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湾区“最强大脑”赋能各行业 强大算力解锁未来城市“源代码”)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下文称:《实施意见》),意见重点提出22条政策举措,旨在进一步夯实广东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港澳合作、国家算力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和布局。
当下,广东拥有7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和16家省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人工智能相关注册企业约17万家,核心企业900多家,居全国首位。
新时代下的广东,人工智能不再是冰冷的数字。从二进制的“0和1”为代表的经典算力中心,到拥有叠加态的量子研究院,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再到卫星互联网,广东正一步步实现“未来城市”的想象。人工智能学者、奇葩说高能辩手@高庆一走访广深两地,寻找广东人工智能乘数而上的“源代码”。
数字之美
AI设计师快速生成创意 华为云托举时尚新梦想
在人们过往的认知中,人工智能是一项冰冷的科技,很难替代人形成对美的感知,然而本次对蝶讯网和UR时装的考察,重新颠覆了高庆一的认知。
一进入蝶讯网,一股时尚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通过我们AI大数据的时尚平台,可以形成对当下流行趋势的分析报告,给到我们的设计师去优化他的设计。”蝶讯网趋势研究院院长晏志海介绍道。
面对如此强大的AI算力,高庆一不禁发问:“未来我们的设计师会不会担心被AI取代?”晏志海称,设计师其实是很期待人工智能来帮助他们快速生成自己的创意,譬如这个“AI设计师”的功能,就可以根据选择不同的词条,来快速生成适用于不同场景中的衣服,大大提升了设计效率。
目前,华为云已助力蝶讯网抢占趋势预测行业65%的市场份额,各类使用成效大大提升。在AI预测方面,AI开发平台ModelArts带动营收增长915万元。除此之外,在AI图片分类以及AI搜图方面也大大提升了设计效率和用户数量的增长。
看完了华为云在时尚头部企业的应用,接下来,高庆一来到了UR时装,看看这个直接面向大众的头部时尚服饰品牌,是如何与AI产生链接的呢?
早在2019年,UR就开始全面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了自研供应链协同平台以及自研商品数智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此同时,UR不断引入经验丰富的数字化人才与合作伙伴,充实自主研发能力,确保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落地。今年5月,UR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通数字化升级壁垒,共同探索数字新业务。
高庆一在这里体验了数字化成衣和面料扫描的过程。“非常神奇,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样的面料,通过这样的机器采样和建模,进而传输到电脑里,而在另外一端的电脑里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个面料,试穿在虚拟数字人身上。这是真正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的连接,开辟了时尚新浪潮。”
在数字化成衣系统里,设计师不仅可以根据不同面料生成不同的衣服,还可根据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变换模特的五官和发型,以适应不同的服装设计需求。
“在过去,设计师需要将面料裁剪成衣,再打个版,给模特试穿,最后再去精挑细剪成一个可以量产的衣服。今天,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出率。”
华为云对UR设计师的赋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UR之所以能快速响应变化,除了华为云提供运营保障服务体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拥有完整自控的全链路数字化技术,对每个营运环节进行更及时和更精准的调整,从而打造出更符合市场期待的产品,而这也为UR成为中国快时尚商业模式的领导品牌奠定了一定基础。据悉,2023年UR在与华为云合作下各方面成果显著,其中IT采购成本得以降低,业务数据利用率周期进一步缩短,总体营业额涨幅明显。
UR和蝶讯网只是华为云在其中两个时尚企业的实践案例。自2018年以来,华为云的20+个创新中心纷纷落子广东。致力为区域超过3800+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为超过1900+位开发者提供开发者认证服务,实现1000+本地合作伙伴汇聚,多头并进,助力广东打造产业数字化新名片,全力支持广东产业数字化。
未来,广东赋能云将继续联合政府、伙伴、企业,依托创新融通平台,推动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助力区域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至简共致远。
数字背后
广州算力中心:立足湾区服务全国
“链达大脑”:
1分钟内生成还原度99%的数字克隆人
算力是比特币网络处理能力的度量单位,也是所有AI智能技术背后的基础力量。领略完华为云技术的强大,高庆一来到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以下简称算力中心),决定从根源一探究竟。
广州运通链达金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通链达)是依托算力中心的一家企业。作为一家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数字人的打造是必备技能,但相比于其他企业,运通链达有什么不同呢?
高庆一在迫不及待地体验了一番数字人的制作流程后,有了答案:“不同于以往数字人录制的场景,这里的录制场景更为简易,操作起来更方便。仅需一个70㎡安静的空间、一块绿幕、三架灯以及一台相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数字人的录制。”
据运通链达总经理助理谭飞阳介绍,数字人的录制过程并不是最重要的,背后将数字人生成出来的算力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运通链达自主研发的数字人SaaS平台,以AI技术为驱动,能提供数智人从克隆、制作到驱动的一站式服务。素材录入完毕后,在1分钟内就可以生成还原度99%的数字克隆人,他们会根据手动输入内容进行语音输出,说话的语气等都与真人高度相似。
这背后的技术都有赖于一个叫“InterGPT”的算力模型,也叫“链达大脑”,它可以在不同的场景里找到最适合的大模型,去处理最适合的事情。通过对接云端大模型,集成内部业务系统,进行多模态输入输出(语音、文字、图像)以提升业务智能化水平,达到节省人力、降本增效的效果。
“城市供养者”:
为700多家生态伙伴提供算力支持
运通链达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算力中心的鼎力相助,在算力中心机房内,一台台24小时昼夜不分的机器,正孜孜不倦地做着“城市供养者”。
“相比于以往的算力中心,这个算力中心的区别在哪里呢?”看着一列列排列整齐的机器,高庆一不禁发问。算力中心应用方案经理陈磊解释道,这里的算力中心主要承担新基建公共基础设施的职责,能为中小企业解决算力昂贵的问题。目前已有700多家生态伙伴,联合40多家高校院所及1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孵化出超过110多项创新应用,孵化创新应用数量位列*。
“在算法、数据和算力上,算力中心都为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了一个AI开发的全流程平台,也是国产自主可控的技术栈。”在安全网内,我们可以看到全流程的平台设置,一个个昇腾高密度模块化集群,网络安全设备AI计算、数据存储和网络安全等相关机器正在亮灯运作。
“目前,一期的算力中心已建设99p算力,二期建成后预计可提供500p的算力,规模是全国*的水平。”陈磊介绍道。在当下各家大模型百花齐放的时代下,广州算力中心也可为他们提供训练场地。“像ChatGLM以及Lava等模型都可以在我们的算力中心进行训练部署。”“这相当于是广州服务于全国的算力支持了。”高庆一感慨道。
身为工科学博士,高庆一感慨自己读书那会儿,想利用算法做一个816个节点的图,工具仅有一台台式机,结果花费了一个假期的时间去计算。现如今有了算力中心的出现,或许只需半秒钟就可达成结果。高庆一在感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算力中心能提供的诸多便利而感到开心。
量子计算
量子开启未来计算之门
“卡脖子”问题终攻破
在算力中心感受到算力的变化,归根结底还是基于传统计算模型。这个世界,除了“0和1”之间,还有一个叠加态,能使我们的计算能力有指数级的前进。而量子计算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未来计算力的存在。
在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内,就有这样一个向云端不断探索的地方。走进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内,一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呈现在高庆一眼前。
“现在咱们讲的计算机的计算方式,都是通过电的接通和断开这个过程形成的,但量子间的计算是物质中最小颗粒间的运动过程。它可以解决经典计算机在人工智能、金融、生物医药、科学与工程等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行政副院长白志强介绍道。
量子计算是量子科技的制高点,也是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当前,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的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建成平台的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相比于当下很常见的室温超导环境,用零电阻的材料做电力传输的相关工作,低温超导的目的则是为了量子计算。“我们用超导体中的特殊物质来构造量子版本的零一比特(比特是计算机专业术语,是信息量单位),它能超越经典计算方式,是量子版本的计算机。”实验室内在读博士生黄文辉解释道。
高庆一跟随白志强来到前方的桌子前,这里正摆放着一个单核超导量子芯片和五核量子芯片的样品。单核芯片的计算比特位数更多,但多核的芯片则能在未来节省更多的扩展空间。
“如果我们想在很大的芯片上完成高精度的量子比特,成功率是不稳定的。但如果我们有一个多核的处理器,就可以一块一块地去优化良率,最后把所有*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量子处理器。另一方面,随着运算比特位数的扩展,芯片的尺寸会越来越大,多核的计算芯片,就可以把多个芯片联通起来,就可以产生更大的扩展空间,线路的分布和设计也都会更灵活。”黄文辉解释道。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显示器放大了芯片的结构,使得每一个纹路清晰可见,高庆一认真观察着。量子计算芯片上的不同纹路代表不同的计算结构单元,它们能负责数据存储和数据控制等各方面不同的功能,都采用微纳加工的技术进行印刻。
除了量子芯片的制作,研究院还需开发量子计算机的各类控制单元,比如微波测控系统(控制读取量子芯片信息的模块)和计算机内的放大器(量子数据读出模块的放大)。
过去,西方国家为了控制中国在量子计算上的发展,诸如此类的关键设备都被禁运,经过研究院的不懈努力,通过建立“卡脖子”设备研发平台,在解决西方技术封锁和设备禁运等问题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制作成本。
目前,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已在科研平台和学术成果等诸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院自主研发了诸多如超导量子计算平台、硅基量子点平台、固态量子存储实验室和量子器件与量子芯片微纳加工平台等多功能平台,也在量子纠错和量子芯片互联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多篇论文被收录进《自然》科学杂志。
“我们现在正在一步步往前走,在未来,我们会不断加大量子计算能力,希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有重大突破。”白志强说道。
转自:南方都市报