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凯雷收购徐工、舍弗勒收购洛轴、克虏伯收购曲轴接连被叫停,其间所引发的民族情绪暂且不论,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被上升到*的高度。
在这场国退洋进的盛宴里,作为主角的海外投资者,能吃进具有垄断地位的大型国企毕竟还是少数,那么他们在中国的下一个业务增长点将在哪里?
统计显示,仅全球最著名的10家投行,就管理着近1500亿美元的资金,而其中只有1%投向中国。伴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上升,这个数字几乎每天都在改写。
于是,另一种资本故事变得更抢手。英联1000万美元收购宁夏红20%的股权、高盛3000多万美元置换雨润食品9%的股份、凯雷2000多万美元投资安信地板、3i2000万美元下单小肥羊……
人们注意到这些被“染指”的对象,都是民营企业,所在领域既传统又不一定很大,但他们是行业*;企业也不一定很出名,但一定要成熟,市场占有率高。
从凯雷投安信的例子看,双方同意牵手不过7天,最终结婚只经历了7个月。不难看出,民营企业的审批没有国企那么复杂,也不存在“国资流失”的争议。只要能摆脱“家族式管理”的理念之囿,程序并不繁琐。
就培育传统领域的中国民企迈入资本市场来看,目前海外资本已在实践中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股权投资—改制重组—激励和提升业绩—上市套现”,整个过程一般短则3年,长则8年。
而在这个“千万豪赌”的游戏里,“对赌协议”是最刺激的一环。像蒙牛乳业按协议实现了净利润,于是双方皆大欢喜。海外投行摩根斯坦利、鼎辉和英联短短3年以6000万美元投入,实现了20多亿港元的回报。
不过,《英才》记者在对海外投资者的接触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right people”。他们对中国民营企业的价值判断几乎都是建立在对相应企业家的价值判断上。蒙牛的牛根生、雨润的祝义才、安信的卢伟光、小肥羊的张钢等民企老板,之所以被海外投资者看中,无一例外地在于:他们对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具有特殊的责任心,这一点与其他性质公司高层领导人完全不同。而对这些民企老板们,海外的货币资本并不是完全的考虑,他们更看好以国际化的视野带给企业新的市场份额、新的组织管理模式、新的投资理念及政策资源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把钱钟书那句著名的话稍微改一下,或许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思考一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问哪个母鸡下的蛋呢?
“你为什么要融资?有没有商业计划书?”卢伟光对《英才》记者说,海外投资者们问他的*个问题都是这个。
卢伟光多少有些准备不足。这位上海安信地板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并不是没有见过大世面。2004年,他斥资买下了巴西1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
他希望让企业继续整合、扩张,获得海外资本市场的支持。他要找到国际上*流的战略投资者。
2005年3月,安信地板向外界发布了融资信息。来自港澳、新加坡、欧洲等地的二三十家基金的经理们,差点踏破卢伟光办公室的门槛。
卢伟光找人做出了一份详实的商业计划书。于是,海外投资者们开始向他提第二个问题:你需要多少钱?
2006年5月,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凯雷给他投资了2750万美元。但卢伟光说,海外投资者带来的并不仅仅是钱。
不管怎么说,越来越多带着大钱的“门外的野蛮人”进了门,投资于安信地板这样的传统行业项目。投资咨询机构清科的调研结果显示,2006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内地的31个案例投资总额达到了55.59亿美元,其中传统行业占据了显著地位,23个投资案例共计吸引了22.71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在整体案例中占到74.19%.
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非TMT(科技、传媒与电信)项目,这样的词汇正被更多的人熟悉。同样被人熟悉的还有量子基金创始人吉姆。罗杰斯的一句话:“未来10年,商品投资市场将是最火爆的大牛市。”
这不仅是钱的生意,更是人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