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没有硝烟、和平不乏平庸的年代中却有这么一个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战场:移动支付领域。移动支付通俗说是使用手机完成支付业务。简单而不能再简单的概念却在近5年左右时间内引发了有如三国争霸一样精彩的战争。
战略优势:
拥有完善、成熟的资金清算系统。是支付,金融业务,政策,协议等规则的制定方,拥有者。大量的网点,丰富的线下受理渠道(遍布各地的POS)。普通大众的信赖和消费习惯。
战术武器:
目前已经在中国南方几个省市在试点的各个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端):其中包括:
1)无卡远程支付:
支付安全仅靠软件,即用户设定的密码(远程支付)通过手机的客户端软件将交易信息通过移动网络通信到银行的后台服务器,完成交易的方式。
有卡远程支付:
SD卡可以对交易数据进行加密,类似PC机上网银的U盾功能。使用时,需要在智能手机中安装银行发行的智能SD卡,并且在使用时需要在银行将该SD卡预先绑定用户的某张银行卡,支付时实际从用户绑定的银行卡扣费。
有卡近场支付:
NFC支付,集成金融IC卡功能的智能SD卡,支付形式类似刷公交卡,在商家的POS机刷一下手机,即完成小额度的消费。注:这里的“卡”是指(2015年前中国将停发银行磁条卡,取而代之的就是金融IC卡)。另外,手机必须支持NFC-SD功能,类似HTC-S165e银联定制的手机。
4)苹果皮支付:
由于苹果手机不支持SD卡,且不支持NFC功能。北京数码视讯,捷德等公司推出的类似苹果手机外壳的设备,里面集成NFC功能,也能集成类似智能SD卡的功能。使用苹果皮使得苹果手机用户也可以完成上面2,3有卡的近场或远程支付。由于苹果手机用户量巨大,同时潜在消费力,思想意思超前。苹果皮支付可以看做是银行系在最近推出的移动支付的秘密战术武器。
战略布局:
由于国家银行卡迁移的大战略,未来金融IC卡普及是确定的,作为金融IC卡的变形:SD卡,苹果皮等配件必将随着金融IC卡在大众中的使用,普及而熟悉。由于体制等问题,在移动支付上银行系的脚步虽然起步慢,但是脚步稳健,基本没有走弯路,一开始就选定了最终成为标准的频率为13.56MHz的通信模式。以时间换空间,可以想见,未来银行系在移动支付战场上必将占有重要之地。
战略劣势:
金融监管等体制问题,创新,推广脚本较慢,但是近一年来已经好了很多。移动支付的NFC-SD手机目前很少,并且各大手机厂商包括从世界范围来看,NFC-SIM是主流,导致银行可以控制智能卡的发行权,但是不能控制手机的发行权,这是银行系在三国征战中*甚至是颠覆性的弱点。
蜀国: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系,他们血统正宗,深得民心。
战略优势:
产品创新,落地效率见长,扼守移动支付的网络通道,用户众多。
战术武器:
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
系统将为用户开设一个手机支付账户,用户可通过该账户进行网络购物、缴水电费等。开通手机钱包业务,用户需要在中国移动营业厅更换一张支持RFID功能的专用SIM卡(频率为2.4GHz),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在布放有中国移动专用POS机的商家进行现场刷手机消费。
短信支付:
大家十分熟悉且简单易行,如团购中的短信支付以及12580购买购物券,电影票。
中国电信的SIM-PASS:
北京握奇推出的在SIM卡上增加13.56MHz的柔性天线的方案,使得用户只需更换SIM卡,而不需更换手机,一样体验刷手机乘公交和超市购物。目前该方案用户已突破600万。
SWP-SIM:
即前文提到的NFC-SIM,需要手机支持SWP-SIM,并且需要更换SWP-SIM卡,SIM卡内可以安装各种行业应用,如餐饮等行业。也可以安装金融应用,使得用户可以完成刷卡乘公交,也可以在具有银联闪付标志的商家POS上刷手机购物。
战略布局:
随着支持SWP-SIM标准手机在全世界的普及,以及2013年中国移动普及千万台NFC-SIM手机战略出台和实施。可以预见未来移动支付的主战场是SWP-SIM的战场,由于SWP-SIM卡和支持SWP-SIM手机的发行权可以控制在电信运营商手里,电信运营商可以遏制住移动支付商业模式的关键。
战略劣势:
从最近的一些争议,可以看出电信运营商已经不满足只做流量的通道,而要更多控制数据,内容。移动支付的核心从战略上来看还是金融借贷记的应用和内容。银行控制客户的账户,数据和内容。借贷记应用的发行权也在银行,而电信运营商仅仅控制装载借贷记应用的物理载体:SWP-SIM卡。从长期看,SIM卡的硬件销售并不能给移动带来长久的利润,同时千万级的NFC手机的普及必将耗费天量的补贴资金。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中的位置和商业模式的模糊是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来的劣势。
SIM-PASS如同当年通信业的小灵通,易于推广但长期看不是移动支付的正途,且大量手机无法兼容,NFC信号无法穿越手机的电池和金属后盖是致命的缺陷。
2.4GHz的支付方案已尘埃落定,被国家标准抛弃,看来封闭的不兼容的纯国产标准模式无法再逆袭。目前仅有的几个城市的商用早晚也将落幕。
吴国:以支付宝,腾讯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系,长期偏安移动支付一隅,闷声大发财。
战略优势:
他们拥有中国互联网支付的用户资源,互联网营销,运营经验,当前几年银联与中国移动关于移动支付标准是13.56MHz还是2.4GHz争夺时,支付宝默默完成了互联网支付的垄断,并且在PC机的互联网支付中如同赤壁之战一样将挟天子令诸侯的银行系彻底击败!
战术武器:
支付宝钱包中的声波支付:最近两天在北京地铁4号线魏公村等站推出的基于Iphone手机音频口的声波支付售货机,再次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手机无需任何智能卡为载体,仅需要用手机的耳机口对着售货机的接收器发射声波,通过手机连接支付宝账户完成交易。
支付宝钱包中的条码支付,二维码支付,摇一摇转账等,都是以支付宝的账户为基础,通过不同的移动支付入口(二维码,条码,摇一摇配对)完成交易。
腾讯微信的移动支付:目前没有,但是未来可以想见的微信移动支付功能必将上线,并与腾讯财付通业务打通。微信用户几亿,如果善加利用,挟民众以令天子的移动支付革命也未尝不可。
战略布局:
第三方支付他们在互联网支付时代,完胜魏国和蜀国,积累了用户资源,商家资源,技术,资金等等。他们必将把自己积累的PC机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逐步吸引转移到移动支付上来。利用互联网支付时代积累的优势和资源完成移动支付时代的转身。
战略劣势:
第三方支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起步显得那么非主流,由于国家移动支付标准规定移动支付是基于金融借贷记应用的业务,如果在金融的受理环境中(金融POS机消费),必须按照金融借贷记流程,显然这不是第三方的擅长和战略资源。他们必须拓展自己的移动支付入口,恰好二维码等非金融的方式成为他们的*。当以二维码为支付入口,支付宝等第三方账户为支付的闭环完成时,第三方支付的移动支付就脱离了移动支付大的系统,是否会变成非主流,让时间回答这个问题。
总结:移动支付的战争只是开始,犹如三国演义的故事在上演着。
这里也有桃园结义:
银联与中国移动的战略合作,约定在产品研发、技术标准、受理环境建设、市场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
还有关羽一样的悲情英雄:国民技术,曾经在中国移动的2.4G移动支付战略中笑傲群雄,但随着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确定早早收摊了。
虽然目前看SWP-SIM将会成为未来移动支付的正统,但是三国归晋的故事似乎很难再中国移动支付的历史进程中很难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