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政策壁垒尚未打通、一边是“垄断性”巨头的争先觊觎,在电子支付牌照尚未发放的今天,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到了生死攸关的关键时点。
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从2005年左右发端至2010年,似乎遭遇到史上最强“寒流”。
被称为“超级网银”的央行网银互联应用系统或将于今年8月上线运行,届时该网银系统将接入包括国内10多家银行在内的网银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占据电子支付市场80%以上份额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未列入此次接入名单之内。
今年初,中移动与中联通两大运营商先后布局移动支付,先是中移动收购浦发银行20%的股份,而后是4月初,中联通与交通银行宣布合作开展手机支付业务,同时,银联宣布已加紧在上海、深圳等六省市对新一代手机支付进行大规模试点。一边是,政策壁垒尚未打通、一边是“垄断性”巨头的争先觊觎,在电子支付牌照尚未发放的今天,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被业内广泛视为:到了重新洗牌,甚至是生死攸关的关键时点。
2010年4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对外公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将在5年内为其旗下子公司支付宝投资50亿元。
虽然,此前马云曾放言“随时将支付宝贡献给国家”,但是,支付宝大举投资,被外界更多的视为是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在“国进”的大背景下,也加紧“民进”。
然而,在《英才》杂志采访支付宝、易宝支付、快钱等核心第三方支付厂商之后发现,面对所谓“危险”的竞争局势,却有不同的解读。
谁将出局
“但是,对于那些只做接入银行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将遭遇重大挫折。”
“我认为公众把超级网银在支付上的职能夸大了,却把核心功能给忽略了。”按照快钱CEO关国光对《英才》记者的说法,“超级网银”其实并不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构成明显威胁。
面对《英才》记者提出的疑虑,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也指出,“超级网银”更多是解决了银行网关间链接层的问题,对第三方支付厂商而言,是省去了过去一家一家链接银行、类似“搬运工”的活。
支付宝CEO彭蕾也表示,“我们不认为央行二代网银系统的推出是对市场的损害,相反,我们认为,央行二代网银的升级会对国内电子支付的发展带来又一次飞跃。”
事实上,每个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自动交换中心系统,比如ACH(自动清算所系统)就是美国处理银行付款的主要系统,已经存在了30多年,90%的美国银行是自动交换中心成员。全球*的在线支付系统PayPal(贝宝)在美国的成功就在很大程度得益于ACH的存在。
不过,尽管国内几家大型第三方支付企业均表示,此前央行在布局“超级网银”时,便将多方召集,并为其预留了未来链接“超级网银”的接口,但是,政策尚无确定性消息,使得第三方支付是否接入“超级网银”仍为一个谜。
“但是,对于那些只做接入银行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将遭遇重大挫折。”关国光直言。
对此,易宝支付余晨和支付宝内部人士,也同时指出,“超级网银”将淘汰那些只做基础型业务的电子支付厂商。
谁受的影响大
“独立第三方支付竞争壁垒不高。”对此,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似乎并不认同。
目前,国内的电子支付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有两大阵营。
一是由大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价值链延伸的在线支付工具,比如淘宝的支付宝、腾讯的财付通、百度的百付宝等;
二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比如快钱、易宝支付、环讯、汇付天下等。
易观国际分析师曹宇对《英才》记者指出,“支付宝和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多依赖于淘宝和拍拍这两个电子商务网站。这两个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向客户提供支付服务外,还提供基于支付业务的增值服务。对于这些网站来说,超级网银的上线并不能代替其提供信用担保的价值,因此超级网银上线对其影响较小。”
2010年3月,支付宝宣布其用户数正式突破3亿,据支付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多达46万家国内独立电子商务企业使用支付宝作为网络支付工具,日交易笔数峰值400万笔,日交易峰值达7亿元。支付宝的合作商户涵盖了包括服装、电子、机械、家居、文化等多个产业领域。
但是,对于独立第三方支付,似乎就显得不是那么乐观。“独立第三方支付竞争壁垒不高,今后找到自身独特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独立第三方平台构建自身竞争壁垒的主要方法。”曹宇同时称。
对此,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似乎并不认同。
从目前看,快钱、易宝支付等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渗透入航空、保险等多个垂直领域,在他们看来,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资金流转模式,在深耕行业应用数年后,独立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在大型B2B和B2C业务上,已经具备了更高的门槛。
盈利空间有多少
简单的商业模式背后,利润点非常单一。规模化,对于电子支付企业而言,才是*的生财之道。
事实上,电子支付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关国光形象的称,一个是看谁能搬钱,一个看谁搬的快。余晨将电子支付最简单的盈利模式比喻为收取各种资金在卖家与买家之间流转的“过路费”,即为手续费。
和过去刷卡机的收费模式类似,当商家通过电子支付平台完成100元一笔交易,将需要缴纳1%左右的交易手续费,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这笔营收中的50%,即材料成本,返还给银行或点卡发放机构,来共同实现获利。
支付宝刚推出时是免费的,在用户具备一定规模之后,开始向超过一定资金额的商户和个人收取费用。另外,行业内部人士指出,无论是支付宝还是独立第三方支付工具,除了收取手续费之外,还能用资金中转的余额来做其他投资或生意。
显然,简单的商业模式背后,利润点非常单一。规模化,对于电子支付企业而言,才是*的生财之道。
“从规模上来看,我国一年的资金流动量是国民生产总值的36倍,这个量是巨大的。”关国光称。
据统计,以淘宝和支付宝为代表的网上零售业,仅仅是资金流通环节中很小的一部分。以物流行业为例,一年是12000亿的总产值,资金流动量对应起来,是40—50倍这样的资金流动量。当把所有的支付清算企业产生的产值加起来,在美国,甚至比银行存贷款所产生的利差总和还大。
而反观国内市场,据国有大型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在中国商业银行中,利差占据银行总收入的比例普遍在80%-90%之多。这也就意味着,支付清算业务的盈利空间,在中国还远未开启。
“电子支付行业内部肯定有竞争,也可以说是红海竞争,但是,我认为,*还是电子支付跟传统支付的竞争,就是像现金交易与货到付款、邮局汇款的竞争一样,即使电子支付行业在过去的三五年之内都是百分之百的速度在增长,但是,整个电子支付的盘子加起来占整个全民G D P交易比例仍然非常的少。”余晨称。
种种迹象已表明,电子支付行业未来真正的较量,在于增值业务创新的速度和打造平台型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
“准生证”为何难产
支付公司从国际惯例看,定位都是属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我国电子支付产业连续4年增长率超过100%,2009年交易量达5766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的统计,我国已经有各类电子支付企业300多家,他们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业务种类覆盖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卡和票据跨行清算及集中代收付等各种业态。
金蝶内部人士告诉《英才》记者,真正要实现电子商务,从EPR中的信息流到电子支付中的资金流,有相当大的合作和盈利空间。
与此同时,在个人用户市场,“宅经济”所拉动的网上个人消费、手机消费,已经成为更多年轻用户日常的消费习惯。
显然,“支付电子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融行业的细化分工是一个国家金融业发展成熟的表现,在国际上,出现了大量定位更为专注的非银行的金融服务机构如VISA、MasterCard、
西联国际汇款、‘速汇金’国际汇款(moneygram)、First Data、Mydebit等巨头,这也是国内支付公司的发展方向”,余晨指出。
然而,中国金融和银行业和国外发展历程和模式均不相同,从2005年媒体热传的电子支付行业将发放支付牌照起,至今“准生证”仍旧难产。
而且,据支付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支付公司从国际惯例看,定位都是属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也就是说,电子支付绝非仅是狭义的网上支付,它还包括电话支付、POS机支付和手机支付等多终端支付,那么,要整合金融性服务,便显得漫长而辛苦。
在互联网,短则两三年,便可能有一家公司上市,但是,如果将电子支付企业视作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则上市之旅只能以银行业发展的周期来测算。
对于电子支付牌照,正望咨询总裁吕伯望认为,对于政策风险的担忧其实是杞人忧天。监管部门之所以还没有发放支付牌照,是因为管理的相对滞后性。毕竟支付系统没有出问题,既然如此,不如看看再说,等市场自己选择;如果发现漏洞,再进行监管也可以。
近期,中移动、中联通和银联近期在移动支付上的布局,显然,也是为了抢夺支付的终端市场。
但是,曹宇指出,“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进军手机支付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是否是为了进军移动支付现在仅是猜测。”
从竞争的角度看,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从对第三方支付的角度来说是中国移动觊觎第三方支付市场,试图切入第三方支付的一次初步尝试。但是从第三方支付市场现阶段来看,不同细分领域的客户特点、消费场景和适合的产品都各有特点,对于用户的价值也各有不同。比如移动现阶段推动的手机支付,就是一种针对便利店的小额支付,与传统支付面向的人群和产品差异较大。
如此看来,对于这一股所谓的“寒流”,无论从产业还是从竞争的角度,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对于其他第三方支付带来的冲击要小于其带来的总体利益。
21318起
融资事件
4459.49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701家
企业
3222家
涉及机构
516起
上市事件
5.95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