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打车行业已经被解读了很多,我们关注产品本身,也讨论了产业格局。但我们忽略了一个群体——的哥。作为产品的“最终使用者”,的哥对产品的认可,远重要于业内其它要素。近日笔者偶然采访了一个出租车司机,他的一番话道出了打车App线下推广的悲剧。
马师傅,男,北汽出租车公司司机,年龄35岁。从事出租车行业4年。他用浓重的京腔儿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线打车领域似乎吆喝的要比买的好。
“白瞎了!哪些APP都是白花钱!”
“烧钱”已经成为现在打车APP线下推广的不二手段。其中不乏企业为了推广自己的软件送手机、乃至送平板。
上车时我发现马师傅左手边一直放着一个很“安静”的手机。
“那是某APP公司送给我们的,里面带一个号码和已经装好的打车软件。”马师傅说。“队里说免费送我们一个手机,号码是已经设定好的,以车为单位,一个车一台,队长要求每天开着里面的一款打车软件。”
笔者发现,手机为一款非常普通的TCL智能机。马师傅说:“这款手机,商家没收我们钱。此前一个公司来我们这里推广,给了我们一人一个平板电脑,让放到驾驶室。但那个东西太大了,很不方便。而且还要收我们300块钱押金和每个月25元的流量包月费。最后队里的人都退了,没一个人用,全白瞎了!”
显然对于打车App企业的“殷勤”马师傅完全不领情,其推广效果也可想而知。
“根本没人用!不来活儿”
在马师傅眼中,打车App和出租车公司里的某些领导,有着说不清的关系。出租车司机每周都要回队里开一次会,打车App公司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向出租车司机宣传自己的产品。某打车APP公司知情者称:“往往为了这样的机会,我们需要送一些红包给出租车公司“领导”。”而实际效果怎样呢?
“其实,我们当时还真试了试这些软件,但是,真的没啥效果。”马师傅打开了某款软件并给笔者演示。在行车的半个小时中,软件的确没有任何响应。
同时,马师傅向笔者透露,现在队里有20来个师傅,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使用软件。而平均每天每个出租车司机会“接活”20-30个,由打车应用带来的乘客不足十分之一,实在有些“不值当”。
“实惠不?来活儿不?”
虽然马师傅对于这些互联网产品有些“冷淡”,但对于打车APP企业来说,争抢线下资源是必然的,而出租车司机在乎的往往不是用哪款软件。马师傅说,这些应用在他们眼中都是一样的。选择的依据也很简单:实惠不?来活儿不?
1、“实惠”:在出租车眼中,他们希望这些APP是“免费”的,这里主要说的流量及预设的硬件押金。司机们当然希望这一切都是不要钱的。
2、“来活儿”:招揽乘客是这些应用的基本功能,谁能降低空驶率出租车司机必然会用谁。
马师傅说,平均他每天在路上跑400公里,有八分之一的时间是空驶(约50-60公里)。他*的希望就是减少这部分时间所占总运营时间的比重,这也是他希望尝试更加有效的打车软件的原因。
结论:烧钱者必死!
笔者悉数了一下,仅马师傅这辆车就先后装过三款打车App,但最终没能有一款打车APP得到认可。在采访某打车APP创始人时,笔者获悉“现在公司绝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线下推广上”。而在业内,多家类似应用也正在进行市场拓展,在参访的几家公司中,无一例外,各公司均将在2013进一步扩张,而方向主要是在一线城市继续抢占线下资源,同时拓展更多城市成为其新市场。
在线打车市场走到今天,产品、乘客、司机的三个市场均未打开,以重模式盲目的进行线下推广,必然将导致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而对于这些“用硬件来推销软件”的打车APP企业老说,其所做的推广,真的是“白瞎”了。
另一方面,过分强调线下推广,必然疏忽了产品体验。作为一个需要的哥和乘客都满意产品来说,倾重任何一方都将产生用户信任度、满意度下降的情况。
最后奉劝各位打车App开发者一句:用户体验牛则产品牛!只会烧钱者必将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