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倪正东:中国企业家宁愿公司死掉也不愿卖给对手

2011年4月27日至28日,由GWC长城会主办的第三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201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大会以“新机遇、新挑战、新领袖”为主题,分享全球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大机遇与变革。

  2011年4月27日至28日,由GWC长城会主办的第三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201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大会以“新机遇、新挑战、新*”为主题,分享全球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大机遇与变革。

  凤凰网科技频道视频图文全程报道此次活动。在4月28日下午的圆桌对话上,大家围绕“移动互联网的钱途”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参与圆桌对话的嘉宾包括:华兴资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包凡、SK Telecom ventures高级董事经理Rob Trice、清科集团CEO倪正东等。

  期间,清科集团CEO倪正东认为,在中国VC投了很多公司,其实只有15%的公司最后上市,有一半公司都是半死不活,还有很多是死掉的。在PE里面,90%以上都是IPO,很少被并购。中国公司企业家宁愿这个公司死掉,也不愿意卖给对手,这可能就是因为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文化而产生的结局。

  以下为圆桌对话“移动互联网的'钱途'”全文实录:

  Brewer Stone:谢谢,大家下午好,我是Pacific Crest亚洲区投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Brewer Stone,我们是全球做高科技投资银行的公司,最近帮助不少中国成功的公司在美国上市,包括人人网、优酷、高德、阿里巴巴。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议,非常高兴跟嘉宾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互联网投资的探讨,我想邀请一下各位发言人上场,他们是:华兴资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包凡;SK Telecom ventures的高级董事经理Rob Trice;ZeroZIPO的Gavin Ni;Norwest WVenture Partners的Tim Chang;加八星咨询公司CEO本杰明、清科集团CEO创始人。非常感谢大家来到这里,希望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公司做的事情。

  包凡:我叫包凡,华兴资本的创始人CEO,华兴资本是中国的新兴头行,服务于中国高科技的企业,帮助企业融资和兼并。

  Rob Trice:我是高级董事经理,我们公司有数百亿的资金来投互联网方面的公司,我们投的是电信化工以及移动互联等等。

  黄学思:我们在中国投了四个公司,这些公司都是有很多的在游戏方面。

  倪正东:我们公司是综合的服务提供商,我们做研究和会展,今天过来还是因为对移动互联网的兴趣,我们过去五六年投资了40家公司,过去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我们投了五家公司,希望在未来的18个月,我们在移动互联网里面再投10家公司左右,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特别是跟包凡,我们很少在同一个场合见面。

  本杰明:我是来自加八星公司,我们主要是做IT,我们帮助很多大的公司了解这些新的科技公司正在做的事情,并且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报告,我们同时也会对资金方面的事情提出相关的想法。

  Brewer Stone:首先一个问题,是你们希望在中国的市场是什么样的情况?

  Rob Trice:我们期待在中国的公司,能够到硅谷去享有声誉,同时在国外也可以大获欢迎,我们希望能够促进中西方之间相互的技术流动。我们一直在谈中国的人口,谈到中国的机会,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机遇。

  Brewer Stone:Tim来自于硅谷,什么东西是你决定在中国投资的要素呢?你怎么看待两国市场之间的差异?

  Tim Chang:在美国大家都在谈Facebook等等,如果在中国就会发现,在中国很多的公司是可以上市的,美国的不同在于美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市场了,中国有的东西是相对没有的,比如美国已经存在了很好的分销网络,只要把东西做起来就是水到渠成,但是在中国是很空白的,等着大家来开发。我们在印度也投资了,但是我们发现,宽带在印度做得相对慢,在中国我们也有相关的问题,在美国我们也投了一个公司。在中国我们也希望做同样的事情,我们发现中国的市场成长很快,有的时候在中国做投资的时候发现有很多IPO的事情做,在中国比美国的空间大,所以在中国市场上可以做的很多。

  Brewer Stone:你觉得中国市场的情况和其他的市场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想继续投资于这样一个市场?你想做IPO吗?

  Gavin Ni:其实这两年参加这个大会,是我过去5年参加的*的一个会议,这也代表着移动互联网是目前最热的一个领域。我以前每年去美国五六次,现在是每年去一次,还不太情愿。我现在英语越来越差,确实国内的机会很多。最近在两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在国内都很开心。现在到往前推的18个月,电子商务是最热的,我看到很多公司利润越来越高,而且增长非常迅速。我们做的一个公司,当时我们做的时候,一个月才10万块钱人民币,现在一个月8千多万的收入,20个月的时间增长了800倍,增长的时间很快。电子商务*的时候,我觉得从我们投资方的角度来看,其实逐渐过去了,现在还是好的时候,但是我觉得我一直个人坚定的觉得,移动互联网是我们未来*的金矿。我个人觉得,最近这两天,因为移动互联网大会,很多的创业者过来,大家现在价格非常贵,可能这个公司投在Android二三十万美元,到我们做投资的时候,就说对不起,我们已经很多人要投了,你投的话,我们就是1500万美元,我说你的收入模式是什么?他说我也不知道,但是现在就是这个价格,我的竞争对手说是融资500万美元或者1千万美元,如果我们不融钱的话,我们觉得比竞争对手小,如果我们融资这么多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说,我的竞争对手融资了很多钱,如果我不融资同样的钱的话就是比他差,这个让我觉得是最值得怀疑的。

  借此机会我多说一句,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我们还是小心,因为我和包凡的感觉都是,我们在2005年的时候帮助很多公司融资成功,后来很多都死掉了。所以我觉得融资的时候,多少钱不是最主要的,将来能够把这个企业做大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市场非常好,融资当然很容易,但是有一天这个市场不好的时候,如果你的公司不好的时候,价格下降的时候,这是非常痛苦的。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将来能够做出几家或者几十家大的公司,这是我们共从的目标。

  Brewer Stone:Gavin确实说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方面,而且包括估值的方面,谈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见地,包括在中国确实有很多的特色。我们还有一位法国的朋友,你对欧洲的情况是比较熟悉的,你觉得在中国投资和在美国投资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本杰明: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条就在于,大家提到的现在有很多的钱到处在流动,在中国很多,比其他地方也多。首先在欧洲的情况就在于,现在欧洲的创业方面不是很强,没有那么多人去创业,我们本地的创业者很难获得全球分销的过程。我们刚才在斯洛文尼亚投入了一个公司,这是一个小国,也许比朝阳区的人还少,在首都只有40万人,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小公司,是给iPad做应用的,有一个团队在斯洛文尼亚,他们会在硅谷设一个代表。所以他们有的时候也可以做美国公司来运作。所以今天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事情在于,在互联网当中,确实有很多政策的壁垒,我觉得我在这里有的时候很相信一条,就是本地的就是全球的,你如果在本地能够作出一个很好的产品的话,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把它送到全球的市场当中去。在印尼市场很多人做移动社交的游戏,但是现在在印尼,大家发现这个市场已经很乱了,支付起来也非常麻烦,所以说分销的全球化也是很重要的。我觉得中国是很难做的市场,情况很复杂,我们必须根据本地的市场解决本地的问题。

  Brewer Stone:包先生见识过很多的公司找你融资,什么样的企业都见过,应该都是做高科技的,其他的行业企业也不少,你有没有观察哪些公司成功了?哪些公司失败了?你觉得那些那些成功的公司,他们有哪些共性?失败的公司有哪些共性?

  包凡: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是2004年对中国进行投资的,之前也看到了好几代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中间也有失败的,一开始我们必须要精心挑选,这个市场非常大。如果市场有线的话,企业能力再强也赢不了,所以选择市场很重要。还有就是企业家,我们发现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确实很有想法,在中国有很多点子大会等等机构,但是在中国点子确实不值钱。你提出了一个新的点子,可能第二天就出现一百个,一千个仿冒你这个点子,最关键的是怎么把这个点子执行下去,说到底是要靠执行力的,有执行力才能生存。还有就是要成功的人,必须要了解资本市场是怎么运作的,中国的竞争力很强。我这些朋友都在说到中国市场,在中国融资的额度非常大,有些钱是没有必要投的,但是现在钱已经出来了,其实你去融一个资的话,就意味着你有额外的一些义务,就等于你自己拿着一个手枪指着自己的脑袋,给自己下了一个咒语,所有必须要有一些内部的知识,知道这些资本是怎么运作的,了解到底有没有必要去到市场上融资。再看看如何对公司估值,估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你投对了公司,它的估值可能就是非常便宜,只要你投对了,就意味着当初的估值估低了,我们不要去看市场上所谓标杆式的估值,只要我们投对了公司,公司增长的快就好了,不要管你当初投资是投贵了还是投便宜了。

  另外换一个情况,你可能能够得到一个30%的折扣投资这个公司,你觉得很便宜,但是一年之后这个公司破产了,你觉得当初是买贵了还是便宜了呢?当然是买贵了,虽然比市场上的标杆低了30%,但是还是太贵了,关键还是要找对对象。而且很多市场上都存在着赢家通吃的局面,所以投资者必须要找到市场上到底有多少赢家,找到赢家之后,他自然会给你创造很多的价值,这是我的观点。

  Brewer Stone:非常感谢,这是很深刻的见地。Rob是你有些全球性的观点,和你的合作伙伴也在全球做了很多的投资,从你的角度来看,成功和失败有什么样的秘密?有什么共性?不同的市场是不是有不同的成功因素?

  Rob Trice:以前我是在诺基亚做创投的,在印度、日本德国、芬兰、法国都做过公司,其中有一个公司跟本杰明的公司很相似,是一个冰岛的公司,它的团队实际上是一个匈牙利的团队,在中国也好,日本也好,企业家都满足于本地的市场,但是在冰岛的企业家不一样,他们知道他们做的产品必须要有Web的版本,否则的话就无法去吸引国外的消费者。他们不能光靠冰岛本国的市场来做业务,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有一种全球的观点,要把自己的产品推出国门,他们要根据国外客户的需求来进行改进,把新的需求融入到自己的产品当中,这个思路非常重要。

  包凡:去年我在以色列呆了两个星期,以色列的公司都非常小,他们创业之初就决定了要走向国际市场,他们看到的是国际市场。

  Rob Trice:公司的CEO是要去筹钱和融资的,但是有些公司过分的融资了,我们要看一下达到自己的计划到底需要多少钱,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去考察一下竞争对手,不要看你能融到多少钱,而是要看你需要多少钱,尤其是像现在这种泡沫比较多的时候,CEO看的是融资,他融的钱越多越好,而不管自己到底有没有么多的需求,我有一个以前的同事,昨天还跟他一起吃饭,他认为在市场繁荣的时候这样做不错,但是等于给自己脖子上套了一根绳子,一旦市场降温的话,这个绳子就会越勒越紧。所以我们要为谋成先谋败,要事先想到自己的风险仓位,风险暴露情况,如果融资多了钱,在市场下滑的情况下怎么办?这个事情要考虑到。

  Brewer Stone:Gavin Ni,你刚才也谈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这种新公司成长当中会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在中国的管理团队他们更多的关注本地的市场,另外还有一些华侨在国内创业,或者是海归回来创业,有时候是本地企业家和海归来联合创业的,从你的经验来看,什么样的管理架构是*的?更有可能是导致公司成功或者导致施工公司的?

  Gavin Ni:其实我们每天都是跟创业者或者投资人打交道,我们首先看两种类型的公司,今天在中国,人民币为基础的公司一青色的是本土团队,我们看到美元投的项目,在中国我们首先要讲国际的视野,但是可能在中国当前的市场上,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国内市场,要本土化,本土化是比国际化更重要的。所以我们看到,在很多企业里面,从2000年到现在10年时间,以前有很多融资能力特别强,但是可能执行力特别差的一些海归,很多公司都开始发展得很快,最后没有了。最近这两三年,反而很多海归的心态也调整的更好了,本土的这些创业者视野也越来越开阔,这还是需要有一个平衡,是在国际化和本土化中间,本土化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有一些,如果太草根的一些企业家,他们最后做的有时候也会有问题,他们做到一定的时候会有瓶颈,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情况。

  本杰明:你谈到了本土企业家和海归企业家之间的区别,在我看来有些企业家更关注技术,他们像艺术家一样,他们希望把自己想像中的东西能够实现。他们想要把这个东西搭建起来,另外一类更加关注技术的细节,他们看中的是商业的模型,市场的模式和生态环境。比如人人网的IPO成功,本身就是说明了商人企业家的成功,他们知道怎么融资,拿到一些业务之后,就把已经正名的业务进行扩张。你刚才提到了融资过度的问题,确实也有一些企业家会融很多钱,却不会赚钱,现在市场已经成熟了,很多融资的企业还是一部分生存下来了,所以我觉得企业家要有很强的金融知识,这样他们可以不断的融资,保证自己业务不断的增长。

  Brewer Stone:我想听一下Tim对于投资团队的看法。我们现在听到很多的主题,大家都感到很兴奋,有没有新的投资主题出现?你们下一步的投资热点会在哪里?

  Tim Chang:我们看一下中国,中国我们一直在看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另外就是网络广告技术方面,我们也是投资重点,我觉得这一块增长得很快。当电子商务真正腾飞的时候,他们的业绩会有很大的发展,目前的业绩还不大尽如人意,但是没有市场在线广告会有两倍到三倍的收入,在中国也会有这样的发展,以数据推动的业务也非常重要。在中国数据挖掘这方面是有很多的人才,所以数据挖掘是我们很关注的一个投资的重点,目前在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我跟Google的一些人聊过,希望他们做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这是我们投资的方向。商务模式是可以仿制的公司的架构是可以仿制的,但是数据很难复制。我们也谈了很多云计算和云基础设施,包括移动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一些成功的公司,在未来5到10年,估计会有更多的IPO在这些领域出现,所以我更加关注那些更深层次的技术和数据。

  Brewer Stone:Rob,你是非常资深的投资者,一直在投资移动方面,包括在诺基亚期间,你也做了相关的一些投资,我们也发现互联网和移动不断的融合,智能手机也在不断的推广,越来越普及,在其他的市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发展?我相信在美国也是有同样的发展趋势的,所以你觉得有哪些具体的机会?

  Rob Trice:我们现在可以把智力基础利用起来,把移动基础利用起来,从而能够创造更加有价值的体验。还有就是大量的数据,实时的书记,移动性和传感器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实时的数据,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还缺乏相关的基础设施,我们需要一些技术上革命性的变革,企业方面要做革新,消费者方面也要发生革命,从而能够实现实时的无处不在的体验。还有一种是战术方面的做法,就是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止痛片和维生素,维生素可以说是治本的,但是止痛片是一个治标的东西。我们开发下一代技术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个区别,如果我们采用止痛片只治标的方式的话,我们就要改变业界的本质。Android现在发展的非常快,但是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创新的方面,实现利润来帮助Android的开发商,我们要找到维生素,而不是止痛片。

  Brewer Stone: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目前的泡沫,我们比较一下不同的市场。

  包凡:我不想说我是一个吹泡泡的人,但是最近我们刚刚融了15亿美元,为中国*的一个电子商务公司融了15亿美元,这也是我们做的*的一个私募的融资项目,我们考察一下这些的项目,我们摸摸脑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单是用私募就募到了15亿美元,有点像本土的美国大众点评网,初级的反映就是觉得这个市场非常大,而且还有很多这样的违约现象会出现,所以我们发现,我们这样一个私有的市场会走到一个点上,不仅仅是在IPO之前的概念,而且包括IPO之后会走成什么样子我们也会关注。也许大家是想要做IPO,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会到了基于IPO的点上会延迟这个时间,把这个事情做好,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去筹得更大的私人资本加入到我们。作为一般一个互联网的企业,必须要把劣势扭转过来,现在我们资本的供应都是到了这样一个点上,尤其在私人资本的市场上面,有的时候私人股本的投入是取代传统IPO的一种替换性的解决方案,不一定要IPO,有的时候私人股本也是一个好事。

  Brewer Stone:你觉得现在哪个比较好?私人股本市场好?还是公共的股本市场好?尤其是在新兴的市场当中,在新兴的国家当中,这些高科技企业哪个好?

  Tim Chang:我们先说说公共的股票市场,很多人都说我们是泡沫市场,很多人都说我们高科技都是泡沫,的确我们就是泡沫。但是我觉得,泡沫不可怕,我觉得我更怕的是很多的商业企业没有自己的商业模式。但是我不想说他们这些企业的名字,我想告诉你,你们也都知道有哪些企业。现在有很多的企业,他们完全不挣钱,挣不着钱,完全是靠泡沫在撑着。但是还有一些企业,他们真的能挣钱的话,就会成为一种挣钱的企业,或者有健康的增长。但是一旦这个企业挣钱的话,他们的估值又会非常高,而且现在Facebook估值已经达到了上百亿美元,这种情况真的是非常糟糕。如果不能盈利就可能会被赶出市场,我们的市场现在都需要这样一些增长性的故事,所以现在有很多的投资家都在投资于中国的市场。

  我们接下来就讲讲私营部门的股本投资,有的时候私人股本投进去一个行业是出于盈利的需要和平常一样,但是还有的时候,私人股本投到这里来只是为了打自己一个招牌而已。所以说,有的时候可能你会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投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看你现在挣钱的,而且估值的方式可能也会不太一样。

  Brewer Stone:倪先生,我刚才从你的疑问当中也找到了一些问题。

  倪正东:我们看到去年是2千亿人民币,今年是3千亿人民币进来,这么多前所未有的钱投入到这么多企业,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说,我们现在中国VC非常容易,一般两年就会募一个新的司机,这种速度会很快,是前所未有的。还有很多的战略,虽然他们在中国没有团队,但是他们也会积极的看待中国的项目,这是很重要的因素。

  Brewer Stone:我现在提一个问题,在中国有一个现象,现在我们有非常强劲的买家,他们对这些卖家都敞开怀抱,而且他们非常乐于做这种项目,做合并和收购的项目,对于这些战略买家,他们很可能一下子就付出了20%的股权,而且中国现在有很多的项目,60%可能都是能够进入IPO的程序,所以后面他们可能会失败。

  倪正东:确实在中国是这样,我们看到VC投了这么多公司,其实我们只有15%的公司最后上市,有一般的公司都是半死不活,还有很多是死掉的。退出的里面,VC里面只有30%是很少的。在PE里面,基本上是90%以上都是IPO,很少是并购。其实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公司其实企业家还是宁愿这个公司死掉,也不愿意卖给对手,这可能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文化,宁在大地方做小人,也不希望在小地方做大人。

  过去中国的VC市场也就是十多年的时间,中国是有这个习惯买公司的企业并不多,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我想未来5年或者10年,随着中国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特别是像VC和PE支持的公司上市越来越多,我觉得这个局面会有很大的改变。

  包凡:去年我们做了好几个这样的业务,我们在过去所做的几单业务当中,我发现并购现在可能是越来越重要的,刚才倪先生也讲到了并购,大家不太愿意做是文化上的问题。而且有的时候,的确有些问题,比如说一些战略收购者他们可能用杠杆的方式收购自己的对手,很可能市值只有别人的1/20,但是用1/10的价格买下来,这也是一个问题。而且现在可能也会慢慢的改变中国的市场状况,现在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很多市场上的公司也会意识到,收购也许不一定是坏的主意,我对这方面的信心也是比较足的。

  本杰明:现在中国很多的CEO,可能还是跟欧洲和美国的不太一样。尤其是现在中国有一些公司现在不挣钱,但是估值却依然很高。所以说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如果你有良好的讲故事和吹泡泡的技巧的话,你还是可以得到很大的资本的,但是这是不能持续的,不能够赢得持续的商业的投资。

  Brewer Stone:有时候我们的确会看到一些情况,有一些公司的管理团队他们不太擅长去表演,讲故事和吹泡泡,但是他们盈利的矩阵,他们产品的系列都非常好,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光去看一个公司的性格,我觉得还是要真正把注意力放在这个公司的产品上,放在这个公司的盈利模式当中,这才是正本清源的事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凤凰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