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乐风观察|互联网企业Q1财报大涨,AI成主要增长引擎

2024-05-22 17:19 互联网

近期,百度等各大互联网公司陆续发布新一季度的财报,这些财报上不约而同地都提及了AI对于收入增长的积极影响。AI正成为互联网公司们营收大涨的一大驱动因素。

百度:以AI为核心塑造业务矩阵

今年一季度的财报中,百度核心一季度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3.5%。归属于百度核心的经调整净利润66.3亿元,同比增长25.8%,财报营收数据远超市场预期。其中AI驱动的多项业务数据良好,百度智能云在一季度营收达47亿元,同比增长12%,并持续实现盈利(Non-GAAP)。显示出百度在AI领域的投入有所成效。

作为一家以搜索引擎发家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百度在2019年就将自己定义为了一家AI公司,利用AI重构业务成为其战略方向,如今陆续发展出在线营销、智能云、自动驾驶三大部分业务,都与AI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百度CEO李彦宏表示:“我们正在把公司从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业务到以AI为首的业务上来。”

其中在线营销业务是集团的营销大头,一季度共营收170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达71%,同比增长3%,处于稳定增长中。百度将搜索视为AI落地发展的关键应用载体,目前致力于通过生成式AI增进用户搜索体验及商家投放效率,如今百度上已经约有11%的搜索结果由AI生成。

同时,智能云作为百度未来的转型方向,一季度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12%,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同时也是三大业务中增长最快速的一部分。目前,文心大模型日均处理Tokens文本约2500亿,日均调用量达2亿次。预计未来随着模型推理收入快速增长,这部分业务将继续增长。借用高盛的预计,在当前以AI为核心架构下的百度将在2024年迎来30亿至60亿元人民币的增量收入。

爱奇艺:开启长视频的AI时代

早在2022年爱奇艺便已首次实现盈利,成为*实现盈利的长视频平台,在长视频赛道远远*于同行。此次最新一季度的财报在多项数据上继续创下历史新高,实现持续增长。其中,AI对于运营的赋能被特别提及。

财报显示,*季度爱奇艺总营收79亿元人民币。其中,会员服务营收48亿元,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ARM)创新高,连续6个季度环比增长;当季运营利润为11亿元,运营利润率为14%,创下历史新高。

运营利润的高速增长得益于经营效率的提升,而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生成式AI的应用。AI在广告制作、投放等环节的提质增效作用明显。财报显示,爱奇艺一季度在线广告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6%。通过爱奇艺提供的AI工具,广告主可以自助式、自动化生成丰富的高品质广告素材,同时降低成本,利用AI制作广告素材的投资回报率提升超50%;同时依托模型架构升级和投放策略迭代,生成式AI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个性化,帮助广告主提升流量变现效率。

爱奇艺CEO龚宇表示,“生成式AI赋能运营初见成效,期待利用生成式AI提升头部内容的供给能力,扩展未来增长空间。”

阿里:AI赋能,多点开花

阿里在AI方面部署更为全面,新一季度的表现也尤为优异。一季度淘宝天猫GMV双位数增长,核心公共云产品收入双位数增长,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海外电商实现45%的同比强劲增长。

面向AI的产品策略带来了强劲的收入增长,据财报显示,阿里云智能集团2024年*季度营收为255.95亿元(35.4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其核心公共云产品(包括弹性计算、数据库、AI产品等)收入录得双位数的同比增长。

自从提出“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战略,阿里便积极探索AI带来的增长空间,除了自研大模型通义千问,还对国内的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零一万物等独角兽进行投资布局,云与AI同步,通过投资云计算产品,全面推进AI大模型产业应用以及建设云基础设施等举措,阿里紧抓AI时代下的行业机会,预计未来公共云和AI相关产品将继续实现高增长。

对比来看,另一电商平台京东则没有这么深入的AI部署。虽然同样试图通过引入AI提振业务增长,但京东的AI应用主要针对商家端,如图片智能发品功能,AI数字人带货等,没有形成与业务融合的AI战略,因此目前难以看到其带来的营收加成。

结语:

AI在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应用,总体来说,AI能够简化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皆有明显的提质增效作用,能帮助企业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收入增长。

不过尽管AI技术潜力巨大,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仍有待提高。麦肯锡的调研显示,只有9%的中国企业能够通过AI实现10%以上的收入增长,而在发达国家AI受益企业数量比例可以达到19%。这表明AI技术的成熟与基础设施的发展关系着技术落地的实际效益,因此国内企业在AI技术的变现能力和经济价值创造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规模日益庞大的互联网大厂来说,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已在眼前。以互联网发家,创新与突破是这些企业的优势基因,面对人工智能新趋势,当下如何将AI算力的强大优势转化为行业内生增长动力,企业还需继续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