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际市场空间

2024-12-16 08:41 互联网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简称“《协议》(2024)”)签署仪式现场,香港会计师公会副会长、安永香港及澳门区主管合伙人李舜儿分享了她对大湾区动向的最新观察。

作为服务产业发展的第三方力量,会计业的动态折射出近年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经济“脉络”。“跨境理财通2.0”落地、深中通道全线通车、超3900名港澳专业人士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2024年,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融通持续提速。

2024年收官在即,《协议》(2024)的落地也为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立下又一里程碑。与2021年首次签订的《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相比,《协议》(2024)将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上市公司审核师协会、澳门会计专业联会以及大湾区内地九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粤港澳三地188家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纳入合作范围,“朋友圈”再次扩大。

三地会计业为何频频寻求合作?

签署仪式现场,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多位受访业界代表表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必然趋势,涉及三种货币、关税和法律体系的粤港澳大湾区则成为“引进来”“走出去”的关键平台,在此过程中通过加强行业对话及合作,大湾区会计业发展有望进一步打破行政范围限制,更充分发挥广东的制造业大省优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以及澳门链接葡语国家的独特优势,合力开拓国际市场,整体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会计服务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签约现场)

“拥抱大湾区,就是拥抱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未来。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注册会计师行业可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服务企业数字化、服务企业出海方面展现更多的作为。我坚信,在三地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大湾区会计师行业将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合作的关键力量。”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杨朝峰说。 

凝聚粤港澳共识

2021年,首次签订《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简称“首期《协议》”)时,跨境服务已经不是陈叔军所在的广深会计师事务所(简称“广深所”)的主要业务。“作为深圳市成立的第 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我们就是做跨境服务起家的,成立初期几乎100%的客户都是外资企业,但后来业务布局经过几轮调整,逐步转向以司法会计服务为主。近几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持续发展,我们感觉境外市场有必要重新拾起来。”作为广深所首席合伙人,陈叔军做了新的战略判断。

3年后,依托首期《协议》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广深所与香港甘志成会计师事务所达成战略合作,广深(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简称“广深香港所”)也正式落地香港,并经香港会计及财务汇报局(AFRC)核准获得公众利益实体核数师资质。“香港所的定位有两个,服务广东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引进来’。我们要以此为基地,面向‘一带一路’、面向全球发展会计服务联盟,建设高标准国际网络,把我们的会计服务品牌推向世界。”陈叔军表示。

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广东省注协”)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家广东会计师事务所成功在香港开设分所,粤港澳三地9家事务所已签署合作协议,三地会计从业人员总数超120万人,约占全国总数的七分之一,累计为超过90万家市场主体提供了18类579项服务,覆盖金融、科技、高端制造、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当前全球产业链布局面临新一轮调整,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会计服务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随之‘走出去’。在此过程中,我们借助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的多元化服务网络,可以为出海企业提供更有效服务。”谈及推进粤港澳三地会计业合作的必要性,广东省注协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广东中职信会计师事务所(简称“中职信”)首席合伙人聂铁良表示。

除广东会计业外,港澳业界代表也在关注三地行业合作的推进。

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欧振兴表示,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具备“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独特地位和优势,香港的会计人才熟悉国际惯例,也有服务内地市场的经验,随着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加强,可以在帮助内地企业“走出去”、将外资企业“引进来”等领域大展拳脚,“我期望三地会计界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克服挑战,抓紧机遇,创造共赢”。

澳门会计专业联会理事长张少东也表示,粤港澳三地会计行业在业务范围和专业体系上各有特色,比如广东集中于制造业和科技产业,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专注跨国企业和上市公司,澳门则主要以娱乐服务业为主。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持续融合发展,三地会计业在跨境服务和数据化转型上具备合作潜力,可以通过提供跨境审计、税务咨询和财务管理等服务,满足跨地域企业的发展需求。

在推动信息共享、业务协作、人才共培、创新交流等方面,粤港澳三地会计业逐步形成共识。

以三地共识为基础,《协议》(2024)如约落地。杨朝峰表示,与首期《协议》相比,《协议》(2024)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也更加注重合作实效,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层次,将推动粤港澳三地会计业实现从单一业务交流向业务共享、项目互助、人员互派等多维度合作的跨越,推动广东行业与港澳在专业标准、发展路径上展开深度对话。

广东省注协也提前做出规划。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班学员、粤港澳行业融合发展委员会委员王伟秋表示,今年广东省注协已推进成立粤港澳行业融合发展委员会,未来将围绕不同主题组织跨区域行业互访,通过常设机构运作,持续推动粤港澳三地行业在业务、技术、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 

联手打开国际市场空间

“在淘金热中,别去挖金子,要去卖铲子。”这是一个常被引用的经济策略。签署仪式现场,粤港澳三地多位会计业界代表也分享了他们看到的“金子”和“铲子”:企业出海与跨境服务是其中一对。

聂铁良表示,当前全球正经历经济格局的重塑,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也在进行新一轮的布局调整,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是“双循环”战略的推动结果,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以及国内产能向外溢出的必然趋势。

“这要求财税审计、金融服务必须更加深入和全面,以支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和构建供应链。”杨朝峰表示,在企业加速出海的过程中,会计业一方面可通过专业素养服务企业,解决“走出去”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另一方面通过提升三地会计服务市场一体化水平,粤港澳会计业可进一步提升接轨国际的能力,打造国际化行业品牌。

“粤港澳三地发展各有特色,通过三地融合将比如深圳的创新优势、广州的贸易优势、香港的金融优势以及澳门的营商环境优势等结合起来,能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帮助。在此过程中,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可在国际规则对接、市场准入指导、财税合规管理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聂铁良进一步表示。

立足港澳,李舜儿也看到,近年粤港澳大湾区商业活动正呈现国际化、跨地域发展趋势,而这也对会计人才的专业素质与跨文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要会计人才具备国际化的执业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更广泛的全球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

响应行业需求,12月11日《协议》(2024)签署当天,粤港澳注册会计师青年高端人才培养项目(第二期)正式启动,组织选拔了来自粤港澳三地的35名行业青年骨干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将在高校学术导师及行业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指导下,培育出一批熟悉三地准则、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

(粤港澳注册会计师青年高端人才培养项目(第 二期)正式启动)

谈及对未来三地合作的展望,李舜儿表示,《协议》(2024)的签订为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合作设立了很好的框架,促使各方在各个层面加大力度推进合作,未来期望在加强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三地会计业之间能够组织更多的拜访参观、专题讨论等活动,也期望能够促进粤港澳三地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互认工作尽快落地。

放眼未来,面对逐步打开的国际市场空间,大湾区能否打造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航空母舰”?

陈叔军建议,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应抓住这轮中国企业出海的机遇,与中企“抱团出海”,以此为切入口逐步向国际市场输出中国会计服务业的品牌影响力,“我们也期望政府能够在此过程中‘牵线搭桥’,推动出海企业与有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接合作,形成合力,共同走向国际市场”。

“我还是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引擎,大湾区贡献了全国1/9的GDP,拥有大量的企业、丰富的人才供给和优越的营商环境,这些都足以在当地孕育出能够与世界接轨的大型服务机构。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政府、企业、协会以及个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聂铁良表示。

新“三年之约”落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正逐步展开。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