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VC称拉手上亿美元投资非浮夸 团购到洗牌阶段

6月24日消息,拉手网投资人兼董事、麦顿投资创始合伙人邱立平近日接受腾讯科技专访,就投资拉手网背后故事、团购网站前景等话题展开交流。对此,已成为拉手网董事的麦顿投资创始合伙人邱立平表示,拉手第三轮1.1亿美元融资并没有浮夸。

  6月24日消息,拉手网投资人兼董事、麦顿投资创始合伙人邱立平近日接受腾讯科技专访,就投资拉手网背后故事、团购网站前景等话题展开交流。邱立平指出,拉手网获得的上亿美元投资并非浮夸。

    邱立平指出,Groupon肯定不是旁氏骗局,是实实在在的生意,团购网站未来会有很好的前景。他还指出,目前国内团购网站已经到了洗牌阶段,下一个阶段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拉手1.1亿美元非浮夸

  据了解,自去年3月成立以来,拉手网8个月内就获得两轮近6000万美元融资。不仅如此,拉手今年4月份再度获得麦顿投资、历峰集团在内的1.1亿美元融资,三轮融资规模达到1.65亿美元。拉手网甚至一度被说成是浮夸的典型。

  对此,已成为拉手网董事的麦顿投资创始合伙人邱立平表示,拉手第三轮1.1亿美元融资并没有浮夸。这中间麦顿投资了大概2/3,接近8千万美元。

  谈及投资拉手缘由时,邱立平认为,团购模式比较好,所以想投资这一领域。“我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投资一个估值便宜的企业,另一个选择是投资行业老大,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我宁可买贵,不可以买错,买股票也是这样。”

  目前包括美团网、满座网等团购网站均在洽谈融资,不过,邱立平指出这仍是上一轮融资的持续,只不过拉手是最早完成的一个。“我们动作非常快,我们不到一个月钱就进去了。”

  邱立平认为,目前团购市场已经进入洗牌阶段,洗牌意味着真正团购网站不会超过100家,可能慢慢不超过20家,最后慢慢不超过10家生存下来。从投资人角度看,团购市场将进入“轻舟已过万重山”阶段。

  Groupon不是“庞氏骗局”

  最近美国团购市场领头羊Groupon提交了IPO申请,不过Groupon自2008年创办至今,该网站的累计运营亏损已达到5.402亿美元,烧钱模式很受争议,美国投资人甚至指出,Groupon并没有创造价值,运作模式就像是一场“庞氏骗局”,并将在5年内瓦解。

  对此,邱立平作出回应,称Groupon是实实在在的生意,在3个月或6个月之内用户数量增加、收入增加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在他看来,团购网站现在还是最早的雏形阶段,未来则很可能添加很多新的业务形态。

  “可能在以后,你会说拉手CEO吴波是靠团购网站发家的,但那时候的拉手不一定就是纯粹团购的概念。未来则很可能添加很多新的形态,甚至卖衣服,卖化妆品。”

  邱立平以新浪为例说,新浪最早的技术很简单,就是一群人上传新闻到网上,但现在同样的模式就吸引不了那么多人的点击,而且新浪也已经加入了微博等不同元素。

  投资行业竞争激烈 PE介入早期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邱立平也感叹现在VC和PE竞争越来越激烈,麦顿投资原来做的是中后期,但现在随着早期项目投资金额越来越大,逼迫着这些公司投资项目也开始往前走。

  “你过去是割麦子,别人把麦子种好,长到一定程度去割,后来发现麦子长好别人都去割掉。所以干脆我们自己也种一些麦子。或者你稍微再往前早期一点。就是说很多基金开始从PE往前走做VC。”

  邱立平指出,相当于投资早期的VC来说,投资中后期的PE有管理企业经验优势,对资本市场的把握方面非常有经验。从目前来看,中国VC和PE格局,还没有到一个充分竞争的时代,因为中国市场还在增长阶段。PE和VC都还有很多机会。

  “但是任何行业还是一个二八原则,最终80%的PE/VC会慢慢消失,剩下的20%才会真正的立足。”邱立平以一句话总结:还是一句老话,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公司,不赚钱的企业。

  以下是专访拉手网投资人邱立平实录:

  腾讯科技:您是麦顿投资的创始合伙人,常驻北京。现担任天合光能(NYSE:TSL)、冠亚电源、博硕光电以及拉手网董事。能否透露一下目前怎么的基金规模有多大?

  邱立平:我们*期、第二期加起来是将近五亿美金,我们同时投了16个项目,在美国纳斯达克有三个,纽约交易所有一个,在香港主板有一个,我们投的规模从刚才讲的一百多万美金到最高有七八千万美金。

  拉手第三轮1.1亿美元投资非浮夸

  腾讯科技:麦顿在2004年投资了分众传媒,后来又在2007年投资了华视传媒,能不能透露一下这两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有多大,目前又投资了哪些企业?

  邱立平:分众回报率有十几倍,华视也有几倍。我们也在今年4月投资了拉手。我们投入1.1亿美金,这个数字跟媒体上公布的数字是一致的。

  腾讯科技:很多人说拉手获得1.1亿美元是浮夸的数字?

  邱立平:是真的。是1.1亿美金,这1.1亿美元里面其中麦顿投资和全球著名奢侈品牌集团之一的历峰集团投资了大概2/3,剩下的是前几轮投资人跟的。

  腾讯科技:中国有那么多的团购网站,但为何您最终选择投资了拉手网?

  邱立平:我们认为团购这个模式比较好,所以想投资,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我选一个便宜一点的,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我选一个老大,我觉得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我宁可买贵,不可以买错,买股票也是这样。

  我觉得拉手网在当时收入和其他网站相比已经明显有大概三倍的差异,从收入的角度,到今天他其实还是老大。

  团购市场已到洗牌阶段

  腾讯科技:最近有报道称团购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团购网站开始销售停步,与团购网大规模投放广告形成鲜明对比。目前,资金链趋紧的团购网站,普遍都在抢着新一轮的风险投资,也有投资者表示,在团购网站洗牌的现阶段,除非已有投资,迫于拿回成本的压力,很难再进行新的投资。您是看待目前这个市场的?

  邱立平:团购网站是到了一个洗牌的时候,大家看到团购网站很热闹,但从整个发展角度讲,还是处于初期阶段。现在这阶段就是一个开始洗牌阶段。网上一直说千团大战,其实这是一个夸大的数字,因为你不能把一个人、两个人也作为真正的团队,应该说有一定的规模的团购企业没有那么多的。

  其实现在团购市场进入这个第二个阶段,确实是在洗牌的阶段,洗牌意味着真正团购网站不会超过100家,可能慢慢不超过20家,最后慢慢不超过10家生存下来。简单看下来是一个很坏的事情,但是从我们投资人的角度看,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事儿,说明我们马上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下一个阶段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现在很多事情,从格局上已经慢慢清晰,我自己也做了一个判断,比如说会出现几个独立的以团购为主的团购网站,或者说出身是团购的。同时,也有原来的一些做别的生意的大型网站,他们也在团购里面有一席之地,这两类我觉得会共生。

  Groupon不是旁氏骗局

  腾讯科技:最近美国团购市场领头羊Groupon提交了IPO申请,不过Groupon自2008年创办至今,该网站的累计运营亏损已达到5.402亿美元,烧钱模式很受争议,美国投资人甚至指出,与Facebook等新兴社交媒体企业不同,Groupon并没有创造价值,而是创造了一种并不稳定的均衡状态。它的整个运作模式就像是一场“庞氏骗局”,并将在5年内瓦解。您怎么看?

  邱立平:Groupon肯定不是旁氏骗局,Groupon的情况我们有一些了解,我想所有大型的机构投资人都有能力做很多的分析,很多人并不知道Groupon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像拉手,这些机构投资人都有能力分析,我们怎么样改进。所以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旁氏骗局,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意。

  对于商家都是零成本的,获取每一个客户也是零成本,当然他这里面没有赚多少钱,但是他肯定不会亏钱,但是拉手也并没有赚到钱,拉手基本上是免费的广告,所以现在的团购网站自己没有赚钱,但是给商家的好处和用户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团购网站现在还是最早的雏形阶段,未来则很可能添加很多新的形态,甚至卖衣服,卖化妆品。

  可能在以后,你会说拉手CEO吴波是靠团购网站发家的,但那时候的拉手不一定就是团购的概念,就像增加的微博等概念的新浪网一样。最早的新浪网,技术很简单,就是一群人上传新闻到网上,但现在同样的操作你赢不来这么大的关注度,吸引不了那么多人的点击。

  团购市场融资仍是上一轮持续

  腾讯科技:现在还有一种说法,现在团购网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融资,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一方面他们在打很多广告,做规模,另外一个方面,好多人停止了增长,不停地在圈钱,我不知道从您的角度上,您是否看到这种现象?

  邱立平:其实没有新的融资,团购网站都是上一轮融资的持续。拉手是*个完成的,他是起步比较早、走的也最快的一个公司。现在这些融资还有几家没有完成,因为融资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现在等于还没有做完,所以说从3月份到现在,都是这些网站在融资,应该这么看。

  不过拉手是最早的一个,我们动作非常快,我们不到一个月钱就进去了。所以我们是最快的一个融资公司。

  PE/VC做早期是很自然的选择

  腾讯科技:我们刚才聊了很多都是关于团购的,你们很多项目应该投资于中期或者后期,但是现在你们也慢慢转向这些早期公司呢?

  邱立平:你要是看我们这个行业,VC和PE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做中后期,找项目有难度,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逼着很多公司开始往前走

  所以我们做早期也是一个很正常,很自然的选择。

  腾讯科技:像现在很多PE从后期投资转向早期天使投资,一些互联网人士如雷军(微博)、李开复(微博)也开创了自己的风险投资模式,您的这种模式和他们的模式区别在哪里?

  邱立平:我不是非常清楚他们的模式,我觉得各自有优势,简单地讲,你从VC往PE走,和PE往VC走,一个由前往后走,一个后往前走,各自有一定的优势。我个人对后期的优势很清楚。

  *个,我们做后期的往前走的优势在于我们知道什么是成熟的企业,或者说大的公司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你100个人的公司,发展到2000人、5000人、10000人、20000人的时候,我们是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公司,我们的优势是比早期的优势明显。

  早期更多是在于技术的判断,当然生意模式也很重要,我们在中后期是对对企业的管理的我们会更有经验,包括企业的管理、市场、产品,人员团队等,企业怎么样从小长到大,这个方面我们有经验。

  第二个,我们作为中后期的投资机构,对资本市场的把握是非常有经验的,从我们自己的案例来看,像我们投的常州天合光能,当时我们投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他不可能上市,我们投完了以后,很快一年之内我们就上市了,华视传媒也是这样的,当时外界很多人不觉得他应该上市,我们投资以后他也上市了。

  投资行业80%企业会消失 剩下20%立足

  腾讯科技:现在很多基金进入早期投资后是不是会形成一种红海?

  邱立平:这是很好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是这样的,红海怎么看?早期的的确比原来多了,但是同时投资晚期项目的也挺多的,整个VC、PE行业急速扩张的很厉害,我记得在2004年的时候,全国有名有姓做投资的不会超过30家,包括国有企业,包括民营的,也包括海外,我觉得那个时候就只是这样的规模,今天号称有上千家、上万家,我觉得可能两千家左右还算比较活跃的。

  竞争可能比较激烈一些,但是不是一个红海呢?我觉得不能简单这么看。我们做这个投资行业不是卖一个标准产品,比如说,咱们都是卖一个商品的话,他价格各方面都是透明的,同时每一个产品的技术标准的差不多一样,我们这个投资不一样,我们这个卖的是服务。

  既然是服务,各自的差别是千差万别,因为每一个人都不一样。那么在投的时候,我们面面对的是一个企业,也不是一个商品,所以我觉得不能完全用红海来比较,他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每一家机构的人员的风格,投资的侧重点,风格,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有很大的差别。具体到一个企业也是千差万别。

  所以我觉得不能简单用红海和蓝海的理论来这么看,这是*。第二,我觉得其实往后看20年,或者说20年之后,再来看今天的中国VC和PE这个格局,我认为现在还不能说一个充分竞争的时代,因为中国还在成长。中国这么大一个经济实体,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有那么一两千专业投资机构,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这里面我们还要考虑这些机构是不是一定都能够生存下去,是不是健康地生活着。

  也允许有新的机构进来。但是还是一个二八原则,会有80%的会慢慢消失,剩下的20%才会真正的立足,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洗牌的过程。我们在90年代做的时候,当时也有几个有名的投资机构,但是他们今天都不存在了。同样地,我们今天知道的到了有些投资机构的名字,可能再过五年、十年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要这么看的话,今天这个两千家是不算多的,可能过了十年以后剩400家。

  第二个我觉得投资行业还是有很高门槛的行业,现在很多进入者其实可能是不应该进入的。他本来不应该进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历史给他这个机会,让他进来了,但他可能生存不下去。我们算一算,如果说2000家的20%就是400家,十年之后还有400家真正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能够生存下去,那么400家或者500家对于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多的。所以我还是觉得目前这种状况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状况,第二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挣钱?还是一句老话,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公司,不赚钱的企业。

  投资行业最差时候将要过去

  腾讯科技:您怎么样看待目前投资行业的发展?

  邱立平:你看美国的情况,趋势也是向两头走路。同样,未来的十年,我们这个行业会越来越专业化的、精细化。我们自己也开始建立这样的一个体系,我知道这个趋势,因为很多历史的东西可以来继承,可以发扬光大。

  我们这个行业怎么变化,我们怎么适应,我觉得有一点你还是要与时俱进。你不能固守过去的模式,我觉得今天的VCPE行业,跟五年前、十年前是不完全一样的,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

  我们要根据目前的情况做一些相应的调整,是不是以后还像现在这样呢,也不会。我们这个行业就是金融服务行业,只不过我们服务的金融的品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种,不是银行的那套东西,也不是证券公司这些东西,是众多的金融品种中间的一种。为什么?因为他最早的想法是替那些特别有钱的人管理起来,这个钱你搁这里面五年到八年,你不考虑其他的,这样的人把这个钱拿出来做投资,在5年、8年给他翻多少倍,是这么一个生意模式,并不是一个大众的金融产品。

  既然做服务,肯定也是根据市场去做变化,我们中国本身天天也是在变化,我们也要变化,所以当你真正想要变化的时候,你要有信心,心里要有自信,知道这个变化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刚进了这个行业不久,你就不敢去变化,你会看别人在干什么?你知道copy,你怎么知道没有问题。

  2011年大概是成立新的VCPE投资机构的最后一个好年份。我可以大胆预测从2012年开始,将会越来越少的听到有人说,咱们再搞一个投资公司吧,很难了,越来越难。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有大的宏观环境,也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VC/PE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我认为,

  我们最差的时候可能将要过去。

  腾讯科技:你指的最差的时候过去是什么意思?

  邱立平:我刚才讲2004年之前,可能只有20家、30家,做这个行业投资,今天有2000家,3000家、5000家,我不知道具体数字,肯定有3000家,但是这个数字会不会到后年再翻倍,double到6000家呢?我的意思是不可能有了。

  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坏的情况过去了。

  第二,我觉得像在2009年、2010年包括今年,很多企业老板对VC/PE并不了解,他没有办法去区别良莠,过来谈投资的20家公司都讲同样的故事,他不知道怎么去辨别。但是接下来,因为经过两三年的教育,大家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企业家也认识到,首先基本的概念他已经清楚了,你再过来讲ABC,他就能够判断出来,对于企业家来讲,其实他也知道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投资公司,他更精。对于这些有经验,有品牌的投资公司来讲是好事情,像麦顿投资做了这么多年了,我觉得我们就有优势。

  所以我们觉得我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当然我是比较乐观的。是不是别人这这样看,我不知道,我认为最坏的时代过去了,当然还有很多话题可以谈,总的来讲,这个行业将来肯定是一个好行业,但是现在来讲,是一个很差的行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