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郑志刚:凝炼文化内核,助力文化保育

2024-09-26 14:18 互联网

今年9月18日,由新世界中国捐建,新疆*综合性非遗展馆——新世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竣工交接。2022年8月,新世界便宣布捐资2亿元人民币,在乌鲁木齐市建设新疆*综合性非遗馆。

坚持传统文化的模因传承,保育活化传统经典。是身为香港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主席郑志刚最为看重的,他将传统文化的保育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表示,保育是保留历史和文化的遗产,这是中华文明的内涵,是我们文明的传承。

文化,是一种传承

近年来,郑志刚先生积极着手建设北京曹雪芹故居纪念馆、香港皇都戏院等文化保育项目。自1997年新世界着手研究北京曹雪芹故居复建以来,郑志刚认真严谨地开展历史考察研究、传统工艺寻踪,对建筑工序细致打磨,始终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地恢复和维护这些文化遗产本来的面貌。尊重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传承和创新的基础。

香港的演艺殿堂——皇都戏院,是全港现存最后的单栋式戏院,郑志刚希望用新的文化精髓唤醒这座沉睡了多年的历史地标。过去几年,郑志刚团队不断搜集与皇都相关的旧物:电影的戏桥、多款不同旧戏票、戏院员工制服、英皇道电车站明信片等。除此之外,郑志刚也坚持保存着皇都戏院大厦楼书、由香港电影海报大师阮大勇绘画的70年代电影海报以及罕见的1978年已故国际巨星李小龙遗作《死亡游戏》的电影海报及节录,务求重塑昔日有「小上海」之称的北角人文风貌。

“保育并非只是保留旧建筑,而是要形神俱备,将硬件与软件融合,希望尽一切努力,令皇都戏院重生,让这座古迹重拾生命力,成为香港下一代的文化绿洲。"郑志刚如是说。由此可见,他对皇都戏院的文化保育工作不单单只从建筑外貌入手,还要考虑如何演绎文化地标的功能。郑志刚邀请到国际及本地三大保育顾问团队,为皇都筹划保育及发展方案。

郑志刚想倡导的文化保育不仅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还要使之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用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使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发扬中传承。

探源非遗文化深度“寻根基”

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连接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正所谓文物古迹标记文化之源、发展之脉,印刻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诠释着中华文明“厚度”,要想让文化遗产能够历经岁月而长青,就要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也诚如郑志刚所说:“非遗传承不仅在于保存,还在于让其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非遗应当尝试创新的方式融入当代人的世界。”

由新世界中国捐资2亿元人民币,在乌鲁木齐市建设的新疆*综合性非遗展览馆,涵盖歌舞、戏剧、乐器演奏、杂技、竞技、游戏等,是极为绚丽多姿的文化宝库。非遗馆由中华瑰宝厅、展示厅、展演厅、互动体验厅、文创产业厅、传承人工作室等组成。其中,在中华瑰宝厅里,展示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玛纳斯、麦西热甫3个项目,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

非遗馆的建设和开放,郑志刚希望可以让大家在一件件展品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互动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精神,能人们提高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促使更多的人加入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队伍,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拓创新,推动文化繁荣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古老文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让优秀传统文化适应、融入现代生活。

对于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郑志刚的观点是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的同时,更应当尝试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在他看来,非遗传承不仅在于保存,还在于让其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年轻一代会是主力军。非遗应当尝试创新的方式融入年轻人的世界,打造更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非遗文化产品、创新参与互动形式、加强非遗教育和培训的推广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由此,郑志刚设立的K11 Art Foundation(KAF),致力于持续关注和大力扶持年轻新锐艺术家;而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KCG),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工匠,让更多年轻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此过程中,郑志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希望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发挥更大作用。

郑志刚表示文化传承还要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传播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推动文化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只有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中促进“文化创新”,才能最终产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产品,这才是对传统文化最 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新世界文化保育项目上,科技的助力是自始至终的。曹雪芹故居复建过程中,郑志刚带领团队引入现代化管理应用BIM技术,提高施工品质,最 大程度减少损耗,为后续故居修缮、构件替换提供完整的资料支援。K11*沉浸式数字工艺文化展“K11工艺卧游”,在展览中通过科技和交互手段,让中国传统工艺——黑漆描金工艺,更加立体和鲜活,让观众发现工艺之美。

推动文化交流从“相遇”走向“相知”

大海空阔,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开放后,由郑志刚创立的艺术及文化慈善机构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简称KCG)也将联合自身资源,为故居打造一个特别的展览空间和文化交流的平台。KCG策划一系列主题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来重读经典,鼓励当代学者、工匠与艺术创作群体关注中国的传统工艺与文化,吸引更多中外红学爱好者。郑志刚希望将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打造成为文物活化利用的新坐标,以及红学主题的中外文化会客厅,助力中华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同时新疆非遗馆的建设,郑志刚也为推动“文化润疆’”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贡献新力量,促进新疆与香港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文化可以穿越历史、跨越国界、融入人的生活。郑志刚所倡导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推动香港经济结构多元化的重要方向。香港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汇的枢纽,郑志刚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将香港打造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2023年特别成立了“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就由郑志刚担任委员会主席。今年以来,文化盛事委员会已经发起了多场影响力巨大的活动,包括近期结束的「100% 多啦A梦 & FRIENDS」巡回特展(香港),吸引超过500万人次的市民及游客到访。不仅展示了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文化魅力,也为香港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华文化是一条澎湃向前的大河,不同的河段都有着丰富内涵和不同面向。郑志刚的梦想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新兴传播手段焕发光彩,推动中华文化“出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