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创业板未过会企业超40%有VC/PE支持 成长性成主因

中国资本市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业板启动申购至今将满一年。在此期间,创业板快速成长壮大,投资市场也从开板的疯狂热捧逐渐走向成熟理性。截至2010年9月29日在深圳创业板上挂牌企业已经达到123家之多,总市值超过109亿人民币。而在这123家企业中, 71家企业背后有VC/PE机构支持,成功IPO也为这些投机机构带来了令人羡慕的回报。

  中国资本市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业板启动申购至今将满一年。在此期间,创业板快速成长壮大,投资市场也从开板的疯狂热捧逐渐走向成熟理性。截至2010年9月29日在深圳创业板上挂牌企业已经达到123家之多,总市值超过109亿人民币。而在这123家企业中, 71家企业背后有VC/PE机构支持,成功IPO也为这些投机机构带来了令人羡慕的回报。

  创立伊始,在具有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率“三高”特征的创业板所带来的巨大的造福效应面前,各中小型企业难以无动于衷,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期望能榜上有名成为诸多创业板幸运星之一。然而现实总是残酷。迄今,在创业板发审委审批的184份上市申请中,36家企业未能过会,占申请数量的19.6%。(见表1)

  在这些未过会的企业中,有VC/PE支持的企业15家,占到未过会企业总数的41.7%。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IT行业和清洁技术行业。由于创业板上市企业需要符合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同时属于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两高六新”特征,因此企业是否能做到上述要求,就成了决定其上市申请通过与否的重要标准。究其原因,相当一部分企业IPO未过会的主因在于公司的净利润和成长性未获认可。如湖南金能科技,是一家以生产工业炸药工程爆破材料的企业,由于其2009年2000余万元的净利润无法确保未来的成长性,因而被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否决。从事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设计的企业上海同济同捷则由于2008年的净利润低于2007年导致财务指标不达标而未能通过批准。同时,例如:申请方控制人发生重大变化,申请人注册设立的问题,申请企业机构缺乏独立性、刻意隐瞒信息披露等都会成为企业未能通过创业板过会的诱因,使得申请企业名落孙山。

  下表为迄今为止,全部的创业板未过会VC/PE支持企业名单。(见表2和表3)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清科研究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A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