圣汐并不是因为王的爱屋及乌,而是由于万达意欲为国内旅游板块添枝加叶。
按照王健林的规划,万达在大连、青岛、三亚三座海滨城市各有一座游艇俱乐部,每个俱乐部的泊位约为300个。泊位的目的主要是吸引更多的游艇前来停靠,不过,每个俱乐部本身至少也要有10艘游艇。经过分析后,万达方面认为,买30艘游艇并不比收购公司划算多少,于是便从一家基金手中接过了圣汐。
与AMC不同的是,圣汐公司之前尚在盈利。其年收入约为3亿英镑。据王健林介绍,收购后,圣汐每年仍能够创造3000多万英镑的利润,而且订单稳定,“圣汐现在基本上在满负荷生产”。
万达此次并购圣汐91.8%的股份,而余下8.2%的股份则被管理层以收购价购买。在收购股权完成后,万达将保留圣汐公司现有的管理层、在英国的生产基地以及全部员工。
在去年收购AMC公司的过程中,万达先与AMC的42位核心管理人员洽谈了管理合同,外界认为这为收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比如,当时万达对管理层承诺不再卖出AMC,同时跟管理层签订4—5年的长期合同,从中方派过去的人只有两个,并且承诺把税后利润的10%留给管理人员作为奖金。
“一些投行和基金购买了大量的企业,但是他们并不希望长期经营,而是等待时机卖出企业加价获得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实际上处于一种无主人的状态。”王健林说。
AMC公司到今年刚好成立100年,且不说一家年轻的公司如何驾驭百年老店,单是中外企业之间不同文化背景间的碰撞就让企业家绞尽脑汁平衡。
而圣汐也有近60年的历史,已形成了自身的品牌文化,收购成功后,万达甚至没向圣汐公司派驻一个员工,“我们现在进去(收购),无非就是有一个新的主人,给予适当的政策,我们相信他们会干得更好。”
“我并不认为收购一家公司最困难是文化上的。”王健林说,与小企业不同,他认为如果有志成为一流的跨国企业,多种企业文化并存并不是坏事。
英国买地比北京便宜
“万达收购游艇业务既是为了多元化发展,也是旅游板块产业链的延伸。”绿地集团副总裁石文红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万达的最新收购动作。
今年以来,万达在旅游项目上动作频频。在哈尔滨、南昌、合肥等地投资建设的文化旅游城,每个项目都计划投资几百亿元。
而“万达城”作为继“万达广场”之后的又一产品线,与已经建成的长白山旅游项目、正在操作的西双版纳旅游风景区项目,加上涉及到游艇收购的滨海旅游板块(三亚、大连、青岛),构成了万达布局全国范围内的旅游产业体系。
酒店是旅游开发中的“标配”,拥有高端酒店的自主管理品牌一直是万达的目标。此次投资英国伦敦的酒店项目,便能够将万达的酒店品牌(五星级的万达嘉华、超五星级的万达文华、*的万达瑞华)输出国外。
绿地集团总裁张玉良曾对《英才》记者描述如今海外旅游市场的火热——国内赴海外游客的规模可达每年1亿人次,再过几年,能够达到2亿人次。而这也催生了国人海外置业的需求。
巧合的是,在万达赴英国投资兴建酒店后不久,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在7月初花了2.6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3.6亿元)买下了英国的劳合社大楼,而这座大楼被认为是伦敦金融城的标志性建筑。
万达此次投资也选择在伦敦西部旺兹沃思区的核心地段,紧邻泰晤士河,据说在建成的酒店中可以俯瞰海德公园和白金汉宫,并与拟建的中国大使馆比邻。按照王健林后来的说法,买地的花费只有9000多万英镑,比北京“便宜多了”。
“企业做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选择国际化,而国际经济刚刚复苏,竞争并没有国内这么激烈。”石文红说。绿地集团也在近期入股了西班牙的一个酒店集团。
尽管王健林曾不止一次提到关于地产投资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但他对商业地产存在的问题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判断是,商业地产行业的问题可能在接下来一到两年内爆发,而房地产行业在未来也将遭遇天花板。
对商业地产未来悲观的不止一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及认为,眼下商业地产过剩现象已经十分明显,这并不只是在二线城市,而是全国性的问题:“几乎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幸免(过剩),包括北京。多元化,比如像万达到国外去买游艇,实际上就是分散这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