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推出一只规模愈30亿的*煤炭信托产品后,中信信托产品“基金化”尝试再进一步。目前中信信托正欲发行两只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预计为200亿元,计划在三个月内首期募集规模40亿元人民币,专注于煤炭产业整合和煤层气等领域的整合开发。
中信信托不以信托方式募资而直接发行产业基金,这在国内信托业并不多见。
在银信合作、房地产信托发展都受政策限制的环境下,信托业正在寻找能够真正做大规模的创新业务落地点。
信托发起的产业基金
记者了解到,中信信托已经在北京注册成立了两家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名为中恒聚信、聚信泰和,两家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注册,中信信托分别持有50%和45%的股权,其他股东主要来自各产业相关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将以有限合伙制形式发行两只产业投资基金。
这也意味着,中信信托参股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直接作为产业基金的发起人担任一般合伙人即GP。
信托PE曾火爆一时,主要已发行信托产品募集资金后,直接投资企业股权,但由于不符合证监会对上市前股东人数及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以IPO方式退出时存在制度障碍,加之信托产品存续期较短、即时兑付、募集资金较少等问题,这种传统信托PE的发展一直难以壮大。
近两年,还有部分有实力的信托公司采用了信托+LP(有限合伙人)模式进行PE投资,即发行信托产品募集资金后,以有限合伙人身份参与PE,但这种形式的合作对信托公司的资源和渠道能力要求较高,实际运行的案例也屈指可数。
中信信托创新研究部总经理李峰透露,即将发行的中恒聚信产业基金,主要投向云贵煤炭资源整合及山西、陕西煤层气开发,目前已有部分资源项目,而聚信泰和基金将专注于煤炭资源整合,首期投资均以股权投资为主。
这两只产业基金的退出计划为3+2(年)的周期,也不排除周期延长的可能。
此前,中信信托已经与河南煤层气公司合作注册了一家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还在筹备与内蒙、四川、云南等地成立相关的资源类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关注煤炭、有色金属、天然气、畜牧业等产业整合。
信托业转型尝试
今年上半年,信托业资产已达到3.74万亿元,但2010年后无论是对银信合作还是房地产信托的严格限制,接二连三的监管新政令正在快速发展的信托业需要寻找新的机会。
房地产和证券类信托是目前信托业务的两大主流,虽然房地产信托业务余额上半年大幅增长,但房地产调控使得空间骤降,普益财富相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房地产信托的发行数量已经环比减少,目前的房地产信托主要在消化历史项目,在房地产现金流日益紧张、融资风险增加,这些可能还会抑制未来的房地产信托发行量。
在房地产信托受到政策打压后,很多信托公司也在思考三农、文化、保障房等领域创新业务的落地点。
李峰坦言,“中信信托在产业基金领域的研究已有四五年的摸索,此前推出的房地产、煤炭、商业信托等的都是进行金融工具的探索,这些产品更多是充当项目的融资工具,称不上真正的产业基金,直到去年发行了规模近40亿煤炭信托后,我们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基金概念。”
国内最早一批试点PE基金被叫做“产业基金”,仍是PE股权投资。李峰对“产业基金”重新定义:产业基金应提供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多种类型的资金,包括股权、债权、夹层资金、银行资金等,应是一个产业方和金融方服务的集成平台,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上述两只产业基金初期将仅进行股权投资,适当时会再引入银行资金,结构型资金、夹层融资等,而股本退出方式在信托中无法运作,而在不需要资本化的阶段,也可能发行信托产品募资。
几年前,国内资源领域整合已经陆续开始了,但资金缺口依然较大。以煤层气为例,国家能源战略委员会委员孙茂远称,我国煤层气储量为37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但直到“十一五”末利用总量仅34亿立方米,资金支持不足是限制煤层气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到2020年,我国煤层气产量将接近或达到500亿立方米,总的资金缺口将超过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中信信托正是在山西煤改产业整合的过程中找到资金需求方成立了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并开发了一批与整合主体合作的投资项目,进入的静态市盈率仅为4倍-5倍,投资回报率较高。
不过这类项目的可复制性并不高。这类产业基金的构想还对团队建设提出了挑战,人员不仅仅需具备信托甚至金融经验,还需要贴近相关产业,同时更需要公司层面强大的金融和产业资源的积累。
中信信托计划在未来一年时间,上述两只产业基金的规模能达到200亿元人民币,“我们的计划也不仅仅是发一两只基金,而是希望能够做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集群。”李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