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我和大约10位豌豆借着参加Google I/O的机会,花了一些时间在硅谷游荡。大部分豌豆都是*次到硅谷,所以我们前后安排了对13家科技公司的拜访,帮助大家了解更多不同的做事方式,包括Flipboard、Facebook、Google、LinkedIn、Evernote、Tango、Backplane、Mozilla、Twitter、Pinterest、Asana、Dropbox、Zynga等。
拜访硅谷的科技公司是一种有趣的体验。我们一直希望在北京能做一家更像硅谷创业公司的企业,具体地说就是透明、高效、充满热爱。对比我们与硅谷公司的实际情况,这次探访之行有不少发现。
千差万别的公司,共同的文化血缘
初次去硅谷的时候,对天气的印象最为深刻。而这次去,印象最深的变成了,发现原来在看起来千差万别的公司里面,存在的共通点有这么多,这些公司或多或少都有着共同的文化血缘。
探访的这些公司,都有类似OKRs(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东西,叫法不一样,但做法都差不多;不同的公司也一定每周都有一次员工大会,尽管叫法不同,有的叫TGIF(Thank God It’s Friday),有的叫All Hands,也有的叫Q&A,但日程也都基本一样。大家都会在墙上挂dashboard,也都会印很多贴纸到处送,Hackathon、Polish Week也都普遍存在,等等。
在Facebook,你会看到很多在Google很熟悉的东西,例如厕所里面贴的TotT(Testing on the Toilet),这是因为在Facebook也有很多Ex-Googler,他们把这些东西带了过来。这些血液在不同的公司之间流转,就形成了不同公司之间共同的文化基因。拿OKRs来说,这是最早在Intel使用的方法,John Doerr教给了Google;Ex-Googler们又把这些带到了不同的公司。
也恰恰是自下而上都拥有的这些共识,成为整个系统顺畅运行的基础,大家可以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更上层的创造上。就像大家都使用AWS来做技术架构,就可以花更多精力在上次的业务开发上。尽管不同的公司都会强调自己的文化多么有特点,我反而会更看重他们之间共享的那一部分,这其实才是豌豆荚最为需要补充的部分。
国内的很多公司是缺乏这样的文化基础的,不是要来抱怨“中国如何如何”,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这里面的不同,并且付出相应的努力。因为缺乏AWS,我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进行技术基建;也因为缺乏这样的一种文化基础架构,我们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进行文化基建。如果不做,我们就不会得到这些。
事情不会像魔术一样发生
最近几个月我自己慢慢意识到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事情是不会像魔术一般自动完成的。
Dropbox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叫Molly的姑娘(可以在dropbox.com/about找到她),职位是行政助理(Office Coordinator)。因为职位关系,所以我本来对Dropbox之旅的期望有些低,没想到人家做行政助理是做出了核心竞争力的。她花了大约半个小时陪我们参观Dropbox的办公室,一边也介绍Dropbox的情况,能看出来她对Dropbox的产品和文化一样地熟悉和自豪,Hack Week也一样参与,还给我们兴高采烈地描述她当时做的项目。Dropbox大约300人,其中行政部有8个人,负责与办公室运营相关的工作,从前台接待到平面规划到欢迎新员工,真的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可以做好的工作,即使是看起来并不高深。
在不同的公司我们也会看到对类似这样的“支持”角色投入很多。Pinterest在和我们规模相当的时候法务部门已有3人,财务部门也已有3人;Dropbox的人数大约是我们的2.5倍,Office Team已有8人,用户运营工程师(User Ops Engineer)大约有30人。
有时候我们过于容易把技术层面的问题看成是人的心态层面的问题。现在慢慢明白,如果要把事情做好,就需要花时间;需要花时间,就需要有人,或者把别的事情做得少一点。
坚持创业的初心,做伟大的事情
在Pinterest时候是以前在Google的同事Jacky接待,Jacky说公司实际上是创始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在硅谷的公司这一点更为明显。无欲则刚,创业的追求更纯粹一些,也就更能坚持最开始的初心和专注了。
有一件事情我之前一直挺好奇的,为什么看起来硅谷的公司好像都能想得更长远点呢?问了Asana的联合创始人、Evernote的首席运营官等等,就明白了,其实答案也并不神秘和复杂。无非也就是对自己的竞争优势看得更清楚,对自己最开始的目标更坚持一点罢了。这两个公司都属于产品公司,坚信整个公司的根基是在做好产品上,相信自己能比别人更*一步,自然就能有更稳定的策略和执行。
再加上,做准确的计划,把公司变得更加可预期化,本身也是一种能力。Build great things,不仅是要有这样的心气,也要有对应的能力,否则就真的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了。有些时候精神层面的优势是能够战胜实力上的弱势的,但以卵击石并不是常态。可以小胜大的故事具有天然的戏剧感,自然也就更让人印象深刻了。
我之前也一直在想Dropbox为什么能抵御Google Drive的进攻,走进Dropbox一下子明白我一直忽略了一个事情:这是一个300人的团队专注在一个产品上的公司。Google Drive大约100人,而且是在丹佛,不在硅谷。
另外有一点比较务虚的感想,传统中国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和硅谷纯技术的文化还是有点不一样的。不能说硅谷的公司缺少这种理想,而是说更专注于技术和生活本身,从解决具体的、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开始,会更单纯一些。会说到这个,是因为去Twitter、Facebook的时候,很明显的感觉就是这两家公司自己并不认为是拯救世界、改善专制国际信息流通的公司。他们很乐意达成这样的副作用,但不是以此为出发点。
相对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前者吧。
21078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91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3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