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谷歌因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获大量专利遭FTC调查

反垄断专家表示,标准要素专利是一种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形式,与19世纪建造的一些至关重要的铁路有着类似的属性。与铁路桥类似,倘若标准要素专利的持有企业对这些技术施加障碍,或者要求其他企业支付过高的专利费,便有可能成为反竞争瓶颈。

  北京时间10月10日午间消息,据美国《纽约时报》印刷版报道,搜索引擎和搜索广告的反垄断调查尚未定案,谷歌又面临了新的麻烦:该公司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获得的大量标准要素专利,也被监管者视为打击竞争对手的武器。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专利调查

  一年多以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一直在对谷歌的搜索引擎和搜索广告业务展开反垄断调查。但最近几个月,他们又新增了对谷歌的另外一起调查。

  这一次的重点是手机——具体来说,是与利润丰厚的智能手机相关的专利技术,以及谷歌子公司摩托罗拉移动的种种行为。

  据知情人士透露,FTC今年6月发出传票,要求谷歌及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对手(包括苹果和微软)提供相关信息,并于最近几周对这些企业的代表进行了问讯。

  谷歌持有的专利涵盖了通讯和数据处理技术,由于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基本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又被称作“标准要素专利”。知情人士表示,调查人员调查了谷歌针对这些专利制定的授权和起诉政策。

  摩托罗拉移动曾经向技术标准部门承诺,将以“公平而合理”的条款授权这些标准要素专利,以刺激行业增长,令所有公司受益。

  彭博社今年6月报道称,FTC已经对该领域展开调查。自那以后,FTC的调查一直在进行,而与标准要素专利相关的问题也已经引发了多起官司,甚至得到了美国国会的关注。

  谷歌周二发布声明称:“我们对以公平、合理且不带歧视的条款授权专利的承诺非常重视,我们很高兴回答任何问题。” 

  行业现状

  反垄断专家表示,标准要素专利是一种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形式,与19世纪建造的一些至关重要的铁路有着类似的属性。与铁路桥类似,倘若标准要素专利的持有企业对这些技术施加障碍,或者要求其他企业支付过高的专利费,便有可能成为反竞争瓶颈。

  今年7月出席美国参议院听证会时,FTC委员艾迪斯·拉米雷兹(Edith Ramirez)谈到潜在的准要素滥用问题时说:“‘抢劫’或威胁‘抢劫’,都可能通过增加成本和其他行业参与者的不确定性阻碍创新,其中也包括其他专利持有者。”

  谷歌并非*一家持有标准要素专利的智能手机公司。但该公司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时获得了1.7万项专利,其中包括大量与无线设备相关,而摩托罗拉移动已经承诺对外授权的重要专利。

  由于竞争对手已经发起了专利战,因此谷歌此举的部分目的是为了捍卫其自身以及Android手机厂商的利益。

  几个月前,微软和苹果领导的一个由6家公司组成的财团击败谷歌,从已破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北电手中购得6000项专利。

  在智能手机专利大战中,苹果主要依靠设计和界面专利打击对手,这都不属于标准要素专利的范畴。

  FTC的调查表明,该公司在密切关注大型科技公司的专利组合。“部分担忧在于,这些庞大的专利组合将有损竞争。”FTC前主席、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威廉·科瓦西克(William Kovacic)说。

  科瓦西克表示:“他们担心的是,一批新的谷歌和新的苹果将建立太多的专利收费站。”

  主要观点

  FTC并非*一家对谷歌标准要素专利表达担忧的机构。美国司法部曾经批准了上述财团对北电专利的竞购,以及谷歌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该机构当时称赞苹果和微软“明确承诺”以公平条款授权标准要素专利的行为。该机构还指出,这些企业承诺不会利用这类专利发起官司,从而阻止竞争对手销售产品。

  但美国司法部在声明中说:“谷歌的承诺较为含糊,没有提供同样直接的标准要素专利授权政策。”

  今年6月,美国芝加哥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理查德·珀斯纳(Richard Posner)驳回了苹果与摩托罗拉移动之间的专利官司,认为双方的专利主张都不够充分。珀斯纳称,谷歌的摩托罗拉移动部门不能按照“抢劫价值”计算授权费。

  他写道:“摩托罗拉移动没有提供证据,证明他们的专利费计算方式的合理性。”

  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前首席经济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表示,标准要素专利最有可能的滥用方式,是申请法院禁售相关产品。

  传统专利可以用于禁售侵权产品。但在标准要素专利的官司中,“你已经承诺授权,因此情况有所不同。”他说,“你同意减弱自己的财产权,以推动整个行业扩张。”

  夏皮罗表示,不应该允许企业将标准要素专利作为武器,应该禁止这些企业利用标准要素专利申请销售禁令,而相关的价格纠纷也应当交由法院裁决,从而判断授权费是否公平。(鼎宏)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