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半岛新品小超炮上市,1月用3次,开启家用美容仪高端局!

2024-05-24 10:04 互联网

美容仪新品类火热 VS 消费者决策趋于冷静

今年4月,射频美容仪正式纳入三类医疗器械管理。新规颁布一个多月,美容仪市场并未冷却,扩展品类、推新技术成为品牌新的发力点。

记者查询多个电商平台发现,4月份以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非射频新品,主打微电流、红蓝光、导入类类技术,还有一些光电一体的多功能美容仪。

值得注意的是,一边是品牌频发新品,一边是消费者决策更加审慎新规颁布前,射频美容仪是各大品牌的“当家花旦”,据青眼情报数据,2023年中国美容仪市场规模为183.7亿元,射频类销量*、第二。商家对射频作用的宣传已经深深植入进了消费者的认知里。而新规后,这些商家开始宣传新品技术比射频深度更深,效果更好。

前后不过几个月,射频便被“打入冷宫”,似乎射频已成为过去时,不免令消费者感到迷惑。记者在小红书平台搜索发现,很多帖子和“求推荐”、“避雷”词汇相关,可以看出,目前消费者对美容仪持谨慎观望态度。

1716438924430385.jpg

小红书APP搜索“美容仪”“美容仪推荐”部分笔记

眼下消费者需要的,是一款真正有效的美容仪。

如何界定“真正有效”呢?

过去用户的一贯认知是:看到脸上扬了,脸颊肉收紧了。有皮肤学专家指出,这可能是一种“伪效果”,即时效果不一定代表作用到位。很多用户使用完第二天脸又恢复原样,这其实也是美容仪被贴上“智商税”标签的原因之一。

因此,怎样实现作用更为持久长效,是美容仪亟待解决的痛点。专家认为:皮肤各个层次都在受损,针对不同皮肤层次需进行针对性治疗。院线超声炮项目应用的聚焦超声技术便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相对于其他技术,聚焦超声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调整聚焦的深度,作用于不同皮肤层次,从而实现分层护理。这一点也在相关论文研究中得到认证。

1716438938293933.png

论文引用自《中国医疗美容》第11卷 第12期《聚焦超声行面部皮肤年轻化的临床观察》

但超声在当下家用美容仪市场还算是小众品类。行业人士分析,超声家用化,对机器制造标准更高,并且家庭场景使用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没有一定经验和研发实力的公司很难做到。

半岛新品小超炮,开启家用美容仪高端局

5月16日,半岛上线一款家用超声类美容仪新品:半岛小超炮。医疗公司做家用美容仪,可以说是具备先天的优势。公开资料显示,半岛医疗研发团队超400人、10000+院线使用、160万用户认可。研发、临床、市场、专利优势,都是半岛对于新品小超炮的底气。

据了解,半岛已经拿到小超炮的NMPA医疗器械注册证。用医疗标准造美容仪,对整个行业来说能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同时,行业人士介绍,超声是半岛公司的“看家本领”——半岛在全国开展了十几期超声技术培训班,并且牵头制定了超声行业操作标准,获得58项超声专利,深耕超声技术12年。半岛CEO在视频采访中提到:“拥有了大量临床数据、用户反馈、技术沉淀,我们才有信心基于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做一款家用小超炮,希望把先进超声技术和理念带入家庭使用场景。”

由此可见,半岛小超炮,是半岛将成熟的超声技术迁移至家用产品,真正解决用户皮肤的痛点。

分层作用1月做3次

为了解决以往美容仪被用户诟病的问题:“即时效果有,第二天就没了”、“坚持不下来”,半岛新品小超炮沿用了和院线半岛超声炮同源的聚焦超声技术,对3.0、4.5mm各个层次分层释放能量,其中,3.0浅脂肪层紧致,4.5筋膜层提拉,让美容仪作用来的更精准,更持久。

半岛品牌负责人介绍,如果说原来的射频技术是在单一层次上发挥作用,那超声技术则实现了立体多维层次的护理。

同时,为了兼顾用户肤感,半岛小超炮还搭载了大焦域和超脉冲技术专利,前者可以实现由点到面的加热面积,能量更均匀;后者将一次大能量分成若干次小能量输出,体感更为温和。

在使用频次上,半岛小超炮也做了重大突破,实现10天做1次,一个月只需做3次。一反家用美容仪一周要做2-3次的常态。减少使用频率,让美容仪不再成为化妆台上的“吃灰神器”。

1716438971328853.png

随着美容仪市场的逐步规范,消费者对美容仪品牌的选择渐趋理性,作用、安全、舒适性都是消费者在决策着重关注的因素。半岛小超炮的推出,体现了半岛长达12年在超声领域的研发沉淀,决心做美容仪届的标杆产品,探索尖端科技极限,为年轻肌肤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