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7日凌晨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中国7天连锁酒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NYSE:SVN)宣布,已收到以联席董事长何伯权与郑南雁为首的一个股东集团价值约6.35亿美元的私有化收购要约。
除何伯权与郑南雁以外,该股东集团还包括美国私募股权巨头凯雷集团(CG),以及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该财团对7天提出的收购报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12.70美元,较该股周二收盘价10.57美元溢价20%。
该财团计划通过股权资本和债券来为此项交易融资。
这并不是今年以来的*起中概股退市事件,从之前的阿里巴巴B2B公司退市,到分众传媒提出私有化要约,中概股私有化的浪潮似乎离平息还很远。
6月20日下午四时,随着港交所的营业结束,阿里巴巴B2B正式从港交所退市。从今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和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向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董事会提出私有化要约以来,历时4个月,阿里巴巴私有化终于尘埃落定。
当初,阿里巴巴B2BIPO价格为13.5港元,为其融资130亿港元,创下当时互联网融资神话。上市当天,公司股价涨至39.80港元,并在2007年12月3日冲至最高值41.80港元,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历史规模,但是此后阿里巴巴股价逐渐滑落,*跌至3.46港元,在今年2月公布私有化消息前,股价不足10港元。
阿里巴巴B2B公司CFO武卫此前对媒体称,13.5港元的回购价,一是参考了阿里巴巴的交易历史价格;二是参照了具有可比性的互联网公司的市盈率;三是与过去三年香港私有化的市场基准比较,市场溢价都介于25%至47%之间。
在成为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攻击目标9个月后,分众传媒8月13日宣布收到董事会主席江南春等提交的非约束性私有化建议书,此举将使该公司股价重回浑水做*的高位。
建议书提交方包括,方源资本、凯雷集团、中信资本、鼎晖投资、中国光大控股和公司董事长兼CEO江南春。私有价格为每股美国存托股27美元(每股普通股5.4美元)。
在2011年11月18日(周五)的交易日中,分众传媒报收于25.5美元,但在接下来的周一,随着浑水发布做空报告,分众股价大跌40%。
中概股私有化一个接一个,不管是为了以后转换资本市场,还是躲避做空袭击,不变的获利方永远是资本。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郑知行认为,境外上市公司私有化退市为PE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由于企业是在市值较低时退市,便于PE以较低成本介入。早在2008年时,私募基金cvC就试图通过旗下公司Bidco私有化香港上市化妆品公司“自然美”,但该提议未获法院批准。而此次分众传媒私有化退市,国内知名PE机构均以联合出资方成员的名义参与其中。
瞄准中国在境外上市企业私有化退市的商机的“PPP(public-private-public)”策略基金应运而生。这家基金已于去年启动募集工作,其目标直接锁定在以收购流通股的方式实现境外上市公司的私有化退市,解除其红筹架构并进行重组,在符合境内上市条件后重新上市。该基金首期规模预计在2.00亿美元左右。
数年前,当中概股摩肩接踵涌向纳斯达克之时,无人能想到,数年后“中国题材”的“宠儿”会堕为低估值的“弃儿”,纳斯达克会变成它们被迫出走的伤心岭。然而,既然市场如此判断,那就必然有其原因。
从盛大网络、阿里巴巴到分众传媒,中概股私有化事件近年此起彼伏。尽管阿里巴巴等私有化的原因可能是大股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但多数公司的起因是中概股频遭做空机构狙击,导致股票估值偏低,股东方意欲私有化退市后重组业务,再谋求国内或香港上市。看好其中的套利机遇,已有数十家PE介入相关企业。然而,中概股私有化过程中充满时间、费用成本较高和小股东抗议等风险,红筹公司尤其是VIE结构的红筹公司回归A股,更是困难重重。即使成功“出口转内销”,如果公司业绩没有实质提升,A股投资者也未必买账。私有化并非灵丹妙药,与其退求高估值复出,不如重构商业模式,改善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