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三季度PE投资71家企业创四年新高 进军金融领域闻风而动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日前发布《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本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热情空前高涨,新募基金与投资案例数量分别创下清科自2006年发布私募股权投资数据以来单季最高纪录。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日前发布《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本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热情*高涨,新募基金与投资案例数量分别创下清科自2006年发布私募股权投资数据以来单季最高纪录。

  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可投资于亚洲(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新募PE基金数量继续攀升,共有18支基金完成募集,打破过往单季最多募集17支的纪录,到位资金22.59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基金占据*主导地位,17支人民币基金共计募集18.84亿美元。投资方面,本季度案投资活跃度涨势喜人,共有71家国内企业获得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注资,比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四季度的53个投资案例高出34.0%。其中披露金额的61起案例共计投资近19.32亿美元,投资金额增长相对缓慢。与此同时,三季度投资案例策略趋多元化,PIPE(投资于未上市企业)、并购及房地产投资占比较今年上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本季度退出活动继续稳步增长,IPO依然是主要退出渠道,境内市场退出案例占比大幅上升。

  机构募集热情不减,募集金额回落明显

  2010年三季度,可投资于亚洲(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新募PE基金数量继续攀升,共有18支基金完成募集,环比上升20.0%,同比上升63.6%。但与之相比,本季度募集金额有较大幅度下滑,共计募集到位22.59亿美元,环比下降85.3%,同比下降25.6%。其原因有三:一、由于上季度有大规模并购基金资金到位,募资总额随之冲高,导致本季度回落明显;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可投资于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募集进度缓慢,大型外币基金缺位;三、虽然人民币基金募集加速,但规模普遍偏小,且外资机构参与设立人民币基金刚刚起步,对于此类基金募集、运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成立大规模基金缺乏动力。

  基金类型方面,本季度成长基金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共有13支基金募得18.02亿美元。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可投资于房地产领域的基金占比上升,共有5支基金募集4.58亿美元,其中包括本季度*一支美元基金--基汇资本房地产基金III。

  除上述明确到位金额的基金外,清科研究中心由2010年起对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新设立基金进行统计。本季度共有新设立基金10支,目标募集金额高达69.72亿美元,其中包括人民币基金8支,外币基金2支。随着基金募集速度的加快及可投资本量的增加,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项目竞争将随之升温,机构投资压力也将加大。

  人民币基金设立群情狂热,平均募集规模下滑

  结合基金币种来看,三季度人民币与美元基金数量差异拉大,18支新募基金中有17支为人民币基金,共计募集18.84亿美元。虽然基金数量较上季度增长41.7%,但募集规模增长缓慢,尤其本土机构独立设立的人民币基金平均规模较上半年水平有较大幅度下滑。相比之下,外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与设立人民币基金热情高涨,本季度表现尤为突出,人民币基金中规模*的两支--黑石中华发展投资基金与凯雷北京人民币基金均为外资机构与国内地区政府联合设立。另外,三季度宣布成立但尚未有资金到位的基金中,也有3支中外机构联合成立的人民币基金。

  投资活跃度显著上升,交易规模涨幅稍逊

  随着今年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募集活跃度稳步回升,各机构可投资本量增加,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火爆升温,三季度共计发生投资案例71起,交易金额近19.32亿美元,环比涨幅分别达到82.0%与55.1%。投资活跃度与交易规模的上升固然可喜,但清科研究中心发现,本季度单笔交易金额依旧普遍偏小,披露金额的61起案例平均投资额约为0.32亿美元,较上季水平回落23.7%,其中投资额低于1,000.00万美金的共有29起,占案例总数几近一半。

  外资机构投资策略运用灵活,新政出台并购机会显现

  从2010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情况来看,各机构投资策略较为单一,成长资本类投资案例数量占比高达到82.7%。本季度投资机构在策略的运用方面更为多元化,71个投资案例中包括成长资本投资59起,PIPE(投资于已上市企业)6起,并购及房地产投资各3起。结合机构类型来看,外资机构凭借资金规模与投资经验方面的优势,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更为灵活,6起PIPE投资案例及2起并购均由外资投资机构操刀。2010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料将为投资机构参与并购类项目带来更多机会。

  生技/健康无悬念*热门行业,PE进军金融领域闻风而动

  三季度的71个投资案例分布于18个一级行业,其中多个行业刷新过往单季投资案例数量纪录,包括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清洁技术农/林/牧/渔以及金融行业等。

  从获投企业数量来看,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依旧是最热门行业,共有13家企业获得投资,但投资规模相对偏小,披露金额的11起案例交易总额约为15.99亿美元,而该行业下最受青睐的二级行业仍旧是医药,投资案例数量与总金额分别达到行业总数的53.8%与63.4%。案例数量位居第二的是清洁技术行业,本季度共有9起投资案例,投资总额11.22亿美元,主要集中于其下的新能源行业,共有投资5起,新材料环保行业各2起。

  投资金额方面,排名前两位的行业是互联网机械制造行业,分别获得4.90亿美元与4.24亿美元的投资。两个行业本季度均有大型投资交易发生,其中互联网行业有较大金额并购及PIPE案例各一个。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军金融行业可谓来势汹汹,该行业案例数量位列第四,投资金额排名第三,共有5家企业获得投资,交易规模达2.63亿美元。与去年大型商业银行获青睐的情形相比,本季度获得投资的多为地区及城镇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今年以来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民资进入金融领域以及推进农村金融建设,PE投资机构已闻风而动。

  此外,本季度投资机构对农/林/牧/渔行业企业关注度亦有上升,收益于凯雷注资卜蜂国际的PIPE案例,本季度5起投资案例投资总量达2.01亿美元,案例数量与金额均打破该行业过往单季最高纪录。


  地域分布北京稳居榜首,四川、河南排名上升

  本季度北京、四川、河南及河北均刷新单季投资案例数量记录。与以往投资地域分布情况类似,三季度北京依然是交易数量与金额位居榜首,有17家企业获得总额近9.11亿美元的投资,投资案例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行业,IT、互联网、清洁技术与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交易总数与金额分别占该地区投资总量的58.8%与51.4%。多家机构联合投资中国投资担保公司的案例为该地区本季度*规模投资。

  三季度四川与河南地区亦有好的表现,获投企业数量均较以往有明显提升,而河南亦凭借多家机构联合投资中航锂电这一大规模交易排在各地区投资金额排名第五位。


  IPO境内境外平分秋色,机械制造行业退出延续上半年热潮

  三季度共有28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实现退出,IPO依然是主要退出渠道,共有退出案例27笔,股权转让方式退出1笔。结合机构类型来看,28笔退出案例中本土与外资机构分别占15笔和13笔。

  三季度28个退出案例分别分布于9个行业。退出案例数量排在首位的是机械制造行业,该行业在今年上半年退出行业分布中排在第二位,共有7笔退出案例发生。本季度该行业表现更胜上半年,共有9支基金实现退出,其中包括8笔境内IPO退出以及1笔股权转让退出。退出案例数量位列第二的是IT行业,共有6家投资机构从被投企业退出,其中包括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背后的5家PE机构。

  从被投企业IPO上市地点选择方面,本季度境内境外市场几乎平分秋色,27笔IPO退出中发生在境外市场的有14笔,境内市场13笔。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沉寂之后,本季度通过被投企业于深圳创业板上市实现退出的基金数量有所提升,共有6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获得退出,涉及上市企业6个。此外,2010年8月,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背后多家投资机构实现退出,其中包括3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该市场PE退出表现亦优于上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9月盛隆光电登陆韩国创业板,背后投资方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 Co. Ltd从中退出,为首次中国企业于该板块上市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从中退出。

  :新设立基金是指本季度内已经完成基金成立所需要的各项筹备工作,对于基金的组织形式、存续期限、投资标的、目标募集规模等重要指标做出明确界定,并正式签约成立,但尚未正式启动基金募集工作或正在募集过程的私募股权基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清科研究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