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工场一周年庆典上,创新工场管理团队回应了外界“创新工场不创新”的质疑,称创新是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是增量创新,“很多人把发明和创新混为一谈。”
创新工场管理合伙人汪华表示,“创新是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而不只是为了做出一些表面看上去创新或者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
他以iPod和iPhone举例:“新加坡的创新公司在它出现之前,就已经做出了Mp3播放器了,比iPod要早,但乔布斯把硬件跟软件做到最*。iPhone手机无论是触摸屏还是使用界面,在iPhone出现前都已经有了。任何的创新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
用户体验总监吴卓浩称,创新不是为了求新。“现在生活中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不如意的地方,用户体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可能不能帮助创业者决定商业方向,但可以帮助创业者能够把一件事情做的更好。”
“也许我们今天并没有拿出来一个革命性的产品,但是在我们所有的产品当中,都有非常多的改进。总有一天,会有真正非常具有创新力的大的产品出现。”吴卓浩表示。
创新工场首席运行官、前谷歌中国运营总监陶宁表示:“很多人把创新和发明混在一起。”她专门查找了对创新的定义:用已有的要素做重新的组合,去满足或者提升用户今天的需求。
创新工场的豌豆荚手机精灵、Tapas手机操作系统等项目对外公布后,外界质疑其“创新不足”。Tapas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操作系统,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的代码创建。其项目负责人表示,中国的环境更需要改进、微创新,满足用户需求,不一定是大的革新。
9月6日,《华尔街日报》发表分析文章称,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并非像谷歌、微软那样以引领技术潮流为目标,而是向百度学习,利用现有技术开发更适合中国用户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