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竹林七贤:国家文化符号当代艺术表达

2024-06-18 11:04 互联网

—申占君个展亮相2024设计上海

朱青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图像学实验室首席专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
德国考古学院通讯院士
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2016-2021年)

竹林七贤之栖鸾、归田、本真、坐忘、君隐、观心、虚怀(从左至右)

在数字艺术和科技艺术发展的时代,有两条道路一直悬置在我们的面前:从计算机(或游戏)艺术出发,是从新媒体的数据性质出发,走向元宇宙的虚拟现实的未来。一个是从古代传统历史上借助文化的积淀的记忆形态回溯,反观新的艺术与人类之间的关联和呼应的可能。申占君以现代技术之形态来回看竹林七贤,把人工智能对于现在人类的压抑,转化成为针对技术的另一种包含。处在世界又一次不确定转换之际,体现人类再一次试图完成自我的超越的挣扎。

竹林七贤之栖鸾

竹林七贤系列作品的创作,是对国家文化符号的一种当代表达,能够引发共情,产生共识,唤醒人类社会对优秀文明的共鸣,这就是文化符号蕴藏在背后的重要力量和穿透力所在。

竹林七贤之归田

这些创作的推出,与申占君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进入社会从事过创意设计、影视、雕塑、装置艺术、数字艺术等多元化的创作经历,及早期在美院学生时代对绘画、中国古典文学及诗词的热爱与积淀分不开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整体汇聚下,申占君打开一片广阔的艺术创作天地。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