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每日投资事件】“资本弃儿”红孩子

红孩子与VC之前的渊源可追溯到李阳微博提及的2005年11月,当时北极光和风险投资基金NEA对红孩子进行了第一轮250万美元的投资。此后的2006年,北极光和NEA追加两轮投资共300万美元。

  苏宁耗资6600万美元收购红孩子 保留品牌独立运作

  9月25日下午消息,有关苏宁易购将开展行业并购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苏宁易购今天下午正式宣布耗资6600万美元并购国内*的母婴电商网站红孩子。

  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表示,苏宁易购从起步的*天就确定了并购与自主发展同步推进,加速苏宁去电器化是苏宁易购并购的一个方向选择。

  孙为民表示,苏宁易购并购的另一个考量是加速成熟电商行业的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苏宁易购目前已有4000余员工,比较年轻,希望通过行业并购加快人才引进,迅速发展成熟。

  另外,在专业类垂直网站中,红孩子历史悠久,在母婴这一细分市场,红孩子经历了各种业态方式,形成了对行业的充分整合,打造了一支针对母婴特定群体的团队,在这一细分市场“无人企及”。这是苏宁非常看重的一点。

  红孩子被收购后,将保留现有品牌,独立运作,苏宁易购的母婴品类将作为一个频道由红孩子运营。

  红孩子的物流部门将纳入苏宁易购物流体系。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母婴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超过200亿元,预计全年将达610亿元,约占中国网购市场 的4.3%。换而言之,国内母婴网络购物市场将在下半年迎来新高峰

  红孩子创建于2006年,为中国*的母婴类网站。红孩子首席执行长徐沛欣曾披露,2010年,红孩子的销售额为15亿元 ,2009年,销售额为20亿元。红孩子2011年销售额为15亿元,处于亏损状态,仍处于母婴行业B2C*的位置。红孩子 2011年销售额与2010年持平,较2009年下降25%。

  红孩子亏损:VC意识重心转至规模扩张 创始人相继离开

  对于红孩子今天的结局,业内专家认为原因很多。在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看来,战略不清晰、VC介入、规模扩张过快等综合因素造成了红孩子的业绩下滑。

  “红孩子的衰败或许并不在于其从‘两条腿’(直邮目录+电商)向纯线上B2C、以及从母婴用品向其他品类扩张的转型,也并不在于该不该转。它*的问题,是在企业从踏踏实实的实业走向了资本布局。”电商行业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对此,鲁振旺表示,资本与电商企业是相互依赖的关系,VC进入电商企业是正常的,电商企业的发展的确需要资本的支撑。

  “VC进驻红孩子后,由于所控股份较多,因此参与了企业的具体管理。但VC与红孩子最初创始人的目的并不一样,VC具有强烈的逐利性,投资之后就希望能够快速得到回报,而得到快速回报的最直接办法就是企业上市。”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电商投融资的助理分析师周翔这样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周翔认为,VC在进入红孩子的*时刻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上市。“目的不一样,行动也不一样。电商企业如果要上市必须快速的扩大规模,网络销售成为迅速聚集人气的好办法。”

  据了解,红孩子自2004年成立以来,最初以目录销售模式为主,主要挖掘线下消费者,这种主要销售模式一直延续到2011年。在最初以目录销售为主的三年内,红孩子一直保持着260%到300%的年均增长速度,2008年红孩子的销售收入就已经逼近10个亿。然而随着VC意志的转移,红孩子开始朝着纯电商转型,直到2011年年底。但是就在转型这两三年内,红孩子的势头一路下滑——2010公司网站和目录两块业务的经营收入与2009年基本持平,而截至2011年12月的营收预计会在12亿元到13亿元人民币之间。红孩子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红孩子转型期间,最初的三位创始人相继离开,只剩下一位创始人、CEO徐沛欣,红孩子真正成为VC的天下。实干者退出,VC上场,红孩子的目标变了——快速扩张成为其惟一目标。

  被VC架空后,红孩子也迅速加入到电子商务泡沫中。

  红孩子融资历程

  红孩子与VC之前的渊源可追溯到2005年11月,当时北极光和风险投资基金NEA对红孩子进行了*轮250万美元的投资。此后的2006年,北极光和NEA追加两轮投资共300万美元。2007年8月,红孩子引入第三轮2500万美元融资,由新的股东凯鹏华盈(KPCB)投资。之后,三家VC又对红孩子进行了数轮追加投资。据业界估算,三家投资方前后共向红孩子投入了1.2亿美元。

  多轮投资下来,红孩子管理层仅存的创始人徐沛欣所持有的股权,已被稀释到极低。而有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在2010年,徐沛欣主导下的红孩子的多元化及网站创新方面的一些尝试相继失败后,徐沛欣在公司也已经被VC"架空",各分管业务的副总裁,直接汇报的对象早已是三家VC机构。"由于对公司的前景不看好,VC急于退出,创始人无心也无力扭转局面,红孩子寻求出售已是必然。"该人士说。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